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的粮食来自哪里,曦光晨眠带你一起来看!

分享至

曦光晨眠介绍粮食

水稻

粮食由来溯源

说起粮食,人们自然了解其重要性。这不仅与我们的饭碗有关,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大事。提及最熟悉的食物,我们就会想起平时所吃的大米和面食,还有营养学家不断倡导均衡营养搭配饮食的五谷杂粮。然而,这些与我们一日三餐息息相关的粮食,当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样子,它们的生长与蜕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其意义非凡的进化历程。

时间上溯至约五百万年前,那时的地球已经出现了人类,随着时间推移,人类活动踪迹逐渐遍布全球。在漫长的狩猎时代,人们以狩猎和采摘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大自然的动物与植物成为了人类的粮仓。

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是从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出现以后开始的,饮食内容转变为稻谷、兽肉与乳制品。在取火和陶器制造出现以后,饮食方式也从茹毛饮血的生食转变为加热烹制的熟食,作为人类主食稻米的驯化与培育,更在饮食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细述粮食的种植历史,要从一万五千年前说起,末次冰期之后,东亚大陆上的冰层开始融化,逐渐开始变得适合人类居住。河流冲击的平原地区,生长有大量野生禾木科植物,其成分含有淀粉,成为了人们摄取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后来,人们学会了作物驯化种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据统计,在全世界超过六百多种最重要的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一百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可以说,中国对世界粮食生产和饮食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作为世界上八大作物起源地中最重要的一个,在农业上拥有四大品类,即粟、稻、菽、茶,对世界粮食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最早种植粮食作物,是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那时位于黄河中游两岸,华夏人群先祖开始人工种植黍,后来又有了粟和稷,这为华夏先祖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稷后来出现在名词“社稷”中,即以其隐喻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体现了粮食的重要性。

从野生禾本植物到真正的粮食,这个驯化过程是漫长的。野生的粟也就是狗尾草,吃起来口感极差,只有在闹粮荒的年代,才会被人们勉强用以果腹。人们为了能种植出适合食用的粮食不断探索。

我国现代两大最主要粮食品类之一的水稻,有着超过万年的历史,而且中国还是水稻的原产国。但中国古代历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多在北方,汉代超过八成人口居住于北方。到了唐朝,仍约有六成人口在北方生活,他们都不是以水稻为主食,那这期间大多数北方人吃得又是什么呢?

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河北南庄头遗址等考古发现,当时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粟,也就是今天的小米,其作为主食的领先地位在历史上维持了数千年,更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记。

从北方到南方种植粟

曦光晨眠在谷地里

粟(谷子)

粟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禾本科狗尾草属草本植物,是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中国北方俗称谷子,脱壳后称小米,南方通称小米。原始农业起源认为粟作农业发端于山地边缘,这符合中国粟遗存的分布特点,这些地区的农耕有着相当长的发展期。

黄河流域拥有作物种植优势,为我国农耕文明重要的起源地,黄土高原地处黄河流域中上游和海河上游,主体特征表现为农业成熟早。黄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开始培育、驯化和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粟由于耐旱、易培育等优点,比较适于黄河流域气候与土壤,因此粟成为黄河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

粟的种植驯化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黄河流域居民早在一万两千年前,就开始尝试种植粟。史前粟作从萌芽和驯化、发展直至达到兴盛阶段,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了黍,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粟作经两汉种植培育,到了魏晋、南北朝达到了繁荣,粟在这期间也由此成为五谷中的首要作物,产量上也从早期的九十斤提高到一百二十斤左右。粟作为赋税粮种从汉代一直延续到唐代。随着王朝统治范围的扩大,南方本来不是粟类作物适宜种植的地区,但出于向中央王朝缴纳赋税的需要,也不得不规模性种植粟。

粟被引种到我国南方地区后,由于南北气候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差异极大,而粟所具有的固有作物属性,也使得我国南方和北方粟类作物的种植技术,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北方,粟的种植是采用了“区种法”和“代田法”,而在南方山区则只能使用“刀耕火种”进行种植。

关于粟的起源历史考证,通过种植区域分布和考古证据,都证明我国是粟最早驯化的国家。目前我国共发现近六十处粟的考古遗存地,从地理分布来看,以黄河中上游地区为中心占有绝对优势,中国范围内的其他地区逐层扩展,呈现阶梯式分布。

我国作为粟的栽培起源地,在世界上种植历史最为悠久,也是粟种植面积最大,耕作与加工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近九成粟的栽培,都是由中国外传至世界各地。

长江流域河姆渡人驯化水稻

曦光晨眠介绍庄稼

水稻

我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的差异,也决定了作物种植的不同,粟更加适合北方气候与土地特性,而南方地区则更适合于水稻的生长特性。水稻喜爱水热性气候、需要大量水资源的作物,非常适合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种植,产量非常高,种子通常可以收获二十倍左右的水稻。

水稻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被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作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二十亿人从大米及其制品中摄取热量与蛋白质。全世界三成左右稻米来自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产地,水稻的成功栽培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但水稻种植的初期产量较少,成为粮食中的奢侈品,伴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良,产量才得以逐步增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者在我国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大量古稻谷,这包括大量稻谷、水稻壳、秆、叶等堆积物,厚度达到了二十到五十厘米,最厚处超过一米。堆积中的稻类遗存如果折算成新鲜稻米,重量可达数万斤之多。除稻谷堆积物外,考古学者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相当数量用于平整水田和修治沟渠的骨耜。

由此推断稻作史,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那时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人将稻米作为主食,说明稻作农业已经进入到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河姆渡遗址所发现的大规模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水稻遗存,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就是水稻的故乡。

水稻是野生稻驯化改良后的人工品种,栽培稻含有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亚洲野生稻最早则是在我国长江流域被驯化。在研究河姆渡出土稻壳小穗轴特征时发现,已存有大量驯化稻谷。野生稻的不便食用的特征逐渐被驯化改良,未成熟时会张开的野生稻穗变得闭合,芒刺也缩短并消失,稻籽颜色则由深色变成白色。

水稻的成功驯化和种植,为人们解决了饮食问题,获得了规律的作息,从而体质得以增强。河姆渡时期的居民,所居住的干栏式的建筑,具有良好的透风防潮作用,其在地上埋桩,上面辅木地板,再在上面盖房子。在干栏式建筑内部可以储存粮食,这也更加合理地解决了在冬季食物短缺季节的饮食问题。

人们在衣食无忧之后,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改善生活质量。于是,在考古中也发现了乐器与装饰品,直至酒器的出现,也更加说明了粮食的产量大增,有盈余部分可用于酿酒。牲畜的饲养和放牧,为河姆渡人带来了更加稳定的生活补给来源,而肉食与奶制品则更加丰富他们的营养结构。

河姆渡出土的众多文物,都见证了那个时期的文明踪迹。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农业经济和家畜饲养已逐渐走向发达,他们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劳耕作,已拥有了远古文明社会的雏形。人们不再仅满足于衣食无忧,还开始追求更多的心灵共鸣和传达,乐器的创造和音乐创作的出现,体现了精神与文化层面的萌芽,在更多被制造出来的器物上,还存在更加丰富的图案,传达了他们独特的思想智慧。

我们纵览世界版图,会发现海河流域成为文明诞生与发展的生机谷地,处于世界范围内,多条河流都孕育出了不同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组成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与长江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

长江横贯华夏大地,长达六千公里,堪称世界第一水能大河,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然而长江流域等所诞生的古文明之前却鲜为人知。但伴随着长江下游一带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以及地处湘江与潇水流域的湖南道县玉蟾岩水稻遗址的发现,历史再次被刷新,也更加印证了我国作为水稻发源地的史实。

华夏大地源源不断的河流如同庄稼的命脉,滋润着水稻茁壮成长,我们的祖先收获了丰硕喜人的稻米。水稻被传播至地球多个国家和地域进行种植,这不仅哺育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更推动了世界历史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中国大豆传遍世界

曦光晨眠介绍粮食

大豆

大豆古称为菽,俗称黄豆,是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大豆原产我国,已有近五千年的种植历史。先秦时期对豆类的称呼为“菽”,“豆”字开始并不是指“菽”,其甲骨文形似高脚盘,是上部有盖的器皿,被用作礼器。秦汉以后,“豆”字逐渐代替了“菽”字。

战国春秋及之前,黍和稷是人们最主要的两种主食。菽在春秋时期开始逐步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北方地区仅次于粟米的主要食物。菽能取代黍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菽适应性强,产量大;石磨的发明,让大豆可以研磨成粉,更容易煮熟、咀嚼,口感也得到改善。

面食是在西汉开始得以发展,麦与粟成为了黄河流域两大粮食作物,大豆种植相对战国时期下降,由主食逐渐变成副食。到了东汉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南北朝时期,又出现禾菽并重的情形。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公元二百年到公元六百年,正值整个地球的寒冷期,此阶段称为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结束后,大豆作为种植粮食作物,和小麦、高粱等禾谷作物一起出现减产,后来大豆种植除黄河流域外,又扩展到东北地区和南方。宋代初年为了在南方备荒,曾在江南等地推广粟、麦、黍、豆等,南方的大豆栽培因此得以发展。

大豆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含有低分子可溶性糖类的总称,具有甜度低、热量低、耐酸、耐高温的特点。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中国的大豆,作为优良的粮食品种被传播至世界各地。约在公元前三到二世纪期间传入朝鲜,而后又从朝鲜引入日本,在六世纪左右又由海路传至日本九州一带。欧美种植大豆很迟,清代乾隆年间曾引入英法,但仍未正式进入大田栽培。

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大豆隆重登场,进行展览后,先后被奥地利、匈牙利、美国、俄国等引种,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豆栽培遍及世界各国。中国的大豆和茶、丝一道被称为出口的三大名产,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

小麦

小麦属于三大谷物之一,是世界上主要的谷类作物,起源地在西亚,后来传播至中国,逐渐取代了原有粟类粮食作物的地位,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北方地区作为主食的面粉,即小麦加工而成,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

当谈及我们平时食用的面条,有一些人以为是意大利人发明,但在中国青海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四千年前的面条。这说明中国人食用面条远在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之前。不过,当时的面条是由粟和黍粉制作,而不是由小麦面粉制作。

小麦发源于西亚新月地带,其分布地带大体包括当今的以色列和伊拉克地区等,还涵盖了两河流域。小麦的传播到达中亚以后,速度减缓甚至停滞。考古研究显示,早在距今七千年前后,小麦已经传播到了中亚地区的西南部,但迟至数千年后才继续向东进入了东亚地区。

小麦诞生的西亚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阴冷湿润,降雨集中于冬春季节。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这种降水季节的差别对小麦的生长影响很大。因此小麦在向东传播受阻主要原因,归根于是西亚和东亚气候不同。

小麦作为夏收作物,要在冬季播种,春季生长,夏季收获。春季是作物生长期,需要水分滋养灌溉,但东亚地区的春季普遍降雨极少,在历史上中国北方即有“春雨贵如油”的诗句,这种状况不利于小麦生长期中的拔节和灌浆。而到了夏季频繁的降雨又影响了小麦的成熟和收获。所以,如果缺乏人工灌溉,东亚地区实际上是不适合小麦的生长和种植。这应该是造成了小麦在东传过程中速度逐渐缓慢的主要原因。

然而史实证明,小麦最终还是传到了东亚地区,并进入到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过程中逐步取代了本土粮食品种粟和黍,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从而形成了现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小麦在四千年前传到我国时,起初种植较少。人们当时将小麦像稻米一样食用,但坚硬难咀嚼,且口味并不理想,更是消化困难。直到后来发明了石磨,开始磨制面粉制作面食,小麦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后来传到我国南方地区。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约有二十余处考古遗址发现小麦遗存。这些遗址大多数分布在黄河流域一带,按考古学文化区域的划分可分为三个部分,从东向西依次是海岱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

中唐以后,稻渐渐替代了粟的粮食地位,麦也紧随粟其后,被北方普遍种植。粟与麦进行种植推广之后,小麦逐渐取得了粟的地位,其标志事件为,公元780年,唐德宗建实行的“两税法”将麦作为赋税征收对象。时间到了宋代,中国主粮仍为粟、麦、稻,但各自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北方小麦生产消费已远超了小麦。

到了宋元,水稻作为粮食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粟的地位被麦所逐步替代。长期以来以粟为主的粮食结构被稻和麦所替代。随着麦在北方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粟逐渐走向次要粮食储备,时至明清灾荒之年,被用作救荒粮。

在历史变迁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干道是丝绸之路,作为沙漠绿洲的河西走廊为必经之路,再加上以往的小麦遗存又大多出土于西北地区,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小麦是沿着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传入中国的,即跨越新疆北部,穿过河西走廊,然后由西向东逐步进入中原地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