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我国经济实力仅次于广东的省份。
它下辖的地级市里有个泰州市,市下辖有姜堰,这里有个处级干部不简单。
他有何不简单?
在他履历中,一年之中,更准确的说是:9个月内4次调任,不过都是平级调整,并且每一次或增或减一个职务。
他就是长期在泰州姜堰任职的处级干部薛金林。
从2020年十月至2021年七月这九个月时间段里,55岁的薛金林一个人身上一共有四次职务变化。
而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两年多时间里,他有五次职务调整,相当于平均6、7个月换一次岗,虽是平级调动,却在实权上逐步靠近核心决策圈。
这种情况一般很不常见,也极不平常。
即使表现再优秀,干部任职程序通常情况下也会符合常规,如此不合常理,问题的答案指向其时的上级主管领导。
要知道,不少公务员数年都不挪动位置,一年内发生一次或两次调职都不是经常出现。
可以说,短时间内工作变动多次,往往是决策者和组织上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做出的人事决策。
这种情形不见得一定就是好事,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具体得实事求是地看待。
不过,对于薛金林来说,这九个月中其工作岗位发生的多次调整,似乎是一个十字路口。
因为,一年多后,距离退休尚有的他却“意外”落马了,并且涉及的问题不小。
那么,这样一位任职经历绝不简单的基层干部有什么样的经历?
秘书起步的仕途
这个“65后”干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泰州本地人。
拥有中央党校(在职教育或函授教育或干部培训,没有统招)大学学历的他,在22岁前留下了一段空白:或许是大学毕业,或许不是。
1988年盛夏,临近23岁的他被安排进了一家国企当技术员。
从这一点可以推测,他当时很可能是刚从大学毕业,是分配下来的有文化的人才。
两年后,他迎来了命运拐点。
这年夏天,未满25岁的他成为了幸运的宠儿, 调至泰县人事局工作,正式进入国家单位当上公务员。
没过多久,“笔杆子”不错的他,被调到县委机要室,担任秘书,为领导提供文秘服务。
在泰县更名为姜堰市(县级市)前后,他担任了县委(市委)办公室秘书。
之后近十年里,他一直扎根姜堰,相继在市委办、市委政研室、市委办工作,先后任职副科长、科长和副主任,先后负责信息查办、政策研究等工作。
市委办是党政中枢部门,主要为执政一方的决策人士提供决策参考。这样一个十分锻炼人的机关,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地方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
距离其参加工作15年后,即2003年的盛夏,薛金林被组织安排到镇级机关历练,从此在张甸镇工作七年多,历任副书记及镇长(肩挑两职)、书记及人大主席(肩挑两职)、书记等职。
下沉上调的重用
基层,成为干部做出实绩的舞台。
在张甸镇,他迅速找到了治理乡镇之策,坐稳并坐实成为了主政一镇的“父母官”。
从2010年八月到2012年十二月,薛金林先是留任张甸镇书记(此时已经卸任镇人大主席职务)约四个月,而后转任白米镇当了一年左右的书记及镇长,再接着“回炉”到市里,出任了约十个月的市委办主任职务(时任市委书记为王仁政),之后随着姜堰撤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其时年已四十七岁的他在2012年十二月时改任区委办主任(时任区委书记为李伟),岗位实际未变。
改任区委办主任约半年后,薛金林被提拔为处级干部,受命出任区委常委等职,除了继续负责区委办,还主抓宣传部门工作。
两年两个月后,他卸任区委办主任职务,继续任职区委常委和宣传部部长职务。
之后约一年半后,他继续被委以重任,在前述两职基础上,还担任罗塘街道(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的党工委书记,可谓是实权在握。
不过,这样的“一人三职”状况维持了三年七个月之久。
更迭频繁的换岗
2020年十月,时年55岁的薛金林的职务发生了变化。
随着新任命的下达,28岁时入党、有着17年党龄的他开始转任区委副书记,同时续任宣传部长。
两三个月后,他又有一次岗位调整,身上新增一职:区人大常委会副职领导。
又是约三个月后,薛金林卸任了身负近八年的宣传部长职务,职务调整后留任区委副书记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两职。
再过了大概3个月,即2021年七月的时候,他面临转岗,离任其在区委的任职,全身赴任区人大常委会副书记、副主任职务。
从2020年十月至2021年七月,差不多9个月的功夫,薛金林经历四次调职。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频繁调职的操作里,似乎隐藏了真相!
光环干部的反思
“放心”干部,不该放松!
被组织充分信任、频繁调职的干部,不该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干部之道:不论调为何职,位荣者坚持实干奋进,勤政作为,清廉自重,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心怀拒腐防腐意识,肩负重任与使命,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为国奉献、为社会建功,真正造福百姓!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