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华国锋同志主动退出党、政、军领导层,正式将国家大权移交给邓公。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此次并没有辞去所有职位,还保留着一项很关键的职务,直到2002年,他才算正式告别政坛,退居幕后。
华国锋的人生分为5个阶段,其一是革命岁月。在抗战、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在山西从事党建工作,开辟、巩固了多块革命根据地,并不遗余力的配合人民武装与敌人作战,最终成功促成了晋地解放。1949年中旬,他奉命跟随解放军转进华南,随后被安排到湖南某县任一把手。
其二是建设岁月。建国初期的湖南可谓一穷二白,长久的战乱严重破坏了湘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农业产值大幅缩水,工业发展更是低迷,许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更加糟糕的是,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肝吸虫病、疟疾等在湖南流行不止,每年至少害死千余人。
华国锋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一方面鼓励百姓开荒种田增加粮食产量,以应对饥荒,一方面联合卫生部的专家组推广简易的防病防疫方法,尽力遏制流行病传播。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全县人民兴建水利工程,调洪蓄水,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还能防灾减灾,可谓一举两得。不久之后,他升任地委书记,职级相当于现在的市委书记,60年代再度获得升迁,担任湖南省委书记,
其三是动荡岁月。动荡时期,他一边遏制“左”的思想蔓延,缓和民间矛盾,制止团体武斗和摩擦,一边想方设法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工农业产值,抑制物价上涨。同时舍身庇护受到诬陷的老同志,稳固革命队伍的根基不动摇。
其四是高干岁月。毛主席对华国锋的工作很是满意,多次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点名表扬他,1971年,主席将他调到国务院协助周总理工作,他出色的完成了总理交代的诸多任务,稳住了经济,保住了农业基本盘,稳定了粮食供应。
1975年,经由毛主席钦点,他升任国务院二把手,周总理离世后,他转正为总理,同时升任党、军的2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毛主席。由此可以看出,主席是将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希望他能挑起大梁,带领人民政权开启新的征程。
毛主席离世后,王洪文等人开始胡作非为,将黑手伸向了国家最高权力。华国锋见状,立即联合叶帅调动中央警卫团以及卫戍区的部队出重拳打击以王为首的阴谋集团,迅速根除了动荡之源,以最快的速度将乱局稳定下来。1976年下旬,经由叶帅推荐、政治局通过,他暂时担任国家1号领导人。但华国锋同志不是贪恋权力的人,他深知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带领中国走入低谷,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因而在1977年力排众议,请邓公出山工作,协助自己。
自1978年起,他与邓公携手开始推行拨乱反正工作,为包括彭老总在内的诸多国家高干平反,同时尝试进行小范围的改革,探索另一条发展之路。1980年,“两案”进入到最终处理阶段,华国锋对此高度关注,他曾数次致函最高检询问工作进度,并一再叮嘱要公正司法,借由此案重新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性,为将来构建法治社会打好基础。1981年,“两案”审理完毕,黄永胜、王洪文等数十人均受到了制裁,这也预示着动荡正式成为过去式。
其五是退休岁月。1981年中旬,华国锋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宣布将国家权力移交给邓公,自己则离开中央,前往一处郊野定居。值得一提的是,华还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职务,每年的中央党代会他还是会参加,并就一些热点问题发表意见。直至2002年他方才辞去所有职务,正式与政坛“绝缘”,2008年,这位功勋卓著的共产主义战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于北京离世。
华国锋是一位“力挽狂澜”式的人物,在国家处于危险边缘的时候,他临危受命,主持大局,最终排除一切干扰,带领人民政权走了最正确的一条路,成功摆脱了囹圄险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贪恋权力,懂得急流勇退,他在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担当大任的时候,果断让贤于邓公,这种奉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