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洪秀柱:国民党主席要坚持两岸统一,民进党反中仇中困住了台湾

0
分享至

马英九这次访问大陆行程结束之后,又在国外公然反对“一国两制”,反对两岸统一,这让很多淳朴的大陆人感到失望,原来一直被大陆这边当成正面典型的马英九也是个“暗独”,还给国民党狠狠招黑了一波。

但其实国民党倒也不是没有大陆视角下的“统派”,这些年中国发展现状是个人也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没有心向大陆的人呢?还是有的,只不过少。

国民党现在这批高层政要中,洪秀柱就是大陆视角下标准的统派人士,而且不同于其他国民党政要那种“闷声发大财”不怎么在敏感问题上表现立场的姿态,洪秀柱从来不掩饰她的统派立场。

2019年她在出席“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的时候曾痛斥台当局:“民进党当局的作法,是扼杀台湾的前途、扼杀台湾年轻人未来的生路与出路,扼杀所有机会,只为了自己一时的权利欲而不顾老百姓、年轻人,不顾台湾的前途,更违背了台湾的宪法,台湾的宪法明确规定了对两岸统一问题的立场,但现在蓝绿两党政客既不愿意承认九二共识,也拒绝一国两制,我坚持两岸朝向统一,要讲真话,为老百姓着想,为下一代着想”。

洪秀柱一直坚持这种立场,特别是最近几年海峡形势并不稳定,两岸关系多有波折,这个时期洪秀柱多次公开支持两岸统一,对维系两岸关系做出了正面贡献。

否则的话可以想象一下,要是台湾两党都没人发出一点不一样的声音,就算是大陆不想动手,这脸面往哪里搁?去年北京冬奥会,除洪秀柱来北京共襄盛举以外,台湾两党高层毫无动作。

回想一下,十几年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那会台当局执政党的国民党一票高层都还来大陆出席活动,属于是开了历史倒车。这些年两岸关系,从经贸角度讲一直不断加深,但在其他方面无一例外不在倒退。

民进党最初作为一个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追求民主自由,强调台湾人权益的政党,现在已经变成了贪官老巢。

而国民党自以为在精打细算搞平衡外交走钢丝,扶持“台独”抗衡大陆的统一压力,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养出来的“台独”反过来绑架了自己的政策方针,结果现在台当局内政暂且不谈,但在外交上说他们没有任何长远打算一点问题都没有。

洪秀柱说民进党扼杀台湾年轻人的生路出路,这个话绝对没有任何耸人听闻的意思,别看现在台湾经济似乎还挺好,人均GDP超过三万美元,略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但实际上由于贫富差距、资源分配的问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对大陆的比例,明显低于人均GDP对大陆地比例。

就社会环境而言与香港相似,多数人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还是两岸贸易实际上长期为台湾输血的结果。

否则的话就凭台湾的地缘战略现状,台当局只要和大陆关系紧张其经济发展压力大概的情况就和韩国相似,不要看台湾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很敌视大陆,但他们对于台湾的现状也不见得满意。

很多人肯定不知道,台湾是目前全世界移民比例最高的地区,高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提到那些社会环境差,人才流失严重的国家,肯定会想到印度,但从比例上来说,台湾的问题要更加严重。

自从1996年台海危机之后,台湾每年平均会有千分之三的人口移民去其他国家,没几年时间,台当局就直接宣布停止统计每年移民外迁的人口数量。

至今这方面数据主要都来源于台湾的移民中介机构,而根据他们的统计,在2012之后的十年,这个数字提升到了千分之四。

在1996年之前台湾人口增速是较高的,但上一次台海危机之后带来的移民潮,台湾人口增速逐年下降并在2010年后逐渐趋近于负增长,大量人口移民去其他国家,自然也会引发严重的人才流失,这反过来限制了台湾的经济发展。

蒋经国执政后期,台当局以1800万总人口维持着一支规模50万人的常备军,经济上的负担其实比现在更大,但冷战时期台湾的GDP增速反而比现在更高。

千禧年后两岸贸易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大陆的贸易优惠政策在多个维度上促进着台湾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大陆对台湾的进口优惠,让台湾第一产业根本不愁没有市场,很多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大为改善,这很重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压力大小,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好坏。

韩国是一个中小企业难以生存,三星等大企业支撑经济大头的国家,所以韩国人生活就非常内卷,近些年中国国内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也在恶化,现状大家也都清楚,大陆对台的经济支持,很多时候其实直接起到了改善台湾人生活状况的作用。

其次是台湾的大企业来大陆投资可以享受到天下独一份的政策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近些年其他规模相当的经济体或多或少都要为贸易顺差逆差的盈余问题感到头疼。

但台当局不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大陆会兜底,在这种情况下,千禧年之后台湾的经济增速的两个顶点是2004年、与2010年,但这两个顶点上的经济增速也就是略高于1992年的水平。

千禧年之后尽管台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范围内,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区域,但经济增速相比冷战时期总体上仍然要更低一些。

很多台湾大企业在大陆收获颇丰,但他们并不愿意在岛内进行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在他们看来并不安全,这也反过来加剧了人才流失的问题。

所以说台当局这种带有“台独”倾向的政策限制了台湾的经济发展一点问题都没有。

实际上台湾社会现状是颇为畸形的,如果不考虑围绕台湾问题的战争风险,台湾的经济发展环境是非常好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中高端产业发展有限,基本上也就靠着台积电维持门面。

台湾近些年倒是色情业发展很好,随着2010-2020年,台当局逐步在官方层面上放弃了对色情业的垄断,民营色情业发展迅速,俨然一副要在这一领域和日本竞争的势头。

且不从道德和价值观角度评判,一个社会如果色情业发展繁荣往往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说明实业发展已经陷入停滞,社会形态、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趋于停滞。

日本现在发达的色情业,就是在“失去的三十年”里发展膨胀,乃至于在GDP总量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在蓝绿两党治下的台湾也有点这个意思了。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台湾很多色情业从业者都表示自己想要攒钱移民去欧美,就是说在经济上背靠大陆,靠着在中美之间搞转口贸易吃下了一个其他国家梦寐以求的经济红利。

但是台当局其实都没有能力维持一个社会正常、可持续的发展,无能到了极其惊人的地步。

而在未来,台湾社会现状还可能进一步的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因为台当局的很多举措客观上恶化了两岸关系与台海形势,由此带来的影响他们自己是没办法克服的。

对于一些人口比较少、领土面积也较小的国家、地区来说,要维持“中等发达国家”类似的地位并不容易,且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地取决于自身的地缘战略环境,次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奋斗。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国,冷战时期东北亚战争风险较高,韩国身处美苏冷战一线。

由于美国自以为不可能守住韩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对韩国鲜有支持,当年的韩国民生状况,和越战时期的南北越差不多,哪怕是经历了天降猛男朴正熙的“汉江奇迹”,在1990年的时候,韩国人均GDP也就是同期日本的五分之一。

但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战争风险解除,韩国经济再次腾飞,6年时间翻个倍逐步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然后现在中美关系紧张,东北亚地区战争风险再次升高的时候,韩国政府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控制日益明显的贸易逆差趋势。

如果台当局继续践行民进党这几年的激进“台独”路线,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美国是不会在经济上为台当局考虑的,台湾经济支柱地位的半导体产业会同时受到中美两方的竞争,在这方面三星就是个前车之鉴。

在高附加值产业,台当局既不愿意维持稳定环境,也不愿意为企业提供必要支持,结果就是高附加值产业流失,那剩下来就是卖凤梨,大陆高价买,又能卖几个钱呢?

就不考虑热战,仅仅是台海形势紧张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对大陆其实问题不大,就算现在两岸贸易完全中断,中美之间转口贸易的渠道还有很多,香港地区、韩国、日本都能干这个活。

但对台湾来说不是“问题不大”,而是立刻损失大量贸易额,陷入对外贸易逆差,要是爆发热战,对于台湾民众,处境恐怕要比乌克兰更加糟糕。

大陆这些年真要仔细说来,对台军事准备也就是维持在“恐吓台独”的层次,并未表现出很积极地想要武力统一的倾向,否则像2020年时候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美军几乎丧失战斗力,一条航母都拉不出来的情况下能毫无动作吗?

就算站在自己的角度讲,不愿意在中美之间站队,但也完全没有必要主动制造事端。

现状就是台湾蓝绿两党无论对内(台湾社会)、对外(中国大陆)都极其不负责任,为了选票毫无克制地炒作台独议题,既制造战争风险,也遏制台湾经济发展。

最后他们当然是不会负责的仗打起来了就抓壮丁,既学不来中国的良心和底线,也学不来美国的谋略与狡诈,博众家之短无一家之常,除了靠着两岸的民族认同能捞点好处别的什么都不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那些军阀政权半斤八两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葛剑生
葛剑生
国际、军事创作者,谢谢关注
983文章数 117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女篮100-44大胜朝鲜队 晋级亚运会决赛

头条要闻

中国女篮100-44大胜朝鲜队 晋级亚运会决赛

体育要闻

初一输越南vs国庆输韩国 哪个更糟心?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女被偶遇 10岁甜馨变化大

财经要闻

机票价格疯涨 廉航却差点毁了我的假期

科技要闻

mRNA终于拿下诺奖:有何应用前景?上市公司都有哪些布局

汽车要闻

售24.12万起 奥迪RS套件燃速型特别版车型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艺术
旅游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在美国带娃出门露营,小汉娜彻底放飞自我,亲妈都认不出来了!

复古格纹、色彩拼接,看看童瑶、ROSÉ怎么穿?

艺术要闻

直击灵魂!震撼心灵!2023深度视角摄影奖作品公布(社会组)

旅游要闻

国庆假期来重庆,千万不要错过十八梯哦

军事要闻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尊重斯洛伐克人民的选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