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恶魔美国医生:给婴儿做开膛手术不打麻药,因为觉得婴儿没有痛觉

0
分享至

在中国有一种酷刑,叫做凌迟,一般用在穷凶极恶的罪犯身上。

然而就在48年前,一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就遭受了这种酷刑,医生以治疗之名,让他在痛苦绝望之中死去。

1985年,一位叫杰弗里·劳森的早产儿出生,由于他的肺动脉导管未闭,需要马上开展手术。

据《洛杉矶时报》描述,医生首先在杰弗里的颈部开了一个小口,然后把管子从小口伸入到胸腔,接着从胸骨脊柱做切口,把杰弗里的肉、肋骨和肺拉到一边,并对血管进行手术。医生又在侧面开了一个口子,把管子插进肺部。

即便是文字描述,都能感觉到疼痛。然而让人震惊的是,整个手术过程,医生并没有使用麻醉剂,只是使用了一种肌肉松弛剂,可以让婴儿在手术中不乱动,但意识一直清醒。

在手术后,杰弗里出现了休克,心脏、肾、肝等器官开始衰竭,最终他在5周后,结束了短短一生。杰弗里母亲是在事后才得知儿子并没有打麻药,而医生却告知: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婴儿会感觉到疼痛。

过去人们觉得婴儿没有痛觉不需要打麻药,而现在也有很多家长觉得打麻药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危害记忆力和智商,而拒绝麻醉,这是很大的误区。

一、做手术不打麻药,会经历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麻醉。

从字面意思,麻指的是麻木麻痹,没有痛觉,醉则指的是酒醉昏迷,失去意识。麻醉就是通过药物,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达到无痛的目的。根据麻醉类型,可分为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及局部麻醉

如果没有麻醉,那将是非常可怕的——

1、强烈的应激反应

当机体突然受到一种有害刺激,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适量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以提醒身体避免造成过度伤害。

在手术中应激源多且强度大,如失血、缺氧、血压波动和疼痛等,麻醉的任务就是要消除患者这些应激反应。否则,疼痛因素会导致大量炎症因子产生,机体调节能力超负荷,就会使器官受损,从而造成急性溃疡,急性肺损伤,肾功能不全等。

2、持久的心理创伤

临床上有一种现象叫做“术中知晓”,也就是患者在手术中从麻醉中醒来。当术中知晓轻微发生时,患者仅有听的感知,并无疼痛感和其他感知;但当严重发生时,患者就会有疼痛感知、麻痹感,如感觉到不能说话、呼吸、濒死等。

术中知晓不仅会给患者心灵带来严重创伤,还会导致创伤后应急紊乱,具体表现为心理和行为异常、失眠、噩梦、精神失常等,并且这种心理创伤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二、麻醉会影响儿童的记忆力、智商?全麻就和死过一次一样?

“麻醉会让孩子变笨”,这种说法让不少家长陷入手术误区。对此,中国医大一院麻醉二科的孙文冲医生表示,正规麻醉并不会对儿童智力造成不良影响。

一个人智商与大脑有关,而麻醉的方式中,一种是可逆性消失,即随着手术结束,麻醉药会被排出体外;一种是局部麻醉,小清创的麻醉并不会对脑部有任何影响;还有一种是只对支配区域麻醉,同样不会影响脑功能。

目前也并未有证据证实儿童暴露于麻醉药与日后学习障碍有相关性,只是考虑到儿童在3岁以前都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黄金周期,尽量减少实施全身麻醉,避免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全身麻醉就是死过一次吗?

事实上,全麻和死亡还是不一样的。全麻只是让人相当于进入“深睡眠”状态,失去意识和痛感,但此时心脏还是跳动的,呼吸则通过麻醉剂帮助辅助通气,这与死亡状态,彻底失去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做完全麻手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全麻手术后,药物还没有完全被代谢,此时身体会出现一些“迟缓”或是不适,特殊期间,患者或家属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1、引流管管道的固定与通畅

应注意各种引流管管道的固定与通畅,未经允许不可擅自拔管,一旦发生引流管脱落或引流管过多,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预防呕吐和误吸

全麻未彻底清醒的病人需要有专人守护,注意保暖。术后6小时内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发生呕吐或误吸。

3、注意饮食

术后6小时内尽量避免进食或饮水,6小时后,身体没有不适,则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口味要避免辛辣。

4、6小时内保持清醒

进行全身麻醉后,体内麻醉药没有完全代谢,患者可能会有嗜睡表现,容易在此状态下引发呼吸抑制,从而危及生命。因此一般护士会叮嘱家属这6小时内,尽量让患者保持清醒,出现异样可及时察觉。

麻醉的出现,让不少手术的可行性大大提升,手术需承担风险,麻醉也同样。在你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麻醉医生和你都受着同样的考验,既然选择战胜病魔,那就给点信心,安心把自己交给医生,他或许不是你最亲的人,但却一定希望你平安。

  • 参考资料:
  • [1]《几十年前婴儿做开膛手术不打麻药,因为医生觉得婴儿没有痛觉》.环球科学.2023-03-23
  • [2]《阻击术中知晓,已刻不容缓》.健康界.2020-05-17
  • [3]《全身麻醉术后6小时内为什么不让患者睡觉?》.解放军总医院.2019-06-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特勒仍自信微笑:我打好点就不会输,一切都会没事的

巴特勒仍自信微笑:我打好点就不会输,一切都会没事的

OnFire
2023-05-28 13:04:04
快讯!普京发布重磅声明

快讯!普京发布重磅声明

果妈聊娱乐
2023-05-28 09:55:15
超强台风来了!浙江明天会比今天更热,什么时候能够凉快些?

超强台风来了!浙江明天会比今天更热,什么时候能够凉快些?

环球网资讯
2023-05-28 15:03:27
变态!孩子被碾压致死,网友不可怜孩子,竟盯上了孩子妈妈的肉丝

变态!孩子被碾压致死,网友不可怜孩子,竟盯上了孩子妈妈的肉丝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5-27 13:25:21
“医院员工吊死天台”事件真相:月薪4500元,打工两年倒贴11万!

“医院员工吊死天台”事件真相:月薪4500元,打工两年倒贴11万!

紫葳姑娘
2023-05-26 17:54:08
马斯克吐槽推特内存占比过大,网友却注意到他截图里另外一个APP

马斯克吐槽推特内存占比过大,网友却注意到他截图里另外一个APP

小萝卜资讯
2023-05-28 17:13:18
武汉一未牵绳大狗纠缠女孩,保洁阿姨用身体保护被抓伤,进展:将处罚狗主人

武汉一未牵绳大狗纠缠女孩,保洁阿姨用身体保护被抓伤,进展:将处罚狗主人

潇湘晨报
2023-05-28 15:48:13
世乒赛男单半决赛引争议,球迷还需时间接受王楚钦接班马龙

世乒赛男单半决赛引争议,球迷还需时间接受王楚钦接班马龙

文汇报
2023-05-28 12:01:22
连战说的没错,和平统一后需允许国民党继续存在,但应该有一前提

连战说的没错,和平统一后需允许国民党继续存在,但应该有一前提

纵横观天下ZK
2023-05-28 08:46:02
图片报:卡恩得知自己被解雇情绪失控,所以拜仁禁止他出席比赛

图片报:卡恩得知自己被解雇情绪失控,所以拜仁禁止他出席比赛

直播吧
2023-05-28 16:50:04
印度召开G20,19国参加却没有中国,莫迪发出警告,多国力挺中方

印度召开G20,19国参加却没有中国,莫迪发出警告,多国力挺中方

海峡军武
2023-05-28 12:29:42
寿命长短,喝水便知!医生:多喝水后出现这3个异常,尽快去检查

寿命长短,喝水便知!医生:多喝水后出现这3个异常,尽快去检查

药师方健
2023-05-28 14:35:26
谈崩了!人民币和股市暴跌,美债违约对我们影响比美国还大

谈崩了!人民币和股市暴跌,美债违约对我们影响比美国还大

牛遍满市
2023-05-28 08:11:13
泽连斯基:仅靠俄拿出2万亿赔偿战争损失不现实,中日德需要代赔

泽连斯基:仅靠俄拿出2万亿赔偿战争损失不现实,中日德需要代赔

飞翔鱼时代
2023-05-28 11:36:28
赢球后,王楚钦大哭原因曝光,马龙举动让人心疼,退役时间曝光

赢球后,王楚钦大哭原因曝光,马龙举动让人心疼,退役时间曝光

东球弟
2023-05-28 10:44:37
一女士就因一杯奶茶没能优惠几元和营业员发生争执,在苏宁里跳楼

一女士就因一杯奶茶没能优惠几元和营业员发生争执,在苏宁里跳楼

不是女汉子
2023-05-28 12:10:13
女司机不给救护车让行,“我凭啥让你”,看她的长相就明白了

女司机不给救护车让行,“我凭啥让你”,看她的长相就明白了

刘新谈社会
2023-05-28 14:54:58
热火103-104不敌凯尔特人!可怕的不是3-3,而是巴特勒赛后的发言

热火103-104不敌凯尔特人!可怕的不是3-3,而是巴特勒赛后的发言

篮坛粉碎机
2023-05-28 14:23:14
“教育局长打校长”事件真相扒出:招生被叫停,学校面临倒闭!

“教育局长打校长”事件真相扒出:招生被叫停,学校面临倒闭!

紫葳姑娘
2023-05-28 10:33:13
社保卡有四种颜色,而且功能不同?人社部最新回应

社保卡有四种颜色,而且功能不同?人社部最新回应

半月谈APP
2023-05-28 08:07:22
2023-05-28 18:08:49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揭露肿瘤真相,走出肿瘤误区
10322文章数 1979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儿子快回来,妈妈再也不骂你了” 孩子找到了,却离开了人世

头条要闻

央视披露安徽泗县拆迁腐败窝案:"一把手"带头贪污

头条要闻

央视披露安徽泗县拆迁腐败窝案:"一把手"带头贪污

体育要闻

燃!业余队用9年杀进英超 队长病床上庆祝

娱乐要闻

王菲小女儿17岁生日 李嫣留学国外近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

汽车要闻

奔驰EQE SUV售48.6万起 标配四驱续航613km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教育
亲子
手机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风设计,打造清新雅居

本地新闻

看完外国版《西游记》,吴承恩气得要从棺材里蹦出来

教育要闻

1.8万个岗位!京津冀三地携手促就业 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

亲子要闻

“儿子快回来,妈妈再也不骂你了” 孩子找到了,却离开了人世

手机要闻

iQOO Neo8 Pro体验:天玑9200+芯片加持,带来越级游戏体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