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G7峰会散了,领导人各回各家,但返程路线大有讲究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中国是当今全球安全与繁荣的最大挑战,七国集团将采取共同政策‘去风险’,并防止中国利用经济胁迫别国。”

万万没想到,2023年度G7峰会上最惹人注目的一句话,竟出自英国首相苏纳克之口。

随着5月21日G7峰会结束,各国领导人也纷纷踏上归国之路。

不得不说,这是有史以来的G7峰会中显得最力不从心和无聊的一次,其精彩程度甚至不如G7各国领导人回家路上的风景。

而除轮值主席国日本外,其他六国元首的归国之路均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无聊的G7峰会

所谓G7峰会,指的是以美国为首,包括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七国,就解决当前问题,共同应对未来挑战而召开的元首级会议。

七国集团峰会最早可追溯至1975年,至今已经历经将近五十年。

1998年因俄罗斯的加入而变成八国峰会,但随着2014年俄罗斯的退出,八国集团又重新归于七国集团峰会。

近年来,G7峰会虽然每年都在举办,但能够讨论的重大议题却并没有增多,常见的能源问题、发展问题、气候问题等均已老生常谈。

所以七国集团峰会也变得越来越无聊。

2022年,美国总统拜登访问日本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布2023年度七国集团峰会将在日本广岛召开。

单从本次G7峰会的召开地点广岛来看,就不难发现主办国日本的一些小算盘。

首先,广岛是岸田文雄的祖籍地,其次这里还是二战后期日本遭受原子弹打击的两座城市之一。

在广岛召开G7峰会,其最大一个隐患就是,当美国总统踏上这片土地,势必会在战后秩序方面带来一定的冲击。

近年来,日本民间不断有人顶着“原子弹受害者”的名义,以“反对核武器”的主张,向日本政府施压,并向美国索求赔偿。

日本政府也借此回避战败国身份,寻求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次G7峰会的召开,果不其然又有人通过媒体来宣扬所谓的“反核”言论。

不过这毕竟是2023年的G7峰会,各国均有让自己头疼的大事,

再加上日本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态,部署了超过2.4万人的安保人员,所以这种言论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从参加G7峰会的阵容上来看,除了七国集团首脑悉数到场之外,另有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尼等八个国家受邀参加。

而欧盟、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同样出席,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要知道,2022年只有韩国、印度等五个国家受邀出席,相比之下本届G7峰会在开始之前,就拉出一副“干一番大事”的架势。

然而从开始到结束,这些受邀国家几乎全程陪跑,G7峰会上也没能研究什么新的话题,给人一种鸡肋的感觉。

在2022年的G7峰会上,七国集团针对发展中国家启动了一项关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伙伴关系的计划。

当时七国元首共同承诺,将在五年内筹集6000亿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这笔金额几乎相当阿根廷一年的GDP总量。

为了让“南方国家”相信G7的实力和承诺,七国集团还煞有介事的认领了援助份额,其中美国单体认领数量最多,为2400亿美元。

英、德、法、加、意加起来认领3000亿美元,日本则认领600亿美元。

不过即便这样,这件事在七国集团这里都变成虎头蛇尾。

2023年度G7峰会开始前,国际知名慈善机构于5月17日发布了一份G7国家“赖账”的清单,

上面显示G7许诺的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的支持,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持,竟然有约13万亿美元还没有兑现。

当然也没有履行此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支持贫穷国家的承诺。

而在2023年度G7峰会的邀请国名单里,就有G20主席国印度、非盟主席国科摩罗群岛、太平洋岛国论坛主席国库克群岛以及东盟主席国印度尼西亚。

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在面对G7国家的一再“赖账”,同时又不得不接受其画下的“大饼”,真不知他们的国家元首又作何感想。

无论如何,G7已经不是当年的G7了。

40多年前,G7之所以能联合起来,依靠的是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制造能力,当时G7国家的GDP加起来约占世界的50%。

再看现在,G7国家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只占到了世界总量的30左右,其工业制造能力加起来都不如中国。

不得不说,G7峰会的影响力是在持续减弱的,世界经济多元化和全球化是大趋势,绝不可能简单的掌握在这七个国家手中。

真正让本届G7峰会受到广泛关注的,则是七国集团对中国的态度。

对华态度矛盾不一

有了对华政策这一主要抓手和发力点,七国集团各领导人可谓是各尽其才。

除了英国首相苏纳克所说的“中国是当今全球安全与繁荣的最大挑战”之外,前段时间刚刚结束访华之旅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呼吁七国集团对中国施压。

对于苏纳克的言论,中国驻英大使馆当日就召开记者发布会,就此言论进行了严厉驳斥。

发言人表示:“英方上述言论纯属鹦鹉学舌,是完全违背事实的恶意诽谤。”

英国首相苏纳克

作为一个政坛新人,所依托的还是一个日渐衰落的老牌发达国家,留给苏纳克的发挥空间属实不多。

在对华态度上,他也只能紧随美国的步调,甘当美国意志的发言人。

再反观马克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要知道,在今年4月马克龙刚刚结束了本任期内的首次访华之旅。

中法之间是存在合作基础的,马克龙本人也在访华期间说过:“法国和中国,大概有相同的脾气。”

这“脾气”指的就是在两国交往中坚持“求同存异”的大原则,积极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

这一点在法国目前的态度上有充分体现,因为近年来法国一直在谋求摆脱美国的意识形态,构建“掌握自身命运的强大欧洲”。

所以,尽管马克龙提出了一些观点,但在整个G7峰会的涉华议题中,他还是保持沉默和理智的。

在重大问题上,马克龙也没有被美国的态度牵着鼻子走。

也正因为这样,中方对马克龙并没有做出太强烈的回应,外交部的矛头并没有直指法国,而是就“对中国施压”这件事本身进行了反击和谴责。

从这里也就不难看出,中国对英法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日本在这次G7峰会上,反而充当了“反华急先锋”的角色。

5月20日,象征着G7峰会成果的公报提前公布,而这份公报上提及中国的地方多达20次。

在涉华内容中,除了台海等从来就有的问题外,还新增了所谓“去风险化”以及“经济胁迫”这样的字眼。

公报中提到,“我们认识到经济韧性需要去风险化和多样化,为此我们将减少对关键供应链中的过度依赖,逐步培养对经济胁迫的适应能力。”

虽然原文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中国,但结合之前会上讨论的议题,这句话的矛头直指中国无疑。

而从整体上来看,这份公报中也提到“我们准备与总国建立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如此具备两面性的说辞,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鉴于日本在公报中的涉华问题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5月2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

孙卫东与垂秀夫当面梳理G7峰会公报中的涉华部分,认为七国集团固守阵营对抗,大搞冷战思维,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日本还伙同有关国家蓄意抹黑中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

日本、英国都因发表涉华不当言论而遭到中方的反对,那美国又是如何表态的呢?

事实上拜登在这次的G7峰会上表现得极为低调,除了象征性的欢迎泽连斯基的到来之外,几乎没有在重大问题上有过任何表示。

究其原因则在于其国内的问题已经让他心力交瘁。

此时萦绕在拜登心头的,莫过于即将到来的美债逾期问题。虽然美国各界对最终解决本次危机的预期比较高,但却不可避免的会做出重大让步。

同时为了应对美债危机,拜登政府也在积极谋求与中国对话交流,这也是拜登“心不在焉”的根本原因。

无论如何,2023年度G7峰会在“无聊”的氛围中结束了,日本纠集了一帮国家元首,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赖账”、“甩锅”、“请客”这些事都没落下,最终还是到了各回各家的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元首在后续的归国路线上,却纷纷讲究了起来。

回家路线大有讲究

首先需要排除的是日本和意大利两国的元首。

日本是东道主,自然不涉及回国的问题。

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早在20日峰会公报发布前就已经启程回国,因为意大利正遭遇洪灾,她必须亲自坐镇指挥。

与此同时在峰会期间,梅洛尼也因为国内的事情而无暇分心,故没有过多发言。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再来看英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向来唯美国马首是瞻,在没有得到美国首肯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不必再搞什么双边会晤,都是直接启程回国。

真正值得推敲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拜登的行程。

拜登在峰会上表现得并没有预计那样活跃,受国内美债危机的影响,他一直对各项议题漠不关心。

莫迪出访巴布亚新几内亚

峰会结束后,拜登原本的行程是要去巴布亚新几内亚访问,但因为实在忧心国内局势,故而临时取消了这次访问之旅。

而有意思的是,拜登虽然不去,莫迪却顺路访问了巴新。

印度作为近几年来频频受邀参加G7峰会的国家,一直以为发展中国家谋求更多支持为己任,俨然一副“南方国家老大哥”的做派。

虽然G7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并没有落到实处,但莫迪依然坚持出访巴新,足可见其谋求提升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诉求。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结束G7峰会后,与韩国首相尹锡悦共同前往韩国。

这也是时隔十年,德国总理再次踏上首尔的土地,只不过上次是为了参加G20峰会,这次算是正式的国事访问。

德国与韩国虽然都是美国盟友,但两者在国际交往中的关系并不密切。

虽然美国一直在谋求盟友间的相互扶持,不过这一点在德韩之间却一直没有什么合适的机会,这次G7峰会则恰好为两国交流提供了契机。

朔尔茨在板门店

在朝韩间的非军事区,朔尔茨表示“朝鲜试射导弹是半岛局势仍然危险的迹象”,于是象征性的呼吁了一下“朝鲜停止导弹试射”后,便转身回国。

可见德国无意插手朝鲜半岛,朔尔茨此举更像是“例行公事”。

最后再说回法国总统马克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峰会结束后直接乘坐飞机,开始了对蒙古国的访问。

马克龙到访,蒙古女外长接机

他的这次出访,也是法国总统第一次访问蒙古。

马克龙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寻求合作。

尤其是在能源领域,法国希望能与蒙古国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以缓解本国的能源危机。

从马克龙的行程上来看,法国正谋求摆脱美国的意志。

由于近几年欧洲能源安全一直受美国掌控,法国与蒙古合作,正是想在能源领域掌握更多的自主权。

G7峰会结束,七国集团各有各的心思,而这也反映出,G7的荣耀和影响力已经不复从前。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政司知事
通政司知事
读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
835文章数 32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法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私拍游客照卖118元:要求退钱

头条要闻

法学生起诉上海迪士尼私拍游客照卖118元:要求退钱

体育要闻

穆阿尼:一旦丢掉球权我们就会加快节奏施压,今天我们做得很好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科技要闻

李斌没听劝

汽车要闻

优化13项体验 腾势N7首次进行OTA升级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江浙沪最适合自驾地方,有山有水有草原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亲子要闻

孩子黑眼圈重,一定是没睡好?

家居要闻

复合多元的场景布局,独享惬意生活

公开课

生产一架歼20只需8天?央视高调曝光生产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