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说毛主席谈话魅力到达了令人倾倒的地步?杨成武深受其启发

0
分享至

前言:

杨成武将军身经百战,完成过许多艰难的任务。但在这许多的功绩中,恰恰脱离不了毛泽东对他的助益。

说起过往经历,杨成武将军说:“能听到毛主席谈话,是很荣幸的。他和我的每次谈话,都使我受到启发和鼓舞,增添智慧和勇气,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杨成武

过草地前的一番谈话

1929年,15岁的杨成武参加了革命。那时候正值革命最黑暗的时候,因蒋介石的背叛,全国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杨成武逆风而行,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

在此之前,杨成武就曾在带领他参加革命的张赤男口中,多次听说过毛泽东、朱德的故事:蒋介石叛变后,毛泽东在湘潭边界发动和组织秋收暴动,朱德则在南昌发起武装暴动,两位革命先驱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和朱德勇敢对抗蒋介石的精神震撼人心、计策和谋略让人叹服。就这样,杨成武心中对毛泽东和朱德更加仰慕和钦佩,然而他也没能想到,自己会有一天见到自己的偶像,而且还能说上话。

参加暴动后,为了躲避反动派的反扑,杨成武跟着部队进入闽西绵延的林海之中。密林中没有粮食,战士们只能饥饿度日,白天晚上都要躲避敌人的追击。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杨成武有时会想:“毛泽东、朱德知道他们闹暴动的事情吗?要是能见一面他们该多好啊!”

杨成武

有时候,杨成武还会想:“天下这么大肯定见不到,如果见到了就一定要跟着他们走,当红军去。”

然而,这一天来得很快。一天,一个农会主席风风火火地赶到山里,非常高兴地告诉杨成武,说毛泽东、朱德、陈毅的红军部队攻入了长汀。杨成武听到后兴奋不已,张赤男立刻率领部队向长汀赶去。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杨虎城正和其他领导在一个土豪的院子里开会,张赤男领着一个人走了进来,高兴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毛泽东同志来看我们啦!这位就是毛泽东同志!”

在微弱的灯光下,杨成武看到一个高大的男子站在张赤男的身边,他身穿着一套灰布军装,戴着八角帽,上面还缀着一个五角星。帽檐下的眼神犀利而又坚毅,看得让人顿时生出一种敬畏之情。

毛主席

毛泽东操着标准的湖南口音说:“听说你们吃了不少苦,现在大家还好吗?”大家见到毛泽东都很兴奋,有人立刻回答:“好,都好。”毛主席笑着与每个人都握了手,到杨成武的时候毛泽东问:“你叫什么名字?”

“杨成武。”

“真是好名字,多大啦?”

“16岁。(虚岁)”

毛泽东听说他只有16岁,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赞扬道:“好一个人小鬼大。”这是杨成武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情形,虽然没有说几句话,但给杨成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成武

杨成武真正感受到毛泽东谈话的魅力,其实是在1935年过草地的时候。

1935年,杨成武突然接到军团首长的通知说,毛泽东和党中央要他所在的红4团担任红军先遣队,要他火速赶到毛儿盖,到毛泽东面前领受任务。于是,杨成武带着骑兵侦察排朝着毛儿盖的方向飞奔而去,一到目的地,他就立刻下马,直奔毛泽东的住处。

见到气喘吁吁的杨成武,毛泽东招呼他赶紧坐下:“快坐下歇一会儿。”

杨成武敬了一个军礼:“主席,军团首长要我来接受任务。”毛泽东掏出一支烟用火柴点燃,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对,这一次你们红4团还是先头队,原本想让红6团去,但没有奏效。”至于为何会失败,毛泽东向杨成武分析了原因:

第一,粮食准备不充分;第二,思想准备不充分;第三,国民党反动派和藏族上层反对武装骑兵的伏击。

毛主席

紧接着,毛泽东又告诉了杨成武红军必须过草地的原因。胡宗南部队在松潘地区的漳腊、龙虎关、包座一带集结了几个师,东面的川军也占领了整个岷江东岸,岷江先也被敌一部占领。再加上追击红军的刘文辉部队已经赶到了懋功,薛岳、周浑元部队也集结在雅州。

根据现在形势北上抗日才的方针才是正确的,然而要避开与敌人展开大规模的对抗,红军就必须过那片犹如魔窟鬼洞的草地。

毛泽东的眼睛透露出担忧,杨成武由此也可以想象到过草地的危险性,他告诉毛泽东:“现在战士们的情绪很高涨,都支持中央北上。”杨成武的话让毛泽东放心了不少,他告诉杨成武一定要和战士们讲清楚中央决定北上的原因,还要告诉战士们过草地所会遇到的突发情况,让战士们做好一切准备。

接下来,毛泽东和杨成武仔细讨论了先遣部队需要准备的必需品。毛泽东嘱咐杨成武要准备足够的粮食和衣服,最好找一个向导,最后做一些路标,以便后续部队的前行。

杨成武(右一)

许多杨成武没有想到的地方毛泽东都会补充上去,杨成武内心不住夸赞:“主席想得可真够细致的。”毛泽东充足的准备和详细的规划,给了杨成武很大的信心。

与毛泽东谈话结束后,杨成武急忙到徐向前那里接受了具体指示,黄昏时候才返回毛泽东的住处。忙了一天,杨成武还没有吃一口饭,他还要在今天赶回团部。就在这时,邓发拿出饭菜让他趁热吃,并说这是毛主席安排的。

杨成武本想拒绝,但毛泽东走了过来,他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杨成武:“你一定要吃饱,不吃饱怎么过草地?”杨成武心里一阵温暖,向毛泽东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也正如杨成武所保证的那样,红4团圆满完成了任务。

杨成武

解放战场上的两次谈话

抗日战争开始后,杨成武几乎就再也没有见到过毛泽东本人了,最多的时候是收到以毛泽东名义签发的电报。进入解放战争后期,杨成武又有幸受到毛泽东的两次召见。

第一次召见是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那时在1948年4月,晋察冀野战军正准备向东挺进,杨成武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他赶到阜平县面见毛主席。聂荣臻也在那里,见到杨成武他问:“你有多久没有见到主席了?”

“大概11年了吧!”杨成武感慨地说。

见到毛泽东,杨成武发现他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不过脸上浅浅能看到风霜的痕迹。毛泽东让杨成武坐下,询问起了部队的情况。杨成武一一作答,各大战役的大致情况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于是杨成武着重讲了刚刚结束的平绥线和察南战役的情况和经验教训。

杨成武(右二)

毛泽东听后说起了目前战争的形势,如今国内战争主动权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处于被动状态。毛泽东让杨成武挑选一个熟悉的、战斗力最强的旅,到东北去。

杨成武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结束谈话后,他与聂荣臻、赵尔陆连夜商量,挑选执行这项任务的特殊部队。经过慎重考虑,他们决定派第二纵队第4旅执行这项任务。接着,他们又研究了行动路线。

报告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但就在部队即将出发时,毛泽东发来电报,说前几天谈的任务已经撤销。

原来毛泽东当时身患重病,斯大林邀请他到苏联养病。要杨成武挑一支部队出来就是为了护送毛泽东到东北,然后到苏联。但是聂荣臻认为战争没有绝对的把握,其次毛泽东的身体状况不适合长途跋涉,还是不去的好。因此,毛泽东取消了计划。

毛主席

第二次召见是在屏山县西柏坡。那是1948年10月,杨成武与聂荣臻要接受新的任务。到达西柏坡后,毛泽东递给他们两份电报,主体内容是,中央决定要配合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彻底端掉国民党在东北的势力。

看完两份电报后,毛泽东接着指示把晋察冀野战军7个纵队改组为华北野战军第2、第3两个兵团,杨成武为第3兵团的司令员。杨成武的任务是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

说到这里,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出兵绥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第一次困难是,绥远是傅作义的老窝,他在那里付出了诸多心血,解放军进攻后傅作义一定会使出吃奶的力气保护。

第二个困难是,当地的百姓长期在国民党的误导之下,对解放军的还不了解,出兵绥远部队的征粮成了问题,如果搞不到粮食就站不住脚。

第三个困难是,战斗可能不顺利。

杨成武

总的来说出兵绥远将要面对的困难很多,毛泽东提醒杨成武这次任务不同于毛儿盖过草地,兵力真正增加了50倍,10万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准备充分。除此之外,要给战士们做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至于到绥远之后被困难吓倒,最后要做好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

在谈话中,毛泽东又提到了纪律、战略等问题,就连部队的鞋子、棉衣等问题都想到了。杨成武边听边做笔记,他仔细听着,深深体会到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困难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

毛泽东把进军绥远的困难说得非常详细、具体,对杨成武启发很大。由此,他请求中央为他派一位政治委员来分担他的工作,毛泽东听后夸赞道:“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办。”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杨成武开始率部向绥远挺进,按照毛泽东的指示,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

杨成武

毛泽东这次谈话给杨成武留下了极其强烈的、深刻的印象。毛泽东不仅拥有出神入化的用兵能力,还注重细微的问题,可见他的伟大之处。

建国后的两次谈话

1949年,应斯大林邀约毛泽东访问苏联,杨成武护送毛泽东到山海关。毛泽东回程时,杨成武再次到山海关迎接,与毛泽东同车返京。

在列车上,毛泽东与杨成武谈起了傅作义。傅作义为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之后被中共中央任用策动绥远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安排傅作义担任水利部第一任部长。但有人对任用傅作义有很大的意见。

毛泽东问杨成武:“有人说早革命不如晚革命,革命不如反革命,你听过这样的说法吗?这种说法对不对?”

杨成武

杨成武点点头表示听过。只见毛泽东笑了笑,身体向后靠在了座椅上摇摇头:“这种说法不好,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就像建立了一座很好的大厦,有了大厦,里面总不能空洞洞的嘛,必须在里面安装设备。”

然后,毛泽东叹了口气说:“我们有些同志呐,只想装饰自己的陈设,不要别人的陈设。”杨成武默不作声,毛泽东又说:“当然,我们的同志是能够听得懂道理的,说通了也就好了。”通过这次谈话,杨成武深深地感觉到毛泽东确实是伟大的,他站在了比一般人还要高的境界。

回到北京后,趁着做护送报告的机会,杨成武在华北军区的《华北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社论,传达了毛泽东在途中谈话内容的精神。毛泽东在看到后夸赞道:“华北军区这个工作做得非常好。”

1950年,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和中央几次的讨论,终于决定出兵朝鲜,至此,抗美援朝的序幕被拉开。随着战争进程的需要,1951年,中央军委决定组织志愿军20兵团,任命杨成武为司令员。

杨成武、杨得志和杨勇

于是,杨成武再一次被召唤了,经过一份准备,杨成武定于6月19日奔赴朝鲜战场。在出发前,杨成武接到了毛泽东的召见电话。几天后,杨成武和副政委张南生迅速从天津赶到北京,并按照约定时间准时到达了中南海丰泽园。

落座后,毛泽东高兴地说:“我听说你们已经做好了入朝的准备,这很好。”杨成武毛泽东汇报说:“现在战士们的士气很高,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大家都想出一份力。”

毛泽东拿出烟仔细听着杨虎城的汇报,这么多年的战争经验,毛泽东相信杨成武一定做好了充分准备。但朝鲜气候和地形到底和中国不一样,他还是叮嘱杨成武要注意思想和物质的准备。

之后,毛泽东谈起了朝鲜战争的形势,到目前为止,朝鲜战场已经进入到了第五个阶段,中朝军队已经将敌人压制到了三八线附近,但是还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按照前4次战役的经验,即使包围了敌人一个师或者一个团,都非常难以消灭,想要取得胜利就一定要做长期战斗的准备。

毛主席

另外,毛泽东特别强调抗美援朝完全是我国迫不得已的自卫行动,如果不是美国派兵占领台湾,侵略朝鲜,企图威胁我国的领土安全,否则我们也不会出兵。

毛泽东还强调,20兵团的这次任务不仅仅是保家卫国,还是对部队的锻炼。

杨成武专注着听着毛泽东的话,有时点头,有时回应,每次与毛泽东谈话他都受益匪浅,因此,他不愿错过每一句话。他发现,毛泽东每一次谈话都强调他注意军队思想和物质准备,而这两点正是一个部队能够打胜仗的基础条件。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一位工作人员在毛泽东耳边低语了一句,他马上站起来说:“已经中午了,走,咱们去吃饭。”这时正值5月,天气晴朗,太阳高照,午饭就摆在院子里一个简易席棚中。

杨成武

在一张木质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碗筷,毛泽东首先入座,然后杨成武与张南生依次入座。毛泽东举起桌上高脚酒杯,对他们说道:“你们要上朝鲜战场了,这顿饭就算是为你们饯行吧!我祝你们能够打胜仗。”

杨成武、张南生也举起酒杯,与毛泽东的酒杯碰到一起,杨成武说:“这次我也一定完成任务,请主席放心。”然后一饮而尽。

席间,毛泽东分析了朝鲜战场的局势,预测了战争的趋势,最后叮嘱杨成武,在敌人正面不增兵、侧后不登陆的情况下,把防线稳定在38度至38度4之间。离开中南海后,毛泽东对的教诲和对出征部队的期望与关切不断徘徊在杨成武的脑海中。

毛泽东倍感亲切的话语竟让杨成武一夜未眠,他不禁伏案作了一首出征诗。

杨成武

8月,美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攻势,杨成武率领部队参加了“三八”线东线夏秋季防御作战,粉碎了美军的各种攻势。在战斗打响后,杨武成一直坚持毛泽东所讲的战略方针,不轻易放弃一寸土地,不轻易后撤。

1951年,杨成武因病回国,因他在抗美援朝中的杰出表现,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杨成武一贯虚心接受指教,在与毛泽东的一次次谈话中学到了不少战略技巧,最后逐渐成为了毛泽东的信任和倚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奇葩历史观
奇葩历史观
奇葩的历史奇葩说
968文章数 281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