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
丁酉初啼,
天随大任,云生风起。
国之重器,泱泱大行,连舸进出,初露光芒。
进出口、走中行,多年历练,渐成气候。
长城里,美美与共,以艺汇友,家抵万户侯。
回首复兴门,
珠钿翠盖,玉辔红缨。长袖舞,红绿赢。
金融发力,跨越山海,雄图初勾画。
五年深耕大中行,构筑一体两翼、声名日隆。
但凭栏,晴天艳日,终难敌,反腐铁锤!
26岁,刚刚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的研究生刘连舸,走马上任中国人民银行,出任副处级秘书。
或许,26岁的刘连舸,没有想到,62岁的刘连舸,会成为当年的金融第一虎,接受党纪国法的审查。
今年3月18日,已经62岁的刘连舸,提交了他的辞呈,离开了他深耕5年的国有大行——中国银行。
刘连舸,早年就读吉林财贸学院(现吉林财经大学)财政金融系,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加入中国银行前,刘连舸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近20年,在进出口银行工作近11年。
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期间,历任办公厅副处级秘书,外事局国际货币基金处助理调研员,国际金融组织司亚洲开发银行副处长、处长,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菲律宾马尼拉)副执行董事,央行驻欧洲代表处(英国伦敦)首席代表,央行国际司副司长,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长(正厅局级),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局长,央行反洗钱局(保卫局)局长。
2007年,刘连舸调任进出口银行担任副行长,2015年升任为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此外,刘连舸还陆续兼任非洲进出口银行执行董事,中国-意大利曼达林基金监事会主席、(亚洲)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董事长。
2018年,57岁的刘连舸开始担任中国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同年10月,兼任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总裁;同年12月起兼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19年7月,刘连舸升任为该行董事长,同时兼任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的海外历练与央行工作经历,让刘连舸成为了得心应手的银行掌舵人。
担任中国银行一把手董事长以来,刘连舸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期。在当年的新春致辞中,他满怀豪情地表示,
新年的阳光照亮梦想,中国银行要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
与2022年落马的原中国人寿董事长王滨一样,刘连舸也非常注意提炼“战略”,尽管没有喊出王滨当年“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那么标新立异的口号,但刘连舸的“标签”一个也不能少,如构建“一体两翼”,发展“八大金融”,等等。
王滨不同的是,同样毕业于财经院校的刘连舸,更加注重金融理论功底的修炼,在任行长、董事长期间,刘连舸还能在繁重的管理工作之余,潜心于学术理论研究,他先后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等近百篇,主编和参与主编《中国外汇业务全书》、《中国金融机构》、《宏观金融调控论》、《美国商业银行》等多部著作,经常亮相诸多学术会议。
如果只看数据,不能不叹服刘行长、刘董事长工作之勤、成绩之显。
担任中行董事长之后,刘连舸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中行新发展格局构想,和王滨奋力建设全球一流保险集团的号召一样,刘连舸提出要激发活力、重点突破,奋力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
2020年,刘连舸在总结他的成绩时,表示,截至2020年9月末,中行资产、负债总额分别为24.7万亿元和22.6万亿元,分别较2015年末增长46.91%和46.19%。
成为中行主要领导之后,刘连舸首先重点推进与央企的业务合作,先后与中国商飞、国家管网等十多家大型企业签订总战合作,建立了大项目领域的共同开拓和追踪督导机制,形成资源分享、统一开拓的良好局面。
从业务和利润层面来看,中国银行发展态势良好。
银企合作,对刘连舸来说,只是一道家常菜。
很快,他就将目光瞄向了更大的“肥肉”,推动与地方政府和整体性战略合作,才能够创造更高的业绩,累积更多政治资本。
和王滨一样,刘连舸也搭上了同出于银行系的蒋超良的班车。
除了湖北,刘连舸的足迹还遍布了大江南北,从海南到黑龙江,从厦门到苏州,到处都留下了他拓展业务的足迹。
在厦门,刘连舸表示,要持续加大在厦资源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对台金融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厦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率先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样板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在苏州,刘连舸表示,近年来,中银金科、中银投等9家综合经营公司相继入驻,密集布局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项目,成功落地多项“首发”“首创”业务。中国银行将以本次签约为契机,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和民生领域发展,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促进苏州高质量发展。
在海南,刘连舸表示,海南自贸港发展势头良好,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持续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希望双方未来在自贸港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园区建设、企业招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
金融和实体经济结合,让金融家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不一样的角色。
“政治搭台,经济唱戏”。从山海关到海南岛。
刘连舸“南征北战”,跑遍了很多省份,与省委书记、省长、重要城市的书记市长们,紧密晤谈,积累了资源,取得了成效,为自己赢得了声誉和资本。
作为高阶金融家,刘连舸明白,业绩是基础,让别人看到他的业绩,才是重点。所以作为金融家的他,不仅频繁参加各种金融论坛,探讨金融发展趋势,树立自己金融权威的形象。更难得的是,他同样也喜欢参加文艺圈的盛会,与广大艺术家、音乐家、体育名人打成一片。
即便是在文艺圈的聚会上,才子刘连舸也能够出口成章、口吐莲花、风度翩翩。比如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某开幕式上,刘连舸出口成章,他说,和合共生,众行致远。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中国银行希望进一步与故宫、国博携手,发挥全球化、综合化优势,以金融力量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交流互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毋庸置疑,秘书出身的刘连舸具一般金融家所不具备的文采。他也非常喜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接受记者采访。
就是这样一个文化才子、金融翘楚型的人物,终究还是逃不开历史对他的审判。
究竟在中行的这5年,他做了什么?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这11年,他又做了什么?
些许细节,相信不久后,自会水落石出。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金融家,他的崛起与倒下,将会带给更多的人思索与考虑。( 同道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