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山,不负韶华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就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即使面临压力叠加的现实,即使需要跨越常规性和非常规性的关口,也必须继续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选项,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通过科学的路径,按照科学的部署,采取科学的方法,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人人既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更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人民的力量,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汇聚出强大的“绿色合力”。
所以,立足新发展阶段,如果你是巡查在一线的河长,应当挺起宽厚的胸膛,守护好清清碧水;如果你是耕耘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应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丽的家园;如果你是拼搏在市场大潮中的企业家,应当发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走绿色发展之路;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应当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从随手关灯、绿色出行等点滴小事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守护天蓝、地绿、水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山水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一个真心为民、担当负责的干部,应不负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没谁能远离自然,脚下一草一木、眼前一山一水,与今天息息相关,与明天紧紧相连。进入新时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宝贵。山川绿起来,环境美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我们回归到“人与自然”的“人”中去,与自然做朋友,在生活点滴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