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太早!北方现大范围暴雨趋势,局部或特大暴雪!网友:这是四月?

0
分享至

3月29日下午,从风云四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今天我国北晴南雨的天气形势仍然十分清晰——大范围的浓厚冷云堆积在秦岭-淮河以南,给不少地方持续的带来阴雨湿冷天气,让多个省区继续保持着“倒春寒”的感觉。对比起来,晴朗的北方在阳光下气温上升显著,下午华南多地气温还仅仅在15度上下的时候,华北多地已经冲上了20度,北方反而比南方更暖和。在北晴南雨的天气格局下,我国中东部呈现出强烈的气温倒挂。

一、北方出现大范围暴雨形势

不少网友可能还在为南方的持续降雨和倒春寒而感到厌烦的时候,北方的天气也不会就这样一直平静下去——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指出,在4月2日前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将迅速增多,尤其是在北方,降雨和降雪都有明显增加的迹象,甚至局部可达暴雨或暴雪量级。

实际上,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中指出,北方在4月初更是有出现反常大范围暴雨的趋势,在降水量预报中可见,4月3日中东部地区的暴雨区进一步扩大,大范围的暴雨将出现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多地。

二、局部特大暴雪

除了大范围的暴雨,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也有出现大范围降雪的趋势。尤其是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4月3日前后,内蒙古中部可能出现24小时降雪量30毫米以上猛烈降雪,这意味着北方局部甚至有特大暴雪的可能。

那有的网友要问了:降雪量30毫米就是特大暴雪?降雪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的雪的总量,以雪化成水之后的量来计算,通常用毫米表示。5毫米雪就是大雪,10毫米暴雪,30毫米特大暴雪。因为雪是蓬松的,类似玉米变成爆米花,所以积雪大概是降雪的3-20倍,积雪深度是指地面上覆盖的雪的厚度,通常用厘米或米表示。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数据。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因为它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速、地形、植被等。一般来说,降雪量越大,积雪深度越大,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降雪量较小,但由于温度较低或风速较大,导致积雪深度较大;有时候,降雪量较大,但由于温度较高或风速较小,导致积雪深度较小。

实际上,北方这样的大范围暴雨和暴雪天气对于四月份来说,实在是太早了。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四月?4月份,南方北方的分化是很明显的。南方尤其是华南,雨量迅猛增多,华南进入前汛期;但北方降水量仍然不大,非常干燥。譬如说河南,月平均降水量也就30毫米左右,河北西南部,也就20毫米左右。所以如果4月初下暴雨,一天下掉两个月的雨量,这是非常少见的。

三、警惕局部极端过程

而除了降雨外,降雪在这个时期同样不太寻常——超级计算机的积雪深度预报中可见,到4月4日,内蒙古、河北不少地区积雪深度可达20~30厘米,这在4月很不多见,甚至不排除会打破积雪深度纪录。

为什么北方会出现这样的大范围雨雪呢?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冷空气的影响。冷空气是春季常见的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它是由西风槽和冷涡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引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下泄。春季北方的冷空气通常会带来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但4月初的这波冷空气南下时,恰好碰上中东部地区异常旺盛的暖湿气流,从而不常见的在北方地区催生出大范围的暴雨暴雪形势。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4月1-5日,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下降6~10度,局地12度以上,南方地区气温下降4~8度;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9级;南疆盆地、甘肃河西、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等地将出现沙尘天气。同时,中东部有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其中西南地区东部、江南、江汉、江淮、黄淮西部、华北西部和南部以及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或暴雪。

总的来说,冷空气给北方带来的不仅是降水,还有降温。受其影响,北方多地的气温将下降6-10度,部分地区甚至超过12度。这样的温差对于人体健康也是一个考验。尤其是在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发感冒、过敏等疾病。因此,提醒广大网友注意保暖,增加衣物,避免生病。

虽然冷空气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会给北方带来一些麻烦,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意义。首先,降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的干旱问题。由于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像是山东等省出现了偏旱或干旱状态,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而这次的降水可以有效补充土壤水分,改善干旱状况,有利于春耕春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一旦开战,大陆可能撑不过两周

大陆和台湾谁先垮?柯文哲:一旦开战,大陆可能撑不过两周

我是枕边人
2023-05-31 10:17:59
南通母子遇害后续:被害人求饶,36岁凶手反而更狠,更多原因曝光

南通母子遇害后续:被害人求饶,36岁凶手反而更狠,更多原因曝光

影像温度
2023-06-02 20:29:47
漂亮保姆,穿着性感帮我泻火,知道她的苦衷后,我果断安排到公司

漂亮保姆,穿着性感帮我泻火,知道她的苦衷后,我果断安排到公司

风月故事集
2023-04-05 13:45:56
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启动,从北京迁往哪里?

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启动,从北京迁往哪里?

华夏时报
2023-06-02 17:43:11
新疆,女子和男子旅游,酒店里发生关系,用力过猛女子腰折了

新疆,女子和男子旅游,酒店里发生关系,用力过猛女子腰折了

胡究法的如法炮制
2023-05-28 00:16:19
日本人每天一杯牛奶,可为什么却不建议老人多喝牛奶?原因所在?

日本人每天一杯牛奶,可为什么却不建议老人多喝牛奶?原因所在?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3-05-30 15:31:33
张哲嘉堪称世界级,中国男排轻取伊朗,小组第一晋级四强

张哲嘉堪称世界级,中国男排轻取伊朗,小组第一晋级四强

封子怡说奇闻
2023-06-02 17:53:27
钱重要,但命更重要!中国对欧盟订单可劲砸,难敌美国钢刀脖上架

钱重要,但命更重要!中国对欧盟订单可劲砸,难敌美国钢刀脖上架

利刃号
2023-06-01 18:00:15
妻子参加聚会烂醉如泥,丈夫接她回家,却发现她裙子里内裤不见了

妻子参加聚会烂醉如泥,丈夫接她回家,却发现她裙子里内裤不见了

不二小姐爱吃鸡
2023-05-02 20:33:03
法拉第未来 FF 91 首位车主曝光,不是贾跃亭

法拉第未来 FF 91 首位车主曝光,不是贾跃亭

IT之家
2023-06-02 20:44:36
神秘圈子往事:广州荔湾广场八棺开鬼门真相

神秘圈子往事:广州荔湾广场八棺开鬼门真相

灵异社区
2023-05-12 19:00:03
天津碧桂园事件的原因分析和看法

天津碧桂园事件的原因分析和看法

老外趣谈中国
2023-06-02 22:13:16
曝郭嘉文和李泽楷正式分手,搬出豪宅回村屋,独自晒照显落寞!

曝郭嘉文和李泽楷正式分手,搬出豪宅回村屋,独自晒照显落寞!

娱乐团长
2023-06-02 16:53:03
孩子在学校被撞死,母亲却被网暴,人间不值得,她跳楼身亡了

孩子在学校被撞死,母亲却被网暴,人间不值得,她跳楼身亡了

历史总在押韵
2023-06-02 21:56:57
突发!6月2日下午,广东省又有5人被查,广东反腐效率真是惊人!

突发!6月2日下午,广东省又有5人被查,广东反腐效率真是惊人!

厍哥文史
2023-06-03 00:05:24
“哈尔滨工人”怒怼交警7天后,谭副市长公开上党课!

“哈尔滨工人”怒怼交警7天后,谭副市长公开上党课!

新洞察
2023-06-02 10:50:12
92分钟被绝平!国奥1-1世界强队,申花中场闪耀:替补1分钟世界波

92分钟被绝平!国奥1-1世界强队,申花中场闪耀:替补1分钟世界波

超级替补
2023-06-02 19:06:55
哥大校长的告别演讲:认识到自己巨大的无知,时刻保持个人的开放性

哥大校长的告别演讲:认识到自己巨大的无知,时刻保持个人的开放性

留学杂志
2023-06-01 14:10:53
路透社:芬兰企业家托马斯-齐利亚库斯有意竞购国米

路透社:芬兰企业家托马斯-齐利亚库斯有意竞购国米

直播吧
2023-06-02 22:33:04
马‬斯克背后的‮人女‬陶琳

马‬斯克背后的‮人女‬陶琳

墨落寻烟
2023-06-02 07:52:03
2023-06-03 07:12:49
中国气象爱好者
中国气象爱好者
天气追踪及气象科普
5938文章数 2648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对判决满意 将诉讼离婚

头条要闻

"中国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对判决满意 将诉讼离婚

体育要闻

曝莫兰特面临长期禁赛!每场损失54万美元 名嘴担心他活不过五年

娱乐要闻

黄晓明疑有新欢!女方正脸曝光不是叶珂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斯克心满意足地走了,千千万万个马斯克正在路上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健康
教育
数码

手机要闻

moto razr 40 ultra体验:精准取舍 一款很纯粹的竖向折叠屏

亲子要闻

宝宝有这2个习惯,应该要留心眼,可能过度喂养

做到8件事,血管老化慢一些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数码要闻

国产4T固态昙花一现?999的神价没有了!网友:长存在耍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