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8年上海一检察长被连降十级,毛主席大怒:胡闹!我要彻查此案

0
分享至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正是全国镇反运动办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一年年底,临近春节,毛主席仍在办公室劳心劳力的处理公务。

有一次,一名警卫员慌忙敲门而入,向他递上一份紧急文件。

毛主席打开了文件,还未看完就变了脸色,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王范”。

他原是上海市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现被下放至上海市郊,连降10级。

“简直胡闹!”毛主席读完放下文件,大声呵斥道。

不到半日,周总理便闻讯赶来了解事由。

毛主席神情严肃,敲了敲桌子道:“我认得他,‘包打听’嘛,以前护送我们几个进北京。我还表扬过他‘锄奸模范’哩。

别人说他背叛人民,我不信,这案子我亲自来查。”

见主席心意已决,周总理立刻将王范的资料通通交到了毛主席手中。

这个王范是谁,曾经他又做出了哪些贡献,让毛主席能够惦念许久,甚至亲自为其平反?

这一切得从王范加入党组织那时说起。

农民党员

王范是江苏如皋东乡里出的第一个贫苦农民党员,也是国内的早期党员。

他是1905年生人,家里人都是佃农,很穷,没有自己的土地。

好在王范是个能吃苦的,平时没事就下海滩去摸鱼捞虾,为家人分忧。

一直等到10岁,家里东拼西凑供他上了私塾,希望他能学点东西以后帮衬家里。

但他才上了3年学,就被父亲给叫停休学,回家种田。

王范好读书,知道这个世道不多念点书,就没办法做更多事,所以他说什么也不愿辍学。

乡里人就是直截了当,孩子不听话打就完事。见王范不听话,他父亲跟他吵起来,父子俩大打出手。

王范气急了,决定跳河自杀来抗争父亲。好在邻居家及时发现他,将其救下。

后来,私塾老师听闻此事,被王范的精神感动了,于是私下找王范父亲表示可以免收学金。

因此,王范又得到了一两年学习的时间。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王范就长成了青年小伙。

这时他跟着一位姓沙的师傅学过武艺,练就了一身好拳脚,这为他后来的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而学武之人最讲究的就是那一身正气,王范深刻领悟到了师傅的用意,养成了嫉恶如仇的个性。

曾经他就因为同乡观影时有些地主少爷、少奶奶欺负穷人孩子,直接撸起袖子挡在那群顽劣少爷面前。

明明王范都没动过少爷一根手指,周围的家仆却骂他故意打小少爷。

他也不恼,只是反问道:“你们的眼睛是瞎了,还是没了?没看见这家伙打人?穷人就可以随便欺负打骂吗?”

那群狗腿知道周围有许多人能做证,自知理亏,便夹着尾巴带着他们的小少爷黯然离场。

而在电影棚发生的这一个小插曲,被当时在当地任教的党员王盈朝看在眼里,他记住了这个小孩。

而这个王盈朝,则是王范最初的革命引路人,影响了他后面一生。

没多久,王盈朝便主动接触王范,想要了解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1. 王范跟着父亲,一起进漫灶小学挑垃圾,王盈朝见状,便走上去跟他们拉家常。

时间长了,两人因为很投机,逐渐成了好朋友。

他们一致认为,要想让穷人们不再受欺负,首先自己就得拥有生产的能力和工具。

于是两人合计开了一所平民夜校,很快王范便找来30多个与自己年龄相近的青年农民,一起学习技术。

王盈朝则负责教授文化知识,还给这些学生传达自己的革命思想。

1926年11月,经由王盈朝介绍,王范华明伟张云飞,秘密加入了共产党,他成了当地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党员。

然而仅隔两年,由于“如泰五一农民暴动”失败了,他的思想导师王盈朝与战友苏德馨被杀害。

而情报的泄露以及叛徒,曹埠中心区负责保护农民权益的协会负责人陈希轩被捕。

白色恐怖迅速笼罩住王范的家乡,但他没有放弃战斗,仍坚守阵地,接手他们的工作继续发展对象。

经过两年的蛰伏,他一直按照县委的要求,暗中发展,逐渐成立了红色武装斗争小组,并配合工农红军展开游击斗争。

随后,他还团结了80多名当地党员召开大会,会后,大家一致推选王范为党支部书记。

1930年7月,王范带领党员配合红十四军工大江家园,发动武装暴动。

他们顺利除掉了当地恶霸吴省吾,歼灭保卫团一个班的人,并缴获枪弹及粮食若干。

此次由王范带领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一时间广大农民群众情绪高涨,许多大地主也在这次斗争中落荒而逃。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30年8月,组织内的陈宗恒本想找王范商讨后续工作,然而途中休息时,被亲戚灌醉陷害,他泄露情报后,被捕身亡。

国军得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王范等人的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那时距离上次斗争胜利不到一个月,面对直转直下的局势,王范为了众人的安危,最后召开了一次会议。

希望他们能够逃往别处,继续展开活动,勿忘初心。

而他自己则选择坚守到最后一刻,直到在一次搜捕中,他突破了国军包围圈,将枪击掩埋,潜入水中脱险,从南通一直走到了上海。

王范早期活动十分艰辛,而他到达上海之后才真正大放光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有了“包打听”的称号。

“包打听”的情报信

王范去了上海以后仍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希望他们都平安无事,但他又十分想重回家乡,重新开展活动。

几番周折,他联系到了家乡地下党负责人叶胥朝,然而叶告诉他,现在他还不能回去,白色恐怖依旧笼罩在王范的老家。

他的名字仍在国民党通缉令上,每天都有地主和保卫团的人端着枪搜查他。

叶胥朝回信嘱咐王范继续在上海潜伏,找到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他们会接应王范的。

听到这个消息,王范心中是五味杂陈,现在无法回到家乡,那怎么办呢?

在上海这个偌大的城市里,要想伪装自己,不被国民党人发现,还要继续开展工作。

思来想去,王范想到了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去当租界巡捕。

这个职业能够进入到租界,肯定有许多敌人会来这里,而且他的身份不起眼,行动自如。

1930年年底,凭着一身功夫和强健的身体,王范顺利当上了巡捕,随后经过6个月的训练,他被分派到英国租界的四马路巡逻。

借助工作之便,王范很快就打听到了中央地下组织。但由于暗示局势十分混乱,各方斗争惨烈,有不少成员被暗杀或拘捕。

因此组织也不敢就这么接纳他,对于王范的态度还在观望中。

但王范并没有就此灰心,他决定用行动证明自己。

于是此后的时间里,他处处留心,利用自己的身份,多方观察和打听敌方动向。

如有紧急的动向,王范会写情报信悄悄送到隐藏在上海英租界的党组织。

王范的坚持不懈为党组织赢得了转移的机会,1931年,那一年上海地下党组织中暗流涌动。

有不少核心成员被叛徒出卖而牺牲,但组织始终没有找到那个叛徒是谁。

他们那时还不知道,这个叛徒名叫顾顺章。

与此同时,他们最近还经常收到一些匿名的“情报信”。

那时大家工作都十分小心谨慎,信中大多写的是敌方近日动向,接着是那位“热心人士”对他们企图的分析推测。

组织对此也是将信将疑,但为了能够保护组织,他们半信半疑地转移阵地,留下一部分人观察。

每次侦查员回来后报告,情况确实如情报信中所说的一致,而且每一次都及时挽救了组织成员。

组织不由得开始注意这位报信人的来头,并派人调查。

很快,这名报信人的身份便浮出了水面。这个人就是此前想与组织接应的华捕王范。

于是乎,在1931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组织负责特科情报的工作人员在四马路的秘密机关里接待了王范。

终于获得组织认可的王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平静好一会儿才把这段时间以来的遭遇一一向组织里的大家道来。

王范回归组织后,虽然还没有恢复组织关系,但大家也拿他当组里的一员。

很快,一个紧急任务便落到了大家的头上。

铁骨铮铮

1931年6月,特科了解到被捕的成员中,有一名姓白的人因为受不住敌人的酷刑,选择叛变。

曾经,他带着多名特务上街指认和跟踪地下党员,此前许多成员牺牲有一部分就是他的“功劳”。

特科方面决定要除掉这个叛徒,为牺牲的同伴报仇

红队负责人调查后,发现这个白某生性好色,在得到敌人给予的赏金后,便会去四马路一带找伎子寻欢作乐。

王范听后,主动站出利用自己的身份监视其行动,随时报告其动向。

行动开始后,很快他就抓到了白某的小辫子。

这天晚上,轮到王范巡逻,他刚好发现白某从美琪大戏院的一条小巷蹿出来。

这个贼人观察四周,确认无误后才叫了辆黄包车,穿小街去了浙江路。

王范心下一喜,只是白某离开了他的巡逻范围,他擅自离开恐会暴露身份。

他灵机一动,找到熟识的小伙子,给了他一块大洋,请他跟踪黄包车。

不一会儿这小伙子像泥鳅一样窜回来告诉他,白某进了“春江楼”。

很快,他就打电话用暗语报告给了红队的联络员。

几名便衣队员火速赶往现场,直接破门而入,掏出腰间的斧头,拉起赤条条的叛徒连劈几下,白某当场毙命。

  1. 上海好几家报刊刊登了这件春江楼凶杀案,将其渲染得惊悚可怖。

而真正知道内情的叛徒特务们惶恐不已,王范通过这次行动后,得到了组织的肯定。

“包打听”的外号在组织间流传开来,大家相当信任这位租界巡捕。

随后的行动中,王范更是发挥了自己出色的能力,多次组织大型运动抗击国民党反动分子和日军特务。

1937年10月,王范考入中共中央党校,更名为王凡,并任党总支委员。

顺利毕业后,他被调到陕甘宁边区警卫局作治安科长,曾数次侦破国民党中央军渗透到边境地区的特务的真实身份。

基于以上的功劳,毛主席曾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其进行过嘉奖,王范亦因此而获得了“锄奸模范”的称号。

从那时起,他一直在为党做着保卫工作,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改回“王范”这个名字,并赴任热河省公安局副厅长一职。

1942年,北平和平解放。但敌人的情况仍然很复杂。

在接到为中央领导入住北平作筹备工作的重任后,王范便不分昼夜地对敌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且,他还对中共中央的机构和领导人,进行了妥善安置和部署。

1942年3月25日,毛主席等领导人进北平,王范作为先锋,在军队的最前面。

他为领导人们的车辆开道,一路上有条不紊,成功完成了护送的使命。

1954年,王范出任上海市检察院的首届检察长,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莫大的信任与殊荣。

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尽心竭力地为建设这座城市而奋斗。

1958年底,由于坚持真理,敢于直言不讳,他被下放到至上海郊区的“七一”公社,担任了党委副书记、工业部部长两职。

这就意味着他一下子连降了10个级别,这对于做出诸多卓越贡献的王范而言是不公平的。

况且,他到现在也在为国家效力,毛主席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如此生气。

后来,关于王范的文件全部都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主席为这位北平护卫亲自平反。

没过多久,王范又被任命为闵行地区的区长,恢复了之前的职称。

在这段时间里,郭沫若曾拜访过他,被其大度和正直所打动。

饭前他特地亲自写下一首诗送给了王范,称其有铁骨,是人民的好公仆。

然而上天并未对他仁慈,1967年11月,王范等一批老革命被无辜迫害,而他自己也被拉到南京体育学院审问。

寒冬腊月里,63岁的老人就这样在寒风中接受拷打,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承认莫须有的罪行。

王范气愤难耐,当夜写下三封遗书,第二天清早,他便饮弹而尽,结束了自己这热血的一生。

毛主席听闻这个消息,心中悲痛不已,然而时局混乱,一直到1978年4月17日,王范才得到平反,举行了追悼大会。

会上,人们无不称赞他的铮铮铁骨,无私奉献、为国鞠躬尽瘁的精神。

王范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一生,这样一名英勇的红色战士,他不用自证便是清白的。

他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都会刻在新中国的历史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一见历史
一见历史
一见历史便倾心
514文章数 26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