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土地收入,如何养活庞公务员群体?钱从哪里来?
房地产市场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靠卖地收入的钱已经没办法支撑公务员的工资了。
从前的发展非常依赖于土地,地方政府很大一部分的收入就来自于土地收入,从前靠土地行得通,现在土地卖不动了,未来该怎么办?
要找人接盘恐怕是不太可能了,该买房的都买了,不想买房的他们再优惠也不会买房,且大多数人都看得出来,房价涨幅乏力,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
没有了土地收入,地方公务员该如何维持现有的工资呢?这两年楼市遇冷,土地遇冷已经让地方财政非常有压力了,准确的说已经养活不起那么多的人了。
裁员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治标不治本。
开源节流,开源仍然是一个好办法,开源就意味着要朝老百姓伸手,百姓富裕尚可行。
可如今现在老百姓的处境,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消费降级,失业,微薄的收入可能连自己都不够花。
朝他们伸手,那完全就是饮鸩止渴,一旦真的这样做了,恐怕会骂声不断,甚至会出现不可控的问题。
普通百姓没有钱,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朝有钱人征税呢?这个倒是可行的,富人第一有这个能力,而且他们中大多数的人会想办法规避。
加强这方面的管控,在合理的基础上加收,或许可行,能够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
靠开源虽然可行,但是不能解燃眉之急,最能解燃眉之急的办法,寅吃卯粮。
什么意思呢?那就是牺牲未来的钱来补贴现在的钱。
比如说单位食堂可以承包给某些个人缴,收十年二十年的租金,比如说把某些政府机构的停车场承包出去来获取租金。
现在已经有很多城市这样做了,包括一些旅游观光景点,甚至都卖了出去。
虽然听着很窘迫很无奈,但是这就是现实,能够短时间内熬过眼前的难关。
这种方法看似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其实风险是极大的,一旦把公共领域的东西承包出去,那么是否会意味着私人企业将会为所欲为。
最终吃苦的是谁呢?还是老百姓,因为这些东西可能最终还是要转嫁到老百姓的身上,无非就是多了一个二道贩子而已。
前两种都是开源的办法,比起开源,其实更为简单的应该是节流。
毕竟政府是庞大的,稍微省省省下来的钱,那就是非常可观的天文数字。
比如说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对公共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职工加强管理,避免出现吃空饷的现象。
合理实际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当的减少公职人员的收入,对福利要进行合理的削减,必要的话甚至要裁撤一部分公务人员。
如今许多地方也已经这样做了,包括许多地区也取消了教师编制,未来很可能不再是铁饭碗的天下了,而是竞争的天下。
竞争有它的积极作用,也有它的消极作用,从现在来看那肯定是利大于弊,人挪死,树挪活,当弊病无法避免的时候,就一定要实行改变,只有改变才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时局艰难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宽松了,但是不管怎么改,都希望不要加重普通人的负担,公务员们的待遇已经很高了。
作为人民公仆,为普通老百姓吃吃苦头,我想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