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有救了?音频:00:0009:04
中午,被一通电话吵醒,午觉睡了一半就睡不着了。
01
自救。
这轮周期,市场的观望情绪和信心不足有一半是房企暴雷带来的。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房企没暴雷,市场会怎么样?
最近,围绕房企发生了三件事,我一一给大家说说。
11月8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对外披露:应碧桂园要求,撤销其发行人信用评级。
啥意思?就是碧桂园与标普解约了。
还有朋友记得我在9月22日写的文章《碧桂园,还能挺多久》中说的话吗?
这些评级机构时不时就在国际公开市场说:“钗逆子”的房企要完蛋,我要给他降级了。
现在看,这些房企终于明白暴雷的火线在那里了。
截止目前,已经有阳光城、佳兆业、新城控股等70家房企向三大评级机构申请撤销评级。
值得一提的是,被评为示范性房企的“五朵金花”都在。
这说明什么?
谁能调动70家房企成为一致行动人,懂的都懂。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评级机构:你们销售恶化
房企这货:放屁,我们账上几百亿
评级机构:通知,调低评级至展望
国内机构:呀,赶紧要钱,这货要完
评级机构:你们收支不平衡
房企这货:放屁,我今年回款过千亿
评级机构:通知,降低评级至负面
国内机构:呀,赶紧起诉,这货没钱了
评级机构:你们流动性恶化
房企这货:gun犊子,解约
评级机构:这样,国际上借不到钱哦
房企这货:说得好像我打算还,打算借似的
国内机构:这是要掀桌子啊
房企拿着手机,输入了如下内容:大哥,我们这搞定了。
这波楼市寒冬,房企的境外债违约的趋势仍在攀升,境外债券已经是垃圾债等级了。
即是如此,还他何用。
即不想还,评级何用。
要知道房企的特殊性在于“民生”二字,这二字是一家一户,也是万家灯火,是一房一证,也是万里山河。
无论如何“这锅肉都要烂在自家锅里”。
我知道有憨皮看到这里会说:不还钱,不道德。房企暴雷明明是高杠杆和评级机构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种观点我只想说:在增量见顶的世界,存量竞争惨烈,每一口都要争夺,胜者披荆斩棘,败者血流成河。
商业竞争,不是乌托邦,而是修罗场。
02
上市。
昨天的文章也提了一笔,就是允许“少量涉房业务的房企“可以在国内上市融资了。
要知道之前万达和恒大都谋求过国内上市,但都没成功。
这之后万达摔杯卖酒店、恒大暴雷秀交楼。
在此之前,房企在国内上市是非常、非常、非常难的。
恒大年销售8000亿,借壳深深房排队4年无果;万达商业筹谋多年,IPO申请5年也没成功。
最后,这些房企只能去“仙股”扎堆的香港上市。
现在,明确“少量涉房业务的房企”可以在国内上市,释放的信息非常明确。
就像一条路,你闯关无数次,也没撬开前面的大门,但当你山穷水尽奄奄一息时,轻轻一推大门就打开了。要明白不是你多厉害,而是厉害的人打开了这扇门。
小时候看西游记以为是孙悟空神通广大保佑唐三藏取得真经,后来长大才明白,九九八十一难和孙悟空,都是取经成佛的必备条件而已。
03
无形之手
11月9日,地产股一开盘,就集体暴涨,直接涨停板。
阳光城、金科股份、华夏幸福、中南建设、新华联封板,涨幅10%;
旭辉、碧桂园、龙湖、新城、禹洲、时代、雅居乐、合景泰富、中梁、祥生控股、弘阳地产等港股均涨超10%
旭辉和龙光盘中一度涨涨幅超过40%,碧桂园涨幅30%,新城涨幅26%
昨天还在ICU打氧气,今天就到KTV点嫩模,房企一下子都由绿转红了。
在一片绿油油的前提下,房企开出了朵朵大红花,连病入膏肓的ST泰禾都连续两个涨停板。
啥情况?恒生港股有人砸钱进场,大A翻红有第二支箭出现。
11月8日,也就是地产股普涨的前一天,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一则重磅消息:
《“第二支箭”延期并扩容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再加力》。
简单概况而言:就是民营房企发债不再受歧视了。
之前的文章《不好,楼市要嗝屁?》就根据易刚的发言预判过,房企仍能靠输血活一段时日。
现在明确发文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算是正式输血了。
这也意味着不再分什么“示范房企”“不示范房企”了,只要“缺钱的房企”都可以发债融资了。
这份文件涉及了很多操作规范和金融知识,我们不做解读,重点说说这次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初期规模:
约2500亿。后续根据情况可进一步扩容。
那么,2500亿能解决所有房企的所有问题吗?
答案是不能。
我简单给大家罗列一些数据,虽然不精确,但能看明白问题:
负债端:
恒大2万亿、碧桂园1.76万亿、融创1万亿,这三巨头就有大约5万亿,这还不算阳光城、泰禾、旭辉等等
输血端:
5月:示范房企发债融资百亿元;
6月: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2000亿元;
8月:6家民营企业发了8只债券,包括龙湖、卓越、美的等,合计金额83.68亿元
9月:监管指示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有数据显示约百亿元
11月初:10家房企增信发债,涉及金额约200亿
这一进一出就是道数学题,还是十以内的加减法数学题。
负债端虽然有偿债周期带来的“债务缓释”逻辑,但总负债5万亿也仅是一部分。
输血端已经发生的“融资”按“1万亿”计算,再加上这次的2500亿也就1.25万亿。
一杯水,如何救一车薪。
但是,当一杯水接着一杯水不停的运来时,所有人都会兴奋,因为希望在延续。
2500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能让市场建立乐观预期,从而让房企坚持到解决问题的那一天。
没有人知道“解决问题的那一天”是哪一天,但可以肯定,那一天一定是楼市回暖的那天。
如果说前文的两件事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2500亿就是明牌,信号已经非常强烈:
房企:我还活着。
憨皮:呸,靠输血活着
房企:管我怎么活着,我会一直活着。
余华的小说《许三多卖血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绝路之上的房企,为了活着会用尽办法。
04
两个故事。
还记得我在《碧桂园,还能挺多久?》讲了两个故事吗?
当时讲这两个故事时,很多小伙伴都看不懂,现在回头看已经是‘故事照进现实’一一应验。
今天这三件事串联到一起,就是一局棋,从现在开始,房企才算真正触底。
2023年的房企一定会好过2022年,还奋斗在房企内卷边缘的伙伴可以吐口气了。
对我而言,预判的很多事都已成为现实,楼市行情也好,房企走向也罢,不算什么难事,只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往往不忍直视。”
从感性和情感角度而言,我希望房企能顺利渡过难关,无论是社会角度还是行业,亦或者供应商、购房者、就业者等等,房企顺利渡劫,有利于所有人;
但从现实和客观的角度看,房企要走出困境得“负尽千重罪,炼就不死心”,何其困难。
我很喜欢今何在的小说,他写的《西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