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蛰伏许久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并且提出了着重发展经济的路线。
此时华国锋依旧是中央主席和国务院总理,虽然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一事上有巨大贡献。
但是华国锋的短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对未来的发展路线缺乏战略眼光。
他依旧延续着“两个凡是”的方针,对毛主席的政策不加以甄别的进行延续。
陈云同志是最早提出这一点的人。
早在十一届五中全会前,陈云就提出汪东兴继续搞党内斗争的路线是错的,汪东兴坦然的接受了陈云的批评,并且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辞职。
随后,在1980年11月11日,陈云又提出了围绕华国锋的讨论。
首先,陈云肯定了华国锋做出的贡献:华国锋同志在1976年10月有重大贡献,他对这次行动负主要责任,有大功劳。
但是之后我们的政治生态不够活泼,国峰同志对毛主席的政策不加以甄别的延续,甚至还要继续搞党内斗争,是令人失望的。
总而言之,我和先念同志已经在这次会议点,和国峰同志沟通过,希望他有自知之明,珍惜以往做出的贡献,不要继续错下去,把之前的贡献抵消掉。
总体来看,国峰同志继续担任党主席是不合适的。
陈云本就位高权重,是党内的老资历,对于他这番话,叶帅等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很快,华国锋同志就同意了陈云的建议,并且积极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反对意见。
在1981年6月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
华国锋等同志的辞职,既避免了一场党内斗争的政治风暴,又给年轻的干部腾出了上升空间。
虽然在路线上犯了错误,但毫无疑问,华国锋的心胸同样博大。
在关键时候他能站出来力挽狂澜,发现自己错误后能积极改正,并且退位让贤,这是非常难得的。
陈云同志的政治眼光也相当毒辣,他是中央政治局张最早力排众议,支持邓小平复出的。
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事,顶着反对声音支持邓公的还是陈云。
华老辞职后,继续当选为了中央委员,他依旧活跃在工作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华国锋一生高风亮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席曾夸赞他是“老实人”。
这是对一位共产党员的高度评价,华老也确实当得起这个评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