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开春,贺子珍提出“想回江西住一个时期”。上海市委便派人去跟江西省委联系,江西省委立即表示:“江西欢迎贺子珍同志回来。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住多久,她都会得到很好的接待,我们是热情欢迎她的。”当时,贺子珍在江西的老战友比较多,如杨尚奎、刘俊秀等。
5月,贺子珍离开上海来到了江西南昌,她被安排住在位于三纬路的一幢二层小楼里。尽管房子不大,但很实用,还带有一个十分幽静的大院子。
贺子珍一到江西,水静和杨尚奎便去看望她,她对省委的安排很满意,并表达了感谢。为了照顾好这位老同志,省委专门为她配了一名炊事员、一名司机和一部小车。由于身体原因,还特意又配了一名护士。
杨尚奎代表省委告诉贺子珍:“欢迎你回江西来疗养,你要治好病,养好身体。”
杨尚奎和贺子珍聊天过程中,水静仔细看起了贺子珍,短短四年时间,她的变化太大。头上有了不少白发,眼角的皱纹也多了,整个人一下子苍老了不少。身体和心理的病痛无情地剥蚀了她的容颜和风采。
这以后,水静和杨尚奎只要有空便去看望她,有时候,还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见到小孩,这让贺子珍的心情更加开心。后来,贺子珍也经常会去水静家做客,有时还会留下来一起吃饭。
除了水静和杨尚奎夫妇外,还有不少老同志也常去看望她。就这样,在熟悉的老同志的帮助下,贺子珍少了不少冷清和寂寞。
此外,贺子珍的女儿娇娇也多次到南昌看望她。娇娇说:“每次都是爸爸让来的,而且还总要让带一些你喜欢吃的东西和难买的药品。”
有一次,娇娇来江西看望妈妈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娇娇当时已经二十二三岁了,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纪。这个小伙子就是她的男朋友。
娇娇是贺子珍的唯一亲生骨肉,又曾在异国他乡落难时相依为命。娇娇一来,贺子珍就非常高兴,而这一次,贺子珍似乎有些兴奋。或许是因为女儿带了男朋友来。
水静去看望贺子珍时,贺子珍高兴地告诉她:“那个小伙子叫孔令华,跟娇娇是同学。”
她稍作停顿后,又笑嘻嘻地说道:“他们已经相爱了很长时间了,现在要结婚了。主席写信来,让他们征求我的意见。”
水静回应道:“那是应该的嘛。女儿出嫁,怎么能没有母亲的意见。”
“他们彼此相爱,主席也同意,我还能有什么意见呢?”她的脸上盛满了笑容,“小孔各个方面都很好,就是有点胃病。”
“那也不要紧,在饮食上注意一些,很快就能治好的。”
她点点头,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主席考虑问题总是很周到,身体是很重要的条件,他不会想不到的。”
尽管贺子珍已经不再是毛主席夫人了,但毛主席也曾多次给贺子珍写信,而女儿娇娇就是两人沟通的桥梁。毛主席十分关心贺子珍的病情,总是在信中叮嘱她要养好身体、好好治病。
一次,贺子珍身边的至亲在闲聊中,告诉水静说:“娇娇每次来南昌,都会带着毛主席的亲笔信,信的开头总是两个字‘桂妹’。”
“桂妹”就是贺子珍,因为她出生在桂花飘香的日子里,小名就是桂花。每次,毛主席信中的“桂妹”足以让贺子珍的记忆回到几十年前美好的时光中。
贺子珍对毛主席更是一往情深。在苏联留学期间,贺子珍曾收到过一些同志的表白,回国前,还有人向她重表爱意。但均被她无情拒绝,她说:“我一生只爱过一个人,就是毛主席。我不会有第二次爱情了。”
看着贺子珍,水静曾问杨尚奎:“主席为什么不跟她见一面呢?对他来说,这很容易办到。”
杨尚奎摇摇头,说道:“你不要把见面这种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毛主席是全党全国的领袖,一举一动都是人民的表率。他也要受到中央的约束,加之主席的纪律性又很强。况且,一旦让江青知道了,即便只是见面,也会大吵大闹,影响多坏。”
水静渐渐理解了毛主席的选择和无奈。幸运的是,不久后,她便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任务:陪贺子珍上庐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