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个月以后,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房子回暖的消息,比如有数据显示,今年2月,百城二手房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01%,跌幅较2023年1月收窄0.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0大城市二手住宅均价环比止跌转涨,上涨幅度达到了0.13%。
而从房企业绩方面来看,今年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615.6亿元,单月业绩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14.9%。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8189.5亿元,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至-11.6%。今年二月,对于行内人士来说,不仅看房量激增,购房量也是出现了大幅上涨。
但是,正当大家以为这样的行情能持续的时候,进入三月以后,市场的走势并不达预期,不仅成交量开始出现了回调,成交额也开始上涨乏力。
从克而瑞公布的监测数据可见,今年第12周,15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了6%,结束了连续六周的规模环比增长。与此同时,不少城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比如成都和厦门,回调幅度分别达到了24%和12%。
因此,行内专家以为,不要再误判2023年楼市会出现反转,此时的楼市回暖,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当然尽管如此,对于一部分刚需群体及改善型群体而言,他们今年仍然有买房计划。那么,基于当下市场的整个回暖下调大背景下,刚需们买房又该如何选择呢?
行内人士提出了四大忠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忠告一,尽量选择现房
据统计,2023年国内房企们的到期债务已经累计达到了9579.6亿,比2022年多出了近700亿。而在逾期方面,根据上海票交所公布的《承兑人逾期名单》中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发生3次以上商票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出现票据逾期行为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1218个,环比增长了24.54%。
可见,有不少房企躺平的背后,也是刚需们买期房的担忧。毕竟房企债务压力巨大,很难让人不联想到偷工减料、延期交房,甚至烂尾。
而现房不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质量好坏,马上就可以实地察看,可以避免一切买期房带来的担忧。
忠告二,买特价房需谨慎
所谓的特价房,其实就是价格比一般房子便宜10%到15%的房子。一般情况下,能纳入到特价房范围当中的,多半会存在一定的缺陷,要么楼层不好、要么朝向太差。有行内人以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判断,如果是真正的好房子,比如楼层好、户型好、朝向好,多半都不会以特价的方式卖出,所以刚需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切莫一味地贪图便宜。避免因此买了不好的房子,将来转手困难,资产贬值。忠告三,购买老房子要三思
在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年代,很多投资客疯狂涌入市场购买老房子,图的就是老房子的一朝拆迁,实现一夜暴富。可如今棚改大拆大建被叫停,取而代之的是旧改,而旧改政策的出台,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老房子不再有拆迁机会。
而一旦购买了这样的房子,就不得不直面老房子的一系列缺陷:水电线路管道老化、主体结构老化、墙面脱落、没有电梯出行困难、居住体验感大幅下降等等一系列问题。
虽说已经有相关的政策对老房子进行旧改修缮翻新,但是毕竟老房子很多旧改项目的进行,也需要整体业主的投票,一旦持反对投票的人数过多,旧改项目就无法正常进行。外加并不是所有老房子都能立马划入到旧改项目,所以买这一类房子一定要三思。
忠告四,贷款买房、量力而行
众所周知,经历了楼市的一波调整,如今全国房子均价仍然保持上万元一平,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刚需掏空家底付了首付,往后几十年的房贷压力也是大家必须直面的问题。
过去,大环境好、大家不用担心失业问题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跟风“上车”也无可厚非。可如今,经济复苏需要一定的过程,大家手上都没什么“余粮”,很多人面临着收入下降甚至失业危机,如果这个时候也盲目跟风增加债务压力,最后很难说不会面临还不起房贷甚至被列入征信黑名单的境地。所以,建议大家在买房时,多方面考虑,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