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再重申一下自己的观点:
汽车行业降价潮背后的价格战,最终受益的不一定是我们消费者。
车企将价格稳定在一个范围内波动,不断的提升配件来加强竞争才是王道。不是说不能降,而是应该像手机一样,时隔1-2年同系列发布一个升级版新款出来,再降价旧款。
这样产品在迭代,技术在升级,无论是已经购车的消费者还是即将入手的消费者,他们的权益都能得到平衡与保障。
如果不信的话,请去问下共享单车价格战之下还有多少人的押金没有退回来吧!
特斯拉销量暴涨是因为降价,还是集中交付?
无论是来自于新车上险量,还是来自于中汽协的数据显示,特斯拉的销量的的确确在经历4次降价后,销量在一路攀升。
新车上险量从2月底上险1万余辆增长到3月第二周的1.7万余辆
如果按月看,特斯拉依然在增长
如果看中汽协的数据就更夸张,仅仅1月份就产销6万辆。去年中汽协这一数据显示为5.98万辆。
有的网友就开始说,3月份特斯拉销量上涨的原因是因为集中交付,1-2月份是要集中交付出口的。
这是过去2年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但我想说的是随着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的开工,这种比例会越来越低。就在3月26日,特斯拉宣布德国欧洲工厂的周交付量已经达到了5000辆,一年就是24万辆,而2022年特斯拉在欧洲总销量为22万余辆,而且柏林工厂设计产能是50万辆。
特斯拉在中国的降价不仅仅是因为原材料下降,或者是良心发现,而是因为上海特斯拉产的车已经不需要运那么多去欧洲了。
那过剩的产能与其指望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或者指望充电桩不完善的东南亚,还不如降价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做一个中国汽车界的“苹果手机”。
特斯拉柏林工厂,全部建成后年产量50万辆
可以预见的是,当上海工厂的特斯拉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出口量后,其产能必将对国内新能源整车市场造成地震般的冲击,冲击波已经在3月份看到了端倪。
不着急,各位看官可以再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看看是否会命中?
比亚迪涨了又跌,是扛不住了吗?
比亚迪2022年11月23日宣布涨价2-6千,将涨价时间锚定在了2023年1月1日。而在3月份比亚迪又宣布了主力车型的“促销活动”,优惠6800-8800元。
如果单看比亚迪的月度销售情况,比亚迪无疑是国产车中的佼佼者,新能源车排名第一,甚至在加入燃油车后,第一次将大众赶下了头把交椅。
上险量显示比亚迪超过了大众,这是国产车的第一次
比亚迪的官方销量数据
如果真的形势一片大好,比亚迪为何还要搞活动呢?
原因也很简单:国内乘用车销售市场1月份在下滑,2月份基本持平,竞争加剧了!
汽车工业协会显示1月份产销去年比较下滑严重
其中行业乐观估计今年汽车行业预期增长率为3%,别忘了我们国家今年的GDP预期增长率降价后仍然为5%。
比亚迪搞营销不是为了针对特斯拉,而是为了针对在座的所有汽车厂商。
其实我个人是希望不但比亚迪能够扛住这一波,我希望有更多的国产自主品牌能扛住这一波冲击,扛住了我们就有像当年日系车一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同时,我也希望国产自主品牌,不仅仅只是用营销手段来打价格战,而是应该打技术战,打客户体验战。
大概在2月7日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声称:2023年整车行业竞争加剧,已经到了非生即死的地步。
所以,最后我再多啰嗦一句,如果要买车,请相信大品牌,至于一些小众品牌不如让他们先去市场中试试水深水浅,能活下来就是经受过用户考验的好品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