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文为真实事件
旨在揭极凶罪恶,养浩然正气
本文为付费内容,VIP用户免费阅读,非VIP用户前1/3免费阅读。
他是中国最嚣张的毒贩。
凭一己之力,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
连当地警方,都不敢动他分毫。
电影《破冰行动》,就改编自他的事迹。
而现实中的他,比电影里的,更加张狂!
1不敢动的村支书
2013年12月12日,惠州警方抓到了一个特殊的毒贩。
他的名字叫蔡良火,是陆丰市博社村的村民。
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对毒品的态度,是绝对的0容忍。
蔡良火的情况,枪毙,基本上是没跑了。
可警方没想到的是,这种情况,竟然还有人试图把他捞出来!
半个月后,一个男人带着几十个马仔,提着几十万现金,直接找到警察家里。
“这点钱,就当交个朋友。”
“你把我堂弟蔡良火放了,事后还有重谢。”
警察一看,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公然贿赂警察,你就不怕我把你抓起来吗?
那个男人微微一笑,丝毫不慌。
“你可以打电话问问上级,我博社村村支书蔡东家,能不能抓。”
身兼数职的蔡东家
警察将信将疑,打了个电话。
打完电话,他面露难色地表示,明天一早,就把蔡良火给放了。
一个村支书,竟然能让市公安局言听计从!
没办法,这个男人就是如此嚣张。
因为博社村,在这一带,真的只手遮天!
2暴利的“石膏粉”
其实,蔡东家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牛逼的。
90年代的时候,他只是博社村的治保会主任。
1996年,他帮两个小混混租了个场地,用来制作石膏粉。
蔡东家本想赚点中介费,没想到,一个月后,小混混给了他20万好处费!
什么石膏粉,这么赚钱?
他一打听,发现小混混所谓的“石膏粉”,其实就是冰毒。
一个月时间,小混混做了500斤冰毒,起码能卖一个亿。
这次交易,给蔡东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钱还能这么赚!
他立刻拉来了几个村民,找了间老房子,开始自己制作冰毒。
一个月几百斤,一斤20多万。
蔡东家,很快享受到一夜暴富的快乐。
2年多的时间里,他挣了以前几辈子也挣不来的钱!
看着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钞票,哗哗地流进自己口袋。
蔡东家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拉着全村人一起干的话,岂不是能赚得更多!?
可惜,他的想法还没有实施,一个晴天霹雳,打乱了他的全部计划。
3夭折的大佬之路
1999年,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
蔡东家所在的陆丰市,直接被禁毒委戴上了一顶“毒帽子”。
大家都知道,针对毒品的刑罚,是相当严格的。
不管制毒还是贩毒,超过50克,就奖励枪子一颗。
按照这个算法,蔡东家够枪毙几百回了。
没办法,他只好丢下一切,提桶跑路。
他在深圳找了个藏身的地方,做起了回收废品的生意。
但蔡东家的心,还是属于冰毒的。
2006年,感觉风头已经过去,蔡东家终于又回到了博社村。
这次跑路的经历,让他领悟了一个道理。
没有人保护,是做不了这门生意的。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不急着制毒,先把地位提升起来再说!
说到地位,就得先说一下博社村的社会结构。
博社村
相传,博社村是南宋时期建立起来的,祖先叫蔡登瀛,有四个儿子。
后来,老三离开了村子,剩下三个儿子,则各自留下了一大帮后代。
分别称作大房、二房和四房。
博社村人口有1.4万,其中1万都是大房的人。
而蔡东家,就是大房中的杰出青年。
因为有了上次大赚一笔的影响力,他在大房说话,那是相当好使。
在众人的支持下,他顺利成为了村支书。
第二年,又当上了村委会主任。
顺便,利用大房的影响力,拿下了族长的位置。
村支书、主任、族长,村里最有影响力的三个职位,被他一个人承包了。
毫不夸张地说,在博社村里,他就是皇帝!
蔡东家“登基”之后的第一步,就是带着全村人致富!
当然,走得还是之前那条歪路。
成了村皇帝之后,他鼓动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一起投入到制毒行业中去。
村民们的收入至少翻了十倍,甚至一百倍!
原本,有些人还怕掉脑袋。
看着周围的村民都暴富,他们也坐不住了。
很快,20%以上的村民,都参与到制毒过程之中。
博社村,已经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毒村”。
而这,对于蔡东家来说,仅仅是个开始。
接下来的一套操作,更是让人惊呼:你他娘的,还真是个“人才”!
4改良配方,科学制毒
博社村的毒品事业,渐渐走上正轨,蔡东家却有了新的烦恼。
因为村里的制毒方法,实在太简陋了。
他们会采购一种名叫麻黄草的中药,用土法提取里面的麻黄碱,然后加工成冰毒。
麻黄草
生产1吨麻黄碱,会制造出20吨废水!
这套手法,还是跟当初那两个小混混学的。
当初规模小,还没觉得怎么样。
推广到全村之后才发现,这种方法,污染又大,效率又低。
效率低,可是会耽误挣钱的!
为了这事,蔡东家叫来几个喜欢钻研的年轻人,一起想想办法。
几个月之后,这事还真成了。
他们改良了麻黄碱的提取方法。
现在,制作1吨麻黄碱,只会产生7吨废水。
不过,蔡东家还是嫌慢。
按照土方法,提纯之后,就要等着冰毒自然结晶。
蔡东家灵机一动,拿出了一个神器——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