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邓小平晚年的遗憾:改革开放时,后悔没把上海加入四大经济特区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1979年,国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步。

短短五年的时间里,特区的发展已经走在国家前沿。

当邓小平来到当时深圳最高的国商大厦上,俯瞰深圳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更加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但就在四个经济特区飞速发展时,邓小平心中却有一个遗憾——没有将上海加入经济特区的行列。

这也成为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最后悔的一件事。

那么邓小平当时为何没有让上海加入四大经济特区?他为何对此感到后悔?没有赶上改革开放的第一班车,上海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景象?

改革开放,四个经济特区

1979年之前,我国已经实行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

所谓的计划经济,就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都需要按照计划进行,大到每年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小到每人每天需要的口粮,都要遵从既定的计划。

这种制度在施行之初,确实保障了大部分人的公平和利益,也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恢复做出不小贡献。

但从生产角度来讲,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限制,市场调节失去了应有的作用,难免会造成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调。

而作为普通百姓,其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百姓们对资本主义谈之变色,狭义地理解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

直到1979年,邓小平收到了一份香港商人的来信,信中表示想在广州开工厂,但受到某些政策的限制,广州政府无法为其落实。

看到这封信后,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招商引资的好机会。

如果可以利用外商的资金和技术,在中国建立工厂,雇用当地百姓,最后将商品出口到国外,不仅可以解决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这种模式虽然在其他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但对于在中国是否能成功,谁也无法保证。

为了验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中央决定划出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厦门、深圳、珠海、汕头。

并对这四个地区及其所在省份在政策上特殊照顾,吸引外商入驻投资。

1984年,在经济特区建成后的第一个五年,邓小平专门来到深圳考察改革结果,却发现深圳已经不是自己曾经认识的那个小渔村了。

深圳已热火朝天地大兴土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国商大厦计划要建到53层。

现在高楼上向下看,街道上灯火通明,行人车辆络绎不绝。

尤其是那些加班加点的工人们,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脸上看不到任何不满和埋怨,三天就能盖起一层楼。

深圳的种种变化都在证明一件事:经济特区的建立,确实能够加速经济发展。

经济特区的成功,无疑肯定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更证明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看到了深圳的成功后,邓小平立刻扩大改革开放的范围,进一步开放大连、青岛、温州等14个港口城市,并逐步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这之后,中国迈上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也迎来全面改革,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当中。

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邓小平内心对上海的愧疚,也越来越深。

与上海结缘,暂时落后

邓小平第一次到上海,是在1920年赴法留学时,在上海停留一个星期,等待法国返回上海的邮轮。

当时的上海已经落入列强手中,成为国内外贸易通商口岸,建立了许多先进工厂,教育、医疗也走在中国前沿行列。

歌剧院、舞厅、赌场……层出不穷的娱乐场所,无一不在显示着上海的繁华。

对比过四川与上海后,邓小平对更加坚定了日后的目标。

第二次来到上海时,当时的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邓小平与周总理等人一同投入到地下组织的战斗当中。

也正是在这座城市中,邓小平两次躲过国民党的抓捕。

多年后,邓小平还常常提到这两次危险的经历,

“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两次危险。那个时候很危险啊!半分钟都差不得!”

直到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后,邓小平率军入驻丹阳,与陈毅共同商议解放上海。

为了保留上海的工业,也为了保护上海民众的安全,邓小平等人不断修改作战计划,终于制定了对上海损失最小的方案,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上海的损坏。

对于新中国来说,上海是对外贸易的窗口,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是税收贡献最大的城市。

但对于邓小平来说,上海更是见证他成长与战斗的地方。

只可惜如此发达的城市,却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原本的贸易优势,只能凭借曾经的家底创造收益。

更令上海雪上加霜的是,上海的财政收入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用于本市,其余的全都要交给中央调配。

这种情况之下,上海的收入完全不够维修基础设施,用于维持城市运转的费用更加短缺,政府也只先欠着维修费用,时间越长欠款就越多。

除此之外,上海居民楼里的百年电线、狭小的房间、老化的给排水设施、泥泞的道路,都是影响百姓生活的隐患。

尤其到了雨季,大街上的雨水混着淤泥,严重影响了百姓出行,有些地势低的住宅甚至会发生雨水倒灌的情况。

曾经的先进港口、中国的开放性贸易中心,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既然上海拥有对外贸易的基础和经验,也有现成的工业体系,那在划分经济特区时,将上海划为特区不是更容易成功吗?

邓小平为何会选了那四个地区作为经济特区呢?

不选择上海及后悔的原因

用现在的角度来看,将上海划分为经济特区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可对当时的邓小平来说,他的任务不仅仅是恢复上海的经济,还要考虑到全国的经济。

而当时的上海虽然已经在走下坡路,但它的工业生产总值、上交的国家税利等方面依旧占据领先位置,为中国的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

但充满未知的改革不一定能让上海重现辉煌,还有可能因此将上海拉入深渊。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一旦改革失败,全国都会受到影响。

从这个方面来讲,上海确实不是经济特区最合适的选择。

而深圳、汕头等发展缓慢的地区,即便改革失败也不会对全国造成严重影响,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虽然发展缓慢,但这四个经济特区都有独特的优势。

从经济特区的本质上来看,主要的目的是引进外商与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扩大当地的出口,并加强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汕头等四个特区都靠着海,有完善的港口设施,交通相对比较方便,利于商品及原材料的运输,对外贸易也十分发达。

而且这四个特区还有大量居住在国外的华侨,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吸引更多华侨外商回国投资。

最主要的是,这四个地区与港澳台距离较近,经济特区建立后能加强与这几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种种因素综合下来,经济特区最终被确定为深圳、汕头、珠海和厦门。

政策颁布后,经济特区大力招商引资,建设公路及高楼大厦,同时向一些外资银行贷款,用于建设工厂及其他基础设施。

虽然中央没有过多的经济支持,但却给予政策上的鼓励,让这四个特区能够放手一搏,最终走上了与国际接轨的经济发展之路。

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连曾经落后的小村庄(深圳)都摇身一变,迈入现代化城市的行列。可没赶上改革开放第一班车的上海,发展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在经济特区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开放时,原材料的上涨与工厂的增加,导致上海企业竞争力下降,再加上没有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上海企业连年亏损。

时间一长,许多技术型人才都被高价挖走,加剧了企业的生存困难。

浦西地区设施老化、居住条件恶劣,浦东地区虽然有人居住,却都是棚户区,没有任何能够创造价值的产业。

在浦东与浦西之间,一条黄浦江隔绝了两个地区的交流,也使得这两个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差异。

每天往返于浦东与浦西之间的近万人,只能依靠一艘核载500人的渡轮,因此经常发生踩踏事件。

对比上海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上海的困难与挑战,邓小平十分后悔没有将其划为经济特区。

等到四个经济特区迈入正轨后,邓小平再次将目光转向了上海。

浦东开发,上海最后的机会

从1988年开始,邓小平在上海连续度过了七个春节。每次前往上海后,都会看看上海的发展。

这一次,邓小平将眼光聚焦在还未开发的浦东上。

早在孙中山先生担任总统时,就曾计划在中国建立三个东方大港,其中一个港口,就在上海的浦东。

而朱镕基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时,也曾想过开发浦东地区。只不过对于如何开发、怎么获得中央批准还在商定之中。

1990年,邓小平对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事宜时表示,

“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

也正是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充满遗憾地说道:

“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

“当初只考虑了地理位置,没考虑上海人的优势,这是我的失误。”

随后向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问道,

“关于浦东开发的报告怎么样了,报上去了没有。”

听到邓小平的话,朱镕基直言不讳地回答道,

“还是有些不太理想,不敢报。”

邓小平立即鼓励道:“不要怕,报嘛!”

春节过后,朱镕基带着上海领导来给邓小平送行时,依旧对大家鼓励道:

“有想法就去干,胆子大一些,不要害怕。”

在邓小平的鼓励下,朱镕基立即着手整理关于浦东的开发报告,准备妥当后立即交由中央审批。

另一边,回到北京的邓小平召集了中央领导,对大家建议道:

“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用些心思。”

一个多月后,中央批准了上海关于浦东开发的报告,浦西和浦东也逐渐被连成一片,开始了招商引资之路。

好在上海已经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即便最近十几年发展不那么迅速,却也被一些外商认可,尤其是浦东的土地,早就被有眼光的外资看中。

为了方便两区之间的往来,黄浦江上第一座桥——南浦大桥,短时间内立即开工。

视察这座桥时,邓小平嘱咐道,

“这么大的上海,必须多搞几座桥。”

以后的时间里,上海一共建成了14座跨江大桥,十多个隧道以及数不清的高架桥,第一列地铁也以最快的速度修建而成。

1992年,来到上海的邓小平再次说道:“如果当初把上海划入经济特区,发展得一定比现在好。”

“如今浦东开发已经比别人晚了五年,但还来得及,你们要抓紧时间。”

“开发晚了是坏事也是好事,后来居上,接连成功的经验,搞得高一点。”

1994年,邓小平在上海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在视察杨浦大桥时,邓小平再次说道:

“浦东的开发,不仅仅是上海的事情,也是全中国的事情。”

这一次离开上海时,邓小平最后一次叮嘱黄菊:“你们要抓住二十世纪的尾巴,这是上海的最后一次机遇。”

从这一年之后,邓小平因为各种原因没在踏入上海的土地,看一看自己热烈期盼的浦东新区。

1997年2月19日,这位深谋远虑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只留下的只有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以及在改革开放影响下飞速发展的中国。

结语

邓小平的一生,似乎与上海有着解不开的缘分。

虽然他无比遗憾没能将上海划入经济特区,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这种方式才是最安全、风险最小的选择。

如果邓小平能够看到今天全新的上海以及中国,也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通政司知事
通政司知事
读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
922文章数 326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