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雷,先劈到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
3月10日星期五,爱国者软件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法务官迈克-惠勒(Mike Wheeler)正在佛罗里达州海岸外进行为期五天的游船旅行,庆祝他弟弟的婚礼。当他那天早上上岸在基韦斯特短暂停留时,他的手机终于有了新号恢复了,他收到了来自公司前银行代表的信息: "你准备好从硅谷银行转移一些钱了吗?"
惠勒在短信中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这一天晚上,他的公司通过硅谷银行向后勤厨师、图书管理员和其他46000名美国工人发送了约4000万美元的工资。这位银行家发回了一张股票图表的截屏,显示在惠勒出海时,SVB的股价已经下跌了近90%。SVB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困在船上的惠勒对在陆地上发生的危机几乎一无所知。
周三晚些时候,在创业公司圈内,以贷款友好和派对盛大而闻名的硅谷银行宣布,在购买长期债券亏损18亿美元之后,它将筹集额外的现金。在这一消息传出后,关于该银行健康状况的流言蜚语持续了数周,在其首席执行官搞砸了旨在安抚客户担忧的电话会议后,引发了全面的恐慌。监管机构称,在惠勒收到令人困惑的短信的前一天,SVB的客户曾试图提取总计42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银行挤兑。这家初创企业的首选银行当天收盘时现金短缺9.58亿美元。惠勒很快就会知道,从那时起,事情只会变得更糟。
也是在这周三的3月8日,专注于行业的Silvergate银行宣布倒闭,这一家银行并不算大,源于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在2022年底的内部崩溃,Silvergate银行悬臂因贷款组合损失惨重而终止运营。
一天之后,体量比Silvergate大上几十倍的、全美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也宣布资不抵债了,这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硅谷银行位于美国的科技区中心——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市,它是硅谷当地存款规模最大的银行,并为私营的初创企业提供资金,一向被认为资金充足,它的倒闭,令美国金融界和投资者都颇感意外。
3月12号,Signature Bank,这家总部位于纽约,拥有1100亿美元的资产以及80亿美元的总资本,在面对客户们惊慌失措的挤兑时,也陷入了困境。美国银行业哀鸿遍野,中烧银行股票普遍暴跌20%-80%不等,超过20家银行股票停牌。
短短一周的时间,疾风骤雨的一场风暴来袭,而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早早就被推倒。
风波诡谲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其时美国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不少银行和金融机构都陷入了困境。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下了一剂“猛药”——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债券来注入资金,继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这么做,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资产债务表上的债务会增加,而最终这些债务,是通过超发的货币来支持的。
打那之后,美联储一直在采取类似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作为全球性的霸权货币,美元的嚣张、货币纪律性的严重不足,不仅为美国的经济带来危机,向全球过度收铸币税,导致通胀、资产价格泡沫,给其他国家也带去了不少负担。
“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麻烦。”美国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的傲慢言辞,在2020年再一次应验。
2020年3月,为了应对疫情和经济衰退,美联储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并承诺将长期维持0利率水平,从而增加了流动性,直升机撒钱导致流动性泛滥。截至2022年3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累计增长了110%,达到了9万亿的顶峰,而准备金、财政部一般账户以及衡量剩余流动性的隔夜逆回购用量分别增长了135%、57%以及712%。这种过剩的流动性可能会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尽管银行在2020年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但是由于贷款需求疲软,银行的资金无处可去。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业存款增加了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仅14%被用于贷款。
2023年,将是对美联储过去三年无限量QE、直升机般地任性“撒币”做的一次总清算。
风暴中心
而本次事件的“主角”,处于暴风眼中的硅谷银行,是怎么在美联储的“坑害”之下,走向倒闭的呢?
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198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它的客户就是那些在硅谷的创业公司,为他们提供一些存贷款业务。要知道,互联网、科创行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时,每天都有很多新兴企业起起落落,那大银行们,又觉得这些初创公司的钱来得快、去得快,就不敢“接单”,硅谷银行就成功抓住了这一市场,服务好硅谷的初创公司。像大银行要么就面向成熟企业,以及面向资金流动不那么频繁或金额比较小的个体散户,硅谷银行恰好就是其中的中间值。
根据硅谷银行2022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他们有近9000名员工,但线下的实体支行还不到20个,而他的客户却包括了美国将近一半的科技类和生命科学类的初创公司。硅谷银行也跟随着行业一起成长,从1988年底到2022年底,它的市值翻了七百多倍,年化收益平均下来超过了20%,难怪此前曾连续5年被福布斯评为年度最佳银行。
到了20年疫情来袭的时候,美联储先是降息印钞,又是来了一个5万亿的救市大礼包,整个美元市场就被抬起来了,流动性暴涨。那这时候这些钱往哪走呢?当然就是往高风险高收益的地方去了,具体来讲就是硅谷的那些创业公司们——也就是硅谷银行的客户们。
客户手里有钱了,也就往硅谷银行那里搁了,于是乎硅谷银行在2020、2021这两年,存款量从600多亿美元一下翻了三倍到将近1900亿美元。
这里就要讲到银行挣钱的一个基本模式了:将存款吸纳进来,支付给存款客户较低的利息;然后再贷出去,收取贷款客户更高的利息。然而如果存款量暴涨,支付的利息自然就会变多,而贷款减少或者不变的话,银行的收益就少了。
这美联储咣咣加息,利息水涨船高,人们倾向于存款,却更谨慎地面对贷款了。硅谷银行通过两边利息差得到的收益就变少,那硅谷银行他也不能白干呀,于是就想了一个法子,一个办法。
他就开始疯狂的买入长期的固定收益类债券,这两年新增的1300亿存款里头,约60%都拿去购买长期债券。
美国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还是比较严格的,储户的钱,你总不能随便霍霍,比如放到风险更大的股票市场里。那它只能选择一些没有什么违约风险的资产,也就是国债或者是个别优质的公司债,债券跟存款一样,长期的收益率比短期要好。不巧的是,硅谷银行买入长期债券的时机,正好赶上美联储降息,债券利率低到令人发指,30年期也才1.5%。但硅谷银行他就是头铁去买了。
这买的哪是债券,是个定时炸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