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入大学时候,开始一个人的形成,学生的心态上难免会有些变化,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到不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需要一段适应时间。除了学生自己主动调节,还少不了家长的开导和学校的关怀。
大学校园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还非常有人性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生活上的困扰。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申请助学贷款,学校也会给予贫困生一些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还记得笔者上大学的时候,院里会给每个班级分配助学金名额,学生主动报名,由班级同学投票决定名额归属。这个方式看起来很公平,可是其中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间。
有的学生人缘好,或者是8人寝室,在投票时更有优势。好在辅导员会核实名单,不至于让真正需要的学生领不到名额。
大一的时候由于同学之间都不了解,班级投票的时候,会让申请助学金的学生介绍家庭情况,可以感觉到贫困生内心的挣扎。而一所985大学食堂的“骚操作”,评论区破防了,认为这是往贫困生身上扎了根刺。
985大学食堂“贴心服务”惹争议,贫穷不代表没自尊
东北大学一名男大学生,分享自己去食堂打饭的经历,他看着种类多样的档口,正在想要吃什么,来回转的时候他注意到“特价窗口”,一名学生端着餐盘,去“特价窗口”打个两个菜之后快速离开,像后面有人追赶一样。
这是学校专门为贫困生提供的福利,里面的菜基本都不超过一块钱,他出于好奇尝过一次,不是很好吃,没有肉大多都是青菜,一份白菜炖豆腐和清水海带丝,再加上米饭,也就两块钱出头,这就是一顿饭。
我们讨论贫困生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拮据,为了完成学业,需要省吃俭用,助学金也都花在刀刃上。但是该大学的这种做法,让很多人感觉到不舒服,这就好像给贫困生贴上了“标签”。
有网友觉得贫穷不代表没自尊,大学食堂明显将大学生区分开来,明晃晃设置“特价窗口”,来这里打饭的学生,岂不是证明自己的贫困生身份。
大学食堂本是“贴心服务”,不要过度解读
相信大学食堂这样做,本来是为了方便贫困生,没想到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大家看待这件事情要理智,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能上升到学校价值观上面。
有的贫困生确实比较自卑,这样的窗口会时刻提醒他们,可是并不是所有贫困生都是这样,有些人接受自己家庭条件较差,这才发奋图强努力读书,来上大学是想将来有更多机会改善家庭生活,而不是怨天尤人。
大学食堂可以有更好的做法,不要将“特价窗口”明确标出来,可以把特价菜融合到普通窗口,并且标清菜价,贫困生自己看着选择,这样就不用特意去“特价窗口”搞得如此醒目。
其实笔者觉得,不管大学食堂怎么做都是“治标不治本”,大家担心贫困生的自卑问题,可以从本人身上找原因,矫正心态,让他们变得自信起来。
若是不能将心态摆正,将来离开学校,让自己感到自卑的地方只会更多。更不能将自卑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希望身边人都照顾自己。
大学里面是这样,将来学生进入社会更是如此,单凭个人想要改变整个管理模式和环境,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身状态,适应身边的大环境,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那么玻璃心。
大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困扰,也许因为最近贪吃长胖了几斤,都可能让大学生感到焦虑。
大学和社会只有一墙之隔,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学会调节情绪,理解和包容外界诸多信息和声音,将来步入社会可能会受到更多干扰。
最后想说大学食堂的好心没有错,贫困生更没有错,大大方方打饭,自信起来,将心思多放在学习上,后面的道路还有很长,而那些喜欢用负面情绪看待周边事物的人,可以敬而远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