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周的顿巴斯战斗中,俄罗斯军队损失了大量坦克,这些坦克被乌克兰军队的数十枚反坦克导弹摧毁。在顿涅茨克市附近的武赫莱达镇已然成为俄军坦克的“屠宰场”。在持续三周的战斗中,俄军对乌方防御工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装甲攻击,但每次都被击退。
这场坦克战彰显出俄军战术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武赫莱达镇周围的地形对防守方来说并不特别有利,主要由开阔的平原和零星的树林组成,乌军难以建立有效的防御。然而,乌军灵活运用地雷取得了胜利的关键。他们在武赫莱达镇郊外的田野中布置了数百枚反坦克地雷,留给俄军一条没有地雷的通道,这条通道刚好容许两三辆坦克并排驶过。
出乎乌军意料的是,俄军坦克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式行动,而是沿着这些未铺设地雷的田野小路进入战场。这无异是自投罗网。另外,装备有反坦克导弹的步兵部队分散隐藏在两侧,由于地雷只会在重型装甲车行驶时引爆,因此这些伏击者可以无惧地穿越布满地雷的区域。
见俄军开始进攻,负责防御的乌军指挥官命令炮兵准备射击,同时派遣步兵进入伏击位置。一旦俄军确定了防御性地雷区的范围,他们的装甲部队会挤进狭窄的通道以避开地雷。然而,等待他们的将是反坦克导弹和火炮。每个小组会接到不同的命令,以攻击俄军编队的不同部分,最关键的目标是前后坦克,这会阻碍任何试图突破伏击或后退的车辆。
几秒后,预定杀伤区的大炮开火。鉴于乌军清楚俄军位置,几乎不需修正就可射击。无人机为大炮提供实时修正。使用的大炮主要是美制M777和法国制凯撒榴弹炮。虽然坦克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开直接炮击,但更薄弱的步兵战车会被巨大火力撕碎,而狭窄道路也常令坦克直接中弹。
意识到中了伏击,俄军机组试图后退,许多坦克只能冒险驶出狭窄通道,这无可避免会触发反坦克地雷。几次成功伏击后,乌军指挥官发现,俄军几乎耗尽了经验丰富的坦克乘员和指挥官。这些士兵几乎没有机会有效机动通过乌军的伏击。许多坦克乘员由新兵组成,这表明了战争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