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一老一小”是情暖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也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国之大本。近年来,金山卫镇不断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将“老有所养,幼有所护”的理想照进现实。下面,小编就带大家通过两张地图浏览金山卫镇“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圈。
地图一
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多年来,金山卫镇根据市、区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全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2+3+48+X”的养老服务模式。
“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分别为金山卫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星火村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两家中心引进了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内设茶馆、阅览室、影视厅、棋牌室、活动室、多媒体室、日间照料中心等。通过打造养老综合体,不断探索社区为老服务新模式,持续优化“家门口”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让为老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3”家养老机构
分别为金山卫镇敬老院、朗诗常青藤及上海金夕老年公寓。不管是公办还是民营机构,不管是日常养老还是康养结合,这里共有可开放床位497个,充分满足机构养老的服务需求。
“48”个睦邻点
目前金山卫镇共有48个睦邻点,其中22个为示范睦邻点,分布在各个村居委会。小小睦邻点,点点聚民心,通过一个个家门口的睦邻点,搭建起生活互助、情感交流和学习娱乐的家庭邻里互助平台。
“X”项为老服务
X代表了无限的可能和无尽的想象,也代表着为老服务的无限空间。
温馨的助餐点 。通过结合老年活动室等公共空间,只要老人有需求,村居就有响应,比如星火村、海帆居委会、东门居委会助餐点焕新亮相,除了堂吃还有送餐上门,打通了助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数智化的老年大学 。坐落在金山卫的还有金山区老年大学康城校区,这是一所集智慧学习资源、场景、方式于一体的新型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环境和内容。
特色的中医养生 。随着村卫生室中医特色的发展,农建村设有中医阁,内有中医特色诊疗设备,开展中医药技术方法,设有2个中医名医工作室,填补了村民卫生室就医的中医空白。
常春藤学苑 作为一处集休闲、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空间,除了顾观光和钱氏人家的文化展览之外,学苑还设有书画苑、品茗苑、阅读苑、亲子苑和展示苑等场所,为钱圩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地图二
儿友好社区地图
2021年以来,金山卫镇以“卫遇见·爱同享”为主题,紧扣儿童友好社区八个关键词“快乐、健康、有爱、成长、安全、学习、参与、权力”,为我镇儿童打造一个环境友好、元素多样、服务完善的15分钟儿童生活圈。
1+2+11”夯实阵地网格基础
目前金山卫镇已初步完成“1+2+11”儿童服务设施布局。即成立1家镇级儿童服务中心,划分2个片区,打造11家村居级儿童之家。以“从一米高度看世界”为出发点,着力打造15分钟儿童生活圈,各阵地根据儿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需求,打造设置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活动专业化、服务常态化的儿童之家。
“南+北”展现不同儿友好特色
结合我镇南片古城新镇和北片美丽乡村的不同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活动。南片区域通过绘画手工、实验、劳动技能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北片区域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感受四季风情,春天的甲虫,夏天的章鱼,秋天的毛豆,冬天的青菜,围绕“田野课堂”主题,感恩大自然的馈赠。通过丰富多彩的儿童友好活动,为儿童的成长,行为能力进行多方培养。
童创“卫”来儿童议事会
建立儿童参与的长效机制,培育儿童议事成员,2021年-2023年,金山卫镇已经成立了两届儿童议事会,为儿童举行会议、培训、开展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提高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儿友好城市的建设,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儿友好社区地图涵盖了阵地网格基础、红色教育、科普点、绿地广场公园及书屋五大类别,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圈出”金山卫儿童服务的“集成阵地”,并不断对儿童友好元素进行提升改造,携手打造15分钟儿童友好生活圈。
接下来,金山卫镇还将整合现有公共空间和活动资源,持续加密服务布局、缩短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辐射,在“一老一小”两大重点群体中进一步夯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来源 | 镇社事办、妇联
编辑 | 黎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