“前清宫里流出来的好玩意,有识货的来掌一掌眼!”(“掌眼”指甄别文物并估价的过程)
“老板,这个太贵了,便宜点,给个实心价我就收了!”
1994年,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让这个市场分外热闹,许多爱好古玩,希望在摊子上捡个漏的人来来往往,或是驻足观看,或是老板讲价。
“你看清楚了没,确实是北魏年间的陶俑?”
“咱俩可是一起看的,你说那是不是?我先稳住这个老板,你赶紧回馆里报告去。”
市场上有两个斯斯文文的男子,他们远远地看着一处古玩摊,盯着摊子上的两尊陶俑窃窃私语。
商量过后,其中一名男子就离开了,剩下的那个男子走到摊子前,和老板攀谈起来。
过了一会,另外一名男子急匆匆地走了回来,两个人围着那个摊位谈了一会,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摊子上的一对陶俑。
这两名男子,都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之所以买下摊子上的陶俑,是因为经过他们鉴定,这对陶俑都是北魏年间的。
联想到前不久在河南被盗挖的北魏年间的墓葬,两位考古工作人员都觉得这很可能是从墓里流失的文物,于是请示过上级之后,就把陶俑买了下来。
可就在他们买了这对陶俑之后不久,潘家园市场上竟然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同款陶俑,不管是做工,还是年代感,都和他们买的陶俑一模一样。
北魏年间的陶俑,都是罕见的稀世珍宝,怎么可能大量出现在古玩市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古玩摊发现稀世珍宝
1994年,河南洛阳发现了一处墓葬,当地文物部门在进行抢救性挖掘之后,发现这是一处北魏时期的王室墓葬。
遗憾的是,墓葬里的大量陪葬品被洗劫一空,根据专家的推测,这些被盗走的陪葬物里面,就有陶俑。
北魏陶俑造型生动,而且存世不多,且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所以当考古界得知洛阳的北魏王室墓葬被盗挖之后,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当年夏天,首都博物馆的两名工作人员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闲逛的时候,竟然发现了两尊符合北魏特点的陶俑。
两位考古人员赶紧上前,用放大镜仔细研究了半天,一致得出结论:这就是北魏时期的陶俑。
这两尊陶俑不但有北魏陶俑的所有特点,而且更难得的是,这两尊陶俑保存得非常好,外形非常完整。
当时国内发现的北魏陶俑,不但数量稀少,而且因为年代的关系,都是一些碎片,外形这么完整的陶俑,不仅有助于考古人员研究北魏时期的历史,而且就造像的精美来说,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
所以,发现了这两尊北魏陶俑之后,两名工作人员非常兴奋,他们赶紧兵分两路,一个留下来稳住老板,避免陶俑被卖给其他人。
另一个人赶回单位向领导汇报,希望能买下这两尊不可多得的文物。
领导得知潘家园古玩摊上发现了北魏时期的陶俑之后,也非常高兴,立即申请了10万元的资金,将那两尊北魏陶俑买了下来。
上世纪90年代的十万元可是一笔巨款,但是当陶俑被带回首都博物馆后,经过多个专家的鉴定之后,他们都认为这笔费用花的值。
为了确定这两尊陶俑的价值,首都博物馆还请来了历史博物馆的专家一起研究,鉴定过程中还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段。
经过长时间的谨慎考究,专家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这两尊陶俑,就是北魏时期的珍品。
首都博物馆从潘家园古玩摊上买到北魏陶俑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许多博物馆也都派出了工作人员,去古玩摊上捡漏,也希望能淘个宝贝回去。
摊贩见过来购买陶俑的人多了,就坐地起价,后来历史博物馆先后三次,共花费80万元的高价,从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买到了几只北魏陶俑。
这下整个潘家园古玩市场都轰动了,没过多久,又有更多的北魏陶俑在古玩市场上流通,虽然数量多了,价格却比之前的更高了。
珍贵文物大批量的出现,其中肯定有问题,说不定是那个盗挖了河南北魏古墓的团伙看见陶俑价格高,所以大批量出手。
文物部门于是将这个事情报告了公安机关,希望能找到文物流通的源头,彻底消灭那个盗墓团伙。
经过公安机关的层层追访,潘家园北魏陶俑的源头,都指向了河南孟津县一个叫南石山村的地方。
高价买来仿制品
文物专家告诉公安机关,从这些陶俑的纹路、图案都极其相似,很可能出自同一个地方。
警方根据这些线索,走访了市场中出售陶俑的摊贩,得知他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拿的货。
调查了所有拿货渠道之后,警方查到的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地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一个叫南石山村的地方。
得到了这个线索之后,大家都很振奋,国家文物部门连同河南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叫高水旺的人。
根据程序,警方将高水旺传唤至派出所进行询问,然而问清事情原委之后,不但警察有点惊呆了,几名文物专家更是哭笑不得。
据高水旺交代,文物专家所说的潘家园古玩市场流通的“北魏陶俑”,不是盗墓分子从古墓中盗挖出来的,全部都是他自己制作的。
之前从北京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他拿出了一些图片,问高水旺能不能给他仿制出来,得到高水旺的肯定后,他便以高价,从高水旺这里订购了一批陶俑。
这些做工精美的陶俑,经过购买者的特殊处理之后,竟然瞒过了专业文物工作者的眼睛,让他们以为是北魏年间的陶俑,这连高水旺自己也没有意料到。
看见在场的警察和文物专家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为了证明自己说的都是真的,高水旺便提议大家到他的工作场所看看。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在场的文物专家和警察自然满口答应,当高水旺推开自家大门时,他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高水旺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各种造型的“唐三彩”,文物专家在北京收购的那些“北魏陶俑”,现场就有几百件,这下让在场的专家都傻眼了。
(唐三彩即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因为颜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而得名。)
原来他们花费高价购买的,都是这样的仿制品,知道这个让他们震惊的消息后,有些专家也十分好奇,到底是有多精湛的手艺,让他们这些和文物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专业人员,都“打眼了”!(“打眼”指买到赝品)
看到大家的神情,高水旺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他不是第一次被当做倒卖文物的不法分子了。
在潘家园“北魏陶俑”事件一年前,我国海关查获了一批唐三彩马和人俑,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是唐代文物。
被抓住的货主连喊冤枉,说这是仿制的文物,是从高水旺手里买来的,公安机关和文物专家到高水旺家里调查后,才相信了货主的说法。
至于自己为什么会走上仿制古陶瓷的道路,高水旺介绍说,他这也是生活所迫,机缘巧合之下才选了这一行。
以假乱真的“乌龙事件”
高水旺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妹妹,生活更加艰难。
后来他偶然从村里人那里听到一个故事:建国前,他们村里也有一户姓高的人家,弟弟在外奔波忙碌,哥哥在家里烧制陶俑生活。
那位哥哥仿制了一个陶俑卖到了北京,结果半年后,弟弟花高价买了一个陶俑回来,说是真品,让哥哥赏玩,结果哥哥一看,这不就是自己烧的那件陶俑。
听到这个故事之后,高水旺自己心里也打起了算盘,烧陶的手艺不难,如果自己也能仿制出古陶瓷,那一定能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
说干就干,二十岁的高水旺来到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拜师学艺,主要学习“唐三彩”的烧制技巧。
因为高水旺在这方面有天赋,在学习的时候举一反三,再加上他也肯吃苦,他在学习的时候,得到了当时研究所所长的认可,仅仅半年时间,他就学成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的高水旺,也在自己家里开了一家烧制唐三彩的家庭作坊,但是作坊开起来后,生意却十分惨淡,几乎到了倒闭的地步。
这是因为高水旺家所在的河南洛阳,本来就是唐三彩的发源地之一,当地很多人家都以烧制唐三彩为生,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他生产的唐三彩,根本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高水旺并没有选择勉强维持眼前的情况,而是积极寻找改善销路、提高产品价格的方法。
通过走访以往的客户,高水旺发现,在市场上,如果能做出和古陶瓷没有差别的高仿陶器,就能卖到好价钱。
但是要想做成高仿古陶瓷,要求的技术特别高,不但要和真品有同样的造型、纹路和颜色,还要对做好的陶瓷做“做旧”处理,使它看上去和古董一模一样。
造型、纹路需要制坯的手艺和细心,这个不难做到,但是要做到一模一样的颜色,就要在表面的釉上面多下功夫了。
在此之前,高水旺使用的釉料,都买的是现成的,身边也没有人在这方面能给他专业的指导,他只能自己尝试着摸索。
又经过大半年的尝试,高水旺终于掌握了配制釉料的关键,他烧制的唐三彩,在市场上也一炮而红,价格也比之前高了几倍。
见识过高水旺烧制古陶瓷的技术之后,专家也大为惊叹,难怪他们也难辨真假,这样精湛的仿制技术,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因为高水旺高超的技艺,文物专家还邀请高水旺去了博物馆,参与了不少文物的修复过程。
回到洛阳的高水旺,也因为高超的“唐三彩”烧制技术,被认定为“唐三彩”的非遗技术传承人,他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荣誉称号。
事情至此也一清二楚,潘家园古玩市场这些以假乱真的“北魏陶俑”,根本不是盗墓分子从古墓中挖出来的,而是高水旺仿制出来的。
这场震惊文物界“北魏陶俑”的乌龙事件,也从此落下帷幕。
结语
“北魏陶俑事件”之后,国家文博系统不再从民间收购文物,对于民间出土的文物,国家文博系统也从此秉持“三不”原则:不碰、不管、不认,这不仅仅是为了打击倒卖文物的不法分子,也是为了杜绝文物造假的行为。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出现断层的古文明国家,历史遗存的文物何其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收藏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这就让很多不法分子觑到商机,利用各种高超的手段造造假,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文物之中,有七成以上都是赝品,这些人的造假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文物大省陕西,也有一起和“北魏陶俑”相似的案例。
陕西的一位老农自己地基下挖出了一个古窑,他将古窑里面的陶器文物卖掉之后,又用古窑里的泥土烧制陶器,最终这些陶器还被不少博物馆认为是文物收藏了。
所以,除了高水旺精湛的技艺之外,他仿制古陶瓷时,从洛阳当地取泥土制坯,应该也影响了专家的判断,因为陶泥来源,也是文物考古的依据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