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李梅火攻东京烧死10万日本人,战后反被日本授予勋章

分享至

燃烧吧!东京!

——1945年3月10日东京大空袭

1944年9月,经过自登陆诺曼底以来的数月厮杀,盟军在欧洲大陆已经站稳脚跟,准备杀入德国本土,苏联红军也在东线给予德军以重创,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摧毁了中央集团军群主力。

基于欧洲战局的发展,盟国判断纳粹德国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英美首脑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亚洲太平洋战场。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盟军通过与日军两年多的鏖战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如何让顽固又狂热的日本人认输投降依然是个难题。

以天皇制立国、由军部掌控的日本与意大利迥然不同,后者在盟军刚登陆西西里岛之际,国王就和部分军政领导就逼迫墨索里尼下台,进而与盟军秘密媾和,同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在日本。

1938年1月,昭和天皇与陆海军首脑召开御前会议,他们掌握着日本进行战争的最高权力。

从20世纪初叶开始,日美就将彼此视为潜在对手,美国很早就制定了对日作战计划,即著名的“橙色计划”,其大致意图是在遭受日本攻击后美国海军将跨越太平洋发动反击,凭借强大的海空力量封锁日本本土,使其陷入物资匮乏而被迫屈服。

然而,太平洋战争以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方式爆发,在半年内盟军就丢掉了在东南亚以及西太平洋的全部海空基地,不要说封锁日本本土,就是对其发起直接攻击都是难上加难,除了1942年4月更具象征意义的“杜立特空袭”之外,再没有一枚美国炸弹落在日本本土。

然而,时间到了1944年,随着大洋彼岸的“民主国家兵工厂”将一款全新的重型轰炸机送上天空,一片恐怖的阴云将带着霹雳雷霆和无情火焰从遥远天际飘来,笼罩到日本人的头上……

一、阿诺德的宠儿

1942年9月21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波音机场上,一架翼展达到40米的巨大飞机腾空而起,B-29战略轰炸机由此降生。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轰炸机,其能力足以改变战争局面。在4台2200马力的莱特R-3350发动机的驱动下,B-29可以达到574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几乎与战争初期的战斗机一样快,拥有5200千米的作战航程,意味着可以打击距离基地2000千米外的目标,最多可以装载多达9吨炸弹。

B-29的实用升限达到9700米,超出大部分防空武器的射程,即使它们的炮弹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准头也难以保证,而大多数战斗机在万米高空的性能都会大幅下降,更何况还要面对B-29安装在5座遥控炮塔内并配有计算机辅助瞄准的10挺12.7毫米机枪和1门20毫米机炮,几乎免疫于已知的任何防空手段。作为第一种配备增压座舱的轰炸机,B-29的机组成员可以摆脱厚重的飞行服和氧气面罩,轻松地在9000米高度巡航,并利用精密的轰炸瞄准具和先进的机载地面扫描雷达不分昼夜地将成吨的炸弹丢在任何他们想摧毁的目标之上。所有这些卓越的技术能力为B-29赢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绰号“超级空中堡垒”。

B-29“超级空中堡垒”战略轰炸机是二战时期最大最重的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达60吨。

B-29轰炸机的研发始于二战爆发前的1938年,并且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的全力支持。阿诺德对B-29寄予厚望,希望这型人类前所未有的战略轰炸机能加速结束战争,当B-29于1943年进入量产阶段后,阿诺德成立了第20轰炸机司令部,自己亲自兼任司令,专门指挥B-29。阿诺德要求除他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调动B-29,以防止B-29被拉去执行战术轰炸,浪费宝贵的出勤率。阿诺德只希望B-29做一件事,那就是对敌国领土发动无休止的战略轰炸,直到敌人屈服。

阿诺德之所以对B-29有如此高的期望,除了军人对胜利的渴望外,更重要的原因是B-29项目已经花费了30亿美元,甚至比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还要多10亿美元。如果这些昂贵的轰炸机没有发挥出预想的威力,那么来自军政高层和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足以让他的职业生涯就此结束。另外,阿诺德还有一点私心,如果陆军航空队能够利用B-29证明空中力量具备决定战争胜负的能力,那么未来就可能脱离陆军成为独立的空军,而阿诺德必将以首任美国空军司令的身份名留青史。

■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阿诺德上将,他是B-29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1943年4月,美国陆航第一支装备B-29的作战部队第58轰炸机联队在堪萨斯州的斯莫基山基地成立,由肯尼思·乌尔夫上校任联队长,其最初的任务就是熟悉这款新轰炸机的性能和培训机组成员。初创的第58联队可谓举步维艰,早期的B-29性能相当不稳定,发动机常常过热而空中起火,以至于不少飞行员拒绝驾驶这种飞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熟练驾驭。然而,阿诺德已经急不可耐地要将B-29投入战斗,向全世界证明自己支持的轰炸机的威力。不过,阿诺德面前还摆着一个难题,在1943年中期,在亚太战场上盟军控制范围内,所有机场与日本本土的距离都超出了B-29的作战半径,而唯一有可能作为出击基地的地点只有中国,罗斯福总统也希望能派遣一支轰炸机部队进驻中国。

二、从成都飞向日本

1943年8月的魁北克会议上,阿诺德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将第58联队部署在中缅印战区,从中国四川成都的前进机场起飞轰炸日本,他夸下海口,如果有足够的B-29,只需六个月就可以让日本降伏。但是,现实情况远比阿诺德想象的复杂。1943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没有能力为B-29提供必要的补给和维修,海岸线和西南的陆上通道仍被日军封锁,只能通过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获得西方援助。鉴于这种情况,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建议将B-29部署在印度,在中国成都周边修建适合B-29起降的跑道作为中转,再储备部分油料即可。1943年11月,英国同意美军使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基地,中国政府也组织数十万民工在成都周边修建机场,在极度缺乏工程机械的情况下,中国民工用最原始的手工作业为当时最现代化的轰炸机修筑跑道,成为二战中最具深刻含义的反差场景之一。

■一架B-29在中国成都附近的机场停留,几名中国劳工好奇地看着这架硕大的飞机。

1944年4月,美国陆航成立了第20航空队,全权负责B-29的作战行动,而由成都中转轰炸日本的计划也被赋予“马特霍恩”的代号,这个名称源自以险峻著称的马特洪峰,是阿尔卑斯山中最后一座被攀登者征服的山峰,以此为名即象征着任务的艰巨,也代表着参与行动的战士将以勇攀险峰的信念征服日本!1944年4、5月间,第58联队从堪萨斯州的基地出发,辗转半个地球,一路艰辛来到印度,迎接他们的是炎热的天气,不存在的营房,随处可见的毒蛇,不要说训练与作战,就是正常生活都很困难。印度的高温让B-29本就容易过热的发动机故障频频,顶着烈日维护飞机更是难以忍受的工作。

6月5日,乌尔夫指挥第58联队的B-29执行了首次轰炸任务,目标是泰国曼谷的铁路枢纽,效果不佳但好歹完成了B-29的处子秀。6月15日,第58联队的75架B-29从印度起飞,在成都降落加油补给后飞往2500千米外日本九州,轰炸了八幡制铁所,但仅造成了很有限的破坏,反而损失了7架B-29,但依然得到美国媒体的竞相报道,毕竟这是“杜立特空袭”以来美军首次空袭日本本土,也象征着对日战略轰炸行动的揭幕。

■1944年6月15日,准备空袭北州八幡制铁所的B-29在成都机场做出击准备。

对乌尔夫来说,“马特霍恩”行动最大的难题还是后勤,一架B-29在携带3.6吨炸弹飞往日本并返回,需要消耗15吨100辛烷值的航空汽油,第一次轰炸日本本土就耗光了成都基地的全部燃油储备。此外,除了水和食物,弹药、配件、油料,哪怕一颗螺丝钉都要从美国本土万里迢迢地运到中国,结果是第58联队的B-29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客串运输机来运送各种补给,每执行一次战斗任务就要相应执行九次运输任务来支持,这就必然导致两次空袭之间相隔很久,出击规模也大受限制。因此,当阿诺德催促乌尔夫再次行动时,后者表示无能为力。阿诺德随即解除了乌尔夫的职务,让他负责训练。平心而论,乌尔夫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几乎从零开始让“超级空中堡垒”逐步形成了战斗力,但是阿诺德需要B-29保持最高的存在感,以证明自己的坚持是对的。

阿诺德亲自点将寇蒂斯·李梅少将接替乌尔夫指挥“马特霍恩”行动。李梅是美国陆航中知名的资深轰炸机指挥官,从1942年到1944年在第8航空队历任大队长、联队长、航空师师长,在对德轰炸行动中表现突出,在编组和战术上颇有创新,深得阿诺德青睐。在李梅到任前,由桑德斯准将代行职责。为了不重蹈乌尔夫的覆辙,桑德斯只好硬着头皮制定作战计划。以当时的运力,平均花费三周才能攒够一次轰炸所需的燃油和补给。桑德斯分别在7月7日、7月29日、8月10日三次轰炸了日本本土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工业设施。

■1944年8月调任第20航空队指挥官的李梅少将与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交谈。

8月20日,李梅抵达了印度,就任第20轰炸机司令部前线指挥官。李梅到任后发现,这支部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乌尔夫与桑德斯没有战略轰炸的概念,一次轰炸规划多个分散的目标,没有反复轰炸一个目标直至其彻底被摧毁的决心;出动的飞机数量没有一次超过百架,没能靠数量弥补轰炸精度的不足;大机群协同能力也很差,在飞行过程中总是有迷航或掉队的情况。当然,还有不可忽视的后勤因素,轰炸机部队80%的精力用在运输给养上,严重影响了出勤率。

作为战场上成长起来的将军,李梅行事雷厉风行。他首先提高了B-29的保养水平,并带领飞行员训练大编队飞行,使轰炸效果得到提升,但与阿诺德的期望仍有距离。让李梅始料不及的是,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从北到南打通了所谓“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广西桂林、柳州的航空基地也落入日军之手,使得四川面临直接威胁,美军利用成都中转轰炸日本的危险系数骤然提高,加之后勤压力,变得难以维系。

三、转战马里亚纳

此时,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发展为阿诺德提供了解决困境的另一个答案。1944年6月,美国海军发动马里亚纳战役,突破了日本所谓的“绝对国防圈”,相继夺取了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这些岛屿都具备修建大型航空基地的条件,而B-29由此出发其航程足以覆盖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国的大部分地区,而日本的主要工业地带恰好分布在从东京到长崎的海岸线上,完全处在B-29的打击范围内,而从成都起飞只能抵达九州,因此马里亚纳群岛是一个更为优越的B-29出击基地,而且与美国本土之间的后勤运输线也更短。

当美军还在清剿岛上的残余日军时,号称“海蜂”的美国海军工程部队就开始忙碌起来,在三座岛屿上同时开工兴建5座大型机场,其中塞班岛1座,提尼安岛和关岛各2座,每座机场都拥有2条以上的2500米跑道和众多的滑行道,提尼安岛机场的规模最大, 是当时太平洋上最大的航空基地。1944年10月,塞班岛上的第一条跑道投入使用,到1945年2月,所有5座机场都已建成,并且随着战事进行持续扩建。这些工程是在日军从硫黄岛发起的频频袭扰下进行的,因为已经获知B-29存在的日本人很清楚这些机场一旦建成意味着什么,但在美军强大的海空掩护下,日军的行动有如隔靴搔痒。

■1945年提尼安岛美军机场的航拍照片,可见规模之大。

在马里亚纳基地兴建的同时,美国陆航又成立了第二个B-29指挥机构,即第21轰炸机司令部,其下属第21航空队,由陆航参谋长霍华德·汉塞尔准将任司令,负责指挥马里亚纳方向的对日轰炸行动。随着更多的B-29走下波音公司的生产线,更多的联队组建完成,第21航空队很快变得兵强马壮。10月12日,汉塞尔亲自驾驶B-29降落在塞班岛上,并且随即组织了第21航空队的首次空袭行动,轰炸了硫黄岛等日军盘踞的岛屿,一来让机组成员们练手,二来压制日军的袭扰行动。与此同时,第20航空队也将家底逐渐由印度搬往马里亚纳,与第21航空队兵合一处,准备对日本实施最强有力的战略轰炸行动。

在美军大兴土木,调兵遣将之际,更大规模的对日轰炸作战也在筹划准备之中。11月1日,一架B-29改装而来的F-13侦察机飞临日本东京上空,拍下了7000多张照片用于情报分析和制定空袭计划。汉塞尔将轰炸重点放在日本的航空工业,尤其是川崎、立川、中岛、三菱等飞机和发动机制造企业,它们分布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根据目标的生产能力,参谋们确定了空袭目标的优先顺序。汉塞尔信心满满,认为B-29大显身手的机会到了。对东京的首次轰炸最初定在11月16日,但天公不作美,台风让行动推迟到24日。当天6时15分,一架绰号“无畏贝蒂”的B-29启动发动机从关岛滑跑起飞,紧随其后的是110架B-29,目标直指2400千米以外的东京,行动代号“圣安东尼奥1号”。

■1945年11月,第21航空队指挥官霍华德·汉塞尔准将在地图上指出目标:东京。

漫长的海上飞行对飞行员和飞机都是个严峻的考验,一路上因故障返航、迷航的B-29有17架,而到达东京上空后的机群因为云层遮挡,仅有24架飞机对主要目标武藏野飞机工厂投下炸弹,大多数炸弹都未能命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