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邓公召开紧急会议,推翻毛主席的决策,说道:罪人让我来当

分享至

1988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全体解放军身着新式的军装,肩上佩戴着样式不一的军衔,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旗底下。由此表明,时隔二十年,军衔制度再次恢复。

军衔制度的恢复是在不久前的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决定的。

人民大会堂内,一场临时的会议即将召开。邓小平坐在主位上,等待着接到通知不久,匆匆赶过来的参会人员。时间马上到点,人员才全部到齐。

邓小平同志站起来说了他主持会议的第一句话:“各位,召开紧急会议,让大家匆忙赶过来实在是抱歉。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大多都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实干过,立过大功打过胜仗的同志。今天叫你们过来,也是想叫你们发表一下对于部队接下来发展相关制度的看法和态度。”

听到邓小平同志的话,在座的各位相互一看。果然发现,大家都是清一色的军绿色军装的老熟人,一个个都聚精会神的听邓小平同志接下来说的话。

随后,他向大家说明了召开会议的原因:“其实,这件事之前也有被提到过。我思虑良久,终于还是在昨天晚上做了决定。自从1965年取消了军队里面的军衔制度后,我们的军队有长达二十多年的“无衔期”。

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在前进,制度也要与时俱进,“无军衔”已经不适用于部队现在的情况了,对此我们要有所改变。既然如此,如果一定要有人当开这个口的人,那就让我来好了。取消军衔制是毛主席提出来的,而我正式提出恢复军衔制度。”

会议上同志们对恢复军衔制度的态度有赞成也有反对。

最后是邓小平同志说了句话,让大家对此的忧虑一扫而尽,全票通过这个提案。

01“军衔制的历史”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朱德提出要系统的建立军衔制,依照军功来排列军队的级别,在军装上将级别表明。并历时四年,全国部队的评衔工作基本完成。

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曲折发展阶段,军队建设各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随着党的内部“左”倾思想的盛行,军队有人开展“反教条主义”,将正规化的军队管理制度当成“教条主义”,加以排斥。

1964年,贺龙在拜访毛主席时提出了几点对于军衔制的看法。一是军衔制下,军官的工资也依据军衔等级的发放。一些高级军官的工资能达到每月500多,而绝大部分普通民众的都是二三十块一个月,两者之间不应该差距过大,要酌情降低军人的工资。

二是:部队里有人认为,军衔制等级分明不符合人民解放军等同一致的原则。因此,取消军衔制的声音也出现了。

毛主席也觉得,军衔减少了干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军衔制在建立初期向苏联学习借鉴了很多,如今中苏关系的恶化,带有苏联色彩的军衔制也有点不合时宜。

除了以上几点,还由于这是首次提出军衔制,缺乏历史经验。一开始就随意性较大,未能按照规定条例执行,特别是在编制军衔的年限方面,出现了问题。致使军官实质军衔普遍低于编制军衔,军官无法按照规定的年限晋升等情况。随着问题堆积的越来越多,军衔制的执行彻底不了了之。

于是,1965年的会议讨论毛主席亲自拍板,通过了取消军衔制的提案。

军衔制取消后,由于军队的等级制度不完善,没有外在的级别区分标志,问题渐渐显现出来。

02“军衔制引发的问题”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