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铁锈的危害有多大?为何被生锈物品刺伤,一定要打破伤风?

0
分享至

铁锈有多可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它的身影,是很常见的东西,但就这毫不起眼的铁锈却危害巨大。

铁锈是铁氧化物的统称,是因为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出现的。人们喜欢把生锈的刀具称之为“破伤风之刃” ,为什么会这么称呼?在人们的印象中,铁锈等同于破伤风,在小时候,家长就教育我们要远离生锈的铁制品,而如果被生锈的铁制品伤到,就会带到医院打破伤风疫苗,人们对破伤风就像是狂犬病一样的看重。

但铁锈真的等同于破伤风吗?为何一些人被生锈物品所伤却没有感染破伤风?破伤风的发生,是破伤风梭菌由伤口入侵人体造成的,而破伤风梭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会通过粪便进入土壤中,而它的生命力顽强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甚至在沸水中都能生存四十分钟。所以说各种各样的伤口其实都有可能感染破伤风,并不只是铁锈造成的伤口。

而人们之所以把铁锈和破伤风联系起来,是因为铁锈大多出现在潮湿肮脏的环境中,会在表面存在大量的破伤风梭菌。同时人们大多是被一些生锈的钉子,小刀,铁丝所伤,这些物品造成的伤口一般是伤口面积较小,受伤深度较深,这样的伤口很容易出现“无氧环境”.

要知道感染破伤风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伤口出现“无氧环境”,因为破伤风梭菌只会在“无氧环境”生长繁殖。而生锈物品导致的伤口容易出现“无氧环境”,就导致感染破伤风的几率大大增加。于是人们就把铁锈和破伤风联系到一起。就算被铁锈所伤只要伤口没有出现“无氧环境”,也就不会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有多可怕?什么情况下该打破伤风疫苗?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感染后造成的中毒性疾病,破伤风梭菌在人体内产生大量毒素,这种毒素毒性极强,发病后会造成身体肌肉痉挛,轻者一天几次,严重的数分钟就会发作甚至持续不断,还可能造成骨折的发生,而患者的死亡原因多是强烈身体肌肉痉挛造成的窒息、失力衰竭,脊椎压缩骨折。

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即使及时接受治疗,死亡率仍然高达20%到30%,新生儿及老年人甚至能达到70%。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之中,并被带到自然界中,在土壤,空气,水中都存在,任何伤口只要出现“无氧环境”都有可能感染,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该打破伤风疫苗?我们在被生锈物品所伤,或伤口较深,并有异物在里面等情况需要打疫苗,因为你无法判断伤口严重程度。

如果没有去打疫苗,那在受伤后不久出现口腔肌肉痉挛,张口或闭口出现障碍,这就表示可能感染了破伤风,就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没有出现,也不要觉得没有事,伤口感染上破伤风梭菌,在发病前会有一个潜伏期,一般是四到十四天,但也有一天甚至数年的潜伏期。

所以在出现较严重的伤口后,进行消毒处理后,要及时去医院打疫苗,破伤风疫苗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提前接种疫苗,很在五到十年内实现对破伤风病毒的免疫。现在我国的计划免疫中儿童都会接种破伤风疫苗,保障青少年时期的安全。

被动免疫,在受伤后进行接种疫苗,应用于短期的破伤风预防。如果大家是从事容易出现伤口的工作,应该提前接种破伤风疫苗进行防护,而且疫苗的价格并不贵,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到来。

铁锈不接触人体也能杀人于无形之中。在2007年9月23日,一艘驶向英国约克郡救援船,当时天气恶劣,船只摇晃不停,船上的锚链发出异响,船长芬德利让罗伯特和鲍勃两人前去锚舱检查。

罗伯特先进去锚舱查看,结果刚进去就昏倒了,而鲍勃在外等待很长时间后,见罗伯特没有任何的回应,担心他出事也进去了,同样也昏倒了。船长芬德利见两人长时间没有回来,担心他们出事,而船长芬德利意识到可能是锚舱的空气问题,于是携带了一个小型呼吸装置,结果他倒下了。

而其他船员发现三人不见后,到处寻找,当寻找到三人时,他们早已死亡。后来根据调查发现,三人是缺氧而死,而杀人凶手就是锚舱内的铁锈,那铁锈是怎么造成他们缺氧而死?锚舱是存放锚链的地方,是一个密闭的空间,海上空气潮湿,导致锚链生锈,而生锈是铁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的过程中消耗了锚舱内大量的氧气,使得锚舱氧气含量降低。

一般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20%以上,要是氧气含量低于10%,人就会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大家在进入密闭的房间时,要先通风换气,过一段时间再进去。

而铁锈的危害还不止如此,铁锈的出现会对建筑,机械设备造成损伤和腐蚀,在22年2月,山东一吊车用生锈钢丝绳吊运柜子,结果因为生锈钢丝绳受到腐蚀,强度下降,在吊运时突然断裂,导致柜子掉落砸死一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南通母子被杀,知情人:做纺织生意,名声不好,常拖欠工资

江苏南通母子被杀,知情人:做纺织生意,名声不好,常拖欠工资

一个人的海明威
2023-06-02 11:29:46
老知青为了娶陕北姑娘,和父亲决裂,22年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北京

老知青为了娶陕北姑娘,和父亲决裂,22年后带着三个孩子回北京

社会奇闻君
2023-06-01 19:13:41
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3位航天员连“名字”都这么巧

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3位航天员连“名字”都这么巧

艾小贝爱教育
2023-06-02 09:25:57
心酸,这就是日薄西山的燃油车的现状!

心酸,这就是日薄西山的燃油车的现状!

汽车安利会
2023-06-02 07:20:22
大战打响!北约宣布正式出兵,中俄紧急发声!

大战打响!北约宣布正式出兵,中俄紧急发声!

大嘴说天下
2023-06-01 23:00:25
台湾戏剧性反转,侯友宜败局已定?民调快跌到红线,邱毅发现异常

台湾戏剧性反转,侯友宜败局已定?民调快跌到红线,邱毅发现异常

戎评说
2023-06-02 11:51:00
“举着民族的大旗,压榨着自己人”,撕裂了多少人的遮羞布!

“举着民族的大旗,压榨着自己人”,撕裂了多少人的遮羞布!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2 12:37:59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出席第20届香会,多国媒体“围堵”式拍摄

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出席第20届香会,多国媒体“围堵”式拍摄

环球网资讯
2023-06-02 14:37:19
赵立坚,好久不见!

赵立坚,好久不见!

新民周刊
2023-06-02 13:53:26
华南理工“学术妲己”人尽皆知,男女主身份被扒,果然不是一般人

华南理工“学术妲己”人尽皆知,男女主身份被扒,果然不是一般人

皓月学姐
2023-06-02 10:58:40
“哈尔滨工人”怒怼交警7天后,谭副市长公开上党课!

“哈尔滨工人”怒怼交警7天后,谭副市长公开上党课!

新洞察
2023-06-02 10:50:12
刚刚,民航遭一记重击!

刚刚,民航遭一记重击!

民航之翼
2023-06-01 19:27:32
突发!6月2日中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又有4人被查,看看有谁

突发!6月2日中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又有4人被查,看看有谁

侃爷史话
2023-06-02 14:54:04
杨丞琳带老公回台湾,贴脸搂肩庆39岁生日,李荣浩与丈母娘罕同框

杨丞琳带老公回台湾,贴脸搂肩庆39岁生日,李荣浩与丈母娘罕同框

娱絮
2023-06-02 13:51:28
收视率暴跌!总决赛G1掘金碾压热火,联盟亏惨,被指毫无悬念

收视率暴跌!总决赛G1掘金碾压热火,联盟亏惨,被指毫无悬念

天涯沦落人
2023-06-02 12:30:42
马斯克与中国特斯拉员工便装合影博主纷纷点赞,实际上是AI生成图片?

马斯克与中国特斯拉员工便装合影博主纷纷点赞,实际上是AI生成图片?

小萝卜资讯
2023-06-02 15:10:10
被问到性生活,西蒙尼:每月少于4次就别在我的球队踢球 频率还行

被问到性生活,西蒙尼:每月少于4次就别在我的球队踢球 频率还行

直播吧
2023-06-02 09:19:04
原文照抄猛文201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官员财产公开难

原文照抄猛文201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官员财产公开难

何事无休念汉江
2023-06-02 10:34:04
巴厘岛命案李某身份被扒:2022年开始暴富,曾与圈内大佬出席饭局

巴厘岛命案李某身份被扒:2022年开始暴富,曾与圈内大佬出席饭局

段亦明
2023-06-02 14:36:00
@空调停不了的广东人,申请这个政策能省电费!

@空调停不了的广东人,申请这个政策能省电费!

潮TV
2023-06-02 16:02:12
2023-06-02 17:00:49
博学老K杂谈
博学老K杂谈
素材皆来自网络(侵删)
288文章数 354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头条要闻

赵立坚现身云南引关注 媒体:这次露面说明了不少问题

头条要闻

赵立坚现身云南引关注 媒体:这次露面说明了不少问题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杨丞琳带李荣浩回台湾 贴脸合影庆生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比亚迪西安工厂起火,现场浓烟滚滚!最新回应来了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教育要闻

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多地明确考生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

现任婚姻这么好,但网友还磕她和前夫的过期糖?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