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IC导读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原标题: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信长星(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这一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江苏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引领江苏广大干部群众紧跟领路人、奋进新征程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具有极为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
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光荣使命,是对江苏工作的总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是总书记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赋予江苏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江苏发展的总目标;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我们要不断赋予新内涵、展现新形态的实践指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总蓝图。我们一定时刻牢记、深刻领悟,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把江苏工作做得更好,交出合格答卷。
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四个必须”,是对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总结,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抓发展的所有工作,都要以“四个必须”为重要遵循,把“必须”的要求转化为“必然”的自觉,真正实现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特别是在当前,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抓经济、谋发展,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防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上的政绩冲动,防止不顾财力、无视风险、盲目举债的投资冲动,防止“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卷土重来、“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项目冲动,防止只追新兴产业风口、不顾传统产业升级的不当倾向和冲动,确保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要求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四个走在前”涵盖了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战略基点、必然要求、最终目的,是总书记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擘画的“路线图”。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坚守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支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将其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早在2014年,总书记就深刻指出,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从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再到进一步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要求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贯穿始终的是“走在前列”。这是莫大的激励,也是重大责任,要求江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有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我们一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从国家战略全局中深刻理解总书记赋予的重大要求,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首提地的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加强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各级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努力做到不负关怀、不负信任、不负重托。
无人机航拍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2020年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本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信长星
整理:新华社记者刘亢、凌军辉
江西省委书记尹弘: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尹弘(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江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创新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目前培育省级产业集群124个,过千亿元集群5个、过500亿元集群20个,有色金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居全国第一、第四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升至27.1%、40.5%,产业基础得到有力夯实。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踏上新征程,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紧紧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是根本支柱。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打造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开展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行动,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新兴工业强省。一方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大有色、建材、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快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我省开发区总数达10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9个,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要完善开发区产业升级促进机制,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建立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标准体系,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开发区综合承载力,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关键所在。我们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省、人才强省战略,开展创新赋能攻坚行动,主动对接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稳妥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组,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速提质,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首台套版”政策,引导企业扩大研发投入,鼓励骨干企业牵头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进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效适配的创新生态体系。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金”深度合作、开放共享的创新体系。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系统推进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加快建设中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经济是强劲动能。数字经济发展是时代大潮、全球趋势,未来没有哪个产业和业态能够游离于数字经济之外。我们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点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创新,促进不同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扎实推进数字基建,加快南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推动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VR、移动物联网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建好用好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大力开展深耕产业赛道、强化数字赋能、建设应用场景、营造数字生态提升行动,加快培育壮大VR、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产业,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图为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操控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智能系统。这家企业在全球率先实现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产品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高端显示和专业照明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廖小平摄
本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尹弘
整理:沈锡权、郭强
《风险预警·金融版》简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区域企业发展大局,需要对金融风险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科学应对,防范于未然。 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出品的《风险预警·金融版》在政府权威部门指导下,依托先进的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和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对金融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风险舆情进行总结梳理和分析研判,为金融监管部门、要素市场、金融机构、上市公司、行业协会、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提供权威、专业、实用、及时、有效的金融风险舆情监测、研判、预警与应对建议。 1.8万/年,每周一期,每周五发布。
最新报告:
【2023年3月第3期】总第69期:“伪市值管理”三宗罪 【2023年3月第2期】总第68期:寿险偿付能力“拉响警报” 【2023年3月第1期】总第67期:私募“扶优限劣”,谁在裸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