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央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毕竟占据我国大多数的还是农村人口,农村工作搞得好,全国才会好。说到农村,就要提到村干部,对于不太了解农村生活的人来说,对于村干部的印象都是来源于影视剧,觉得村干部似乎就是专门处理纠纷,解决一些家长里短的问题,感觉存在感并不是多强,而实际上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还是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的。
村干部都是由村民选举出来的,在村“两委”中担任一定职务,行使公共权力,并享受一定待遇的工作人员,当然,也是要提供一定服务的,不过村干部和公务员不同,不在编制之内,而且还是不脱产的。村干部一般包括党支部的委员,正副书记,村委会的政府主任、委员等。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村支书和村主任了。
很多人对于村干部的感觉,不但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还看到了很多有关村干部的负面新闻。因为是村民选举出来的,所以关于强迫村民投票甚至花钱买票的新闻并不稀奇,还有的村干部更是成为了村里黑恶势力的代表。除了这样的“村霸”式人物,还有的村干部则是躺平、不作为,他们本着做得少错得少的原则,天天混日子和稀泥,这样的村干村长有和没有完全没有区别。
不少地方的村干部平均年龄都在40、50岁以上,他们本身在村里都比较有资历,所以大家才会选他,但是有一点,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很多时候不是不想带领村民好好干,实在是有心无力,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总是跟不上形势,距离国家要求的建设新农村有不小的距离。
针对这些问题,自从进入2023年以来,一直有消息称村干部将会被取消,毕竟现在很多重点村都有国家派驻的第一书记,这些抽调的各级干部,平均水平和能力都比村干部要好,感觉村干部们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更少了,那么被取消也就不奇怪了。
针对这些传言和疑问,可以肯定的是,村干部不会被取消,2023年不会,以后也不会,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只是村干部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规范,有关制度也会越来越完善。目前,一些地区将村支书和村主任进行整合,由同一个人来担任,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推诿扯皮,还有一些会纳入到编制之内,村干部的待遇也会进行调整,比之前好了不少。待遇好了,当然要求村干部要好好干,他们毕竟是乡村的基层管理者,他们的工作做不好,改善农村生活恐怕很难。
国家对村干部的管理会越来越严格,能力不过关者会面临淘汰,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村干部呢?根据统计调查,有4类人出任村干部的呼声较高:
1、土生土长的毕业的大学生
2、退伍军人中的党员
3、返乡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
4、本村中先富裕起来的人
这4类人中,前2种是本身文化水平和政治素养较高,可以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他们也比较年轻,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得好,比如网络的使用,直播带货等,可以用先进手段帮助村民们销售农产品。后2种都是通过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经济条件的,他们带领大家进行经济活动,也比较有说服力,容易开展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于村干部队伍的整顿,表现出了国家对于规范基层民主治理,振兴乡村的决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三农”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