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人之根本。然而,在一些地方,教育却成了一些人的“摇钱树”,甚至成了一些人的“腐败温床”。近日,黑龙江省鹤岗市教育局一名干部被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这名干部的履历和财富来源,让人大跌眼镜。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又暴露了什么问题?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3月24日,鹤岗市教育局规划财务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杨海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杨海生,1973年出生,1986-1989在鹤岗市公安中等专业学校学习,1989年中专毕业。之后在幼儿园做第一份工作。1990年进入鹤岗市教委,成为一名正式的公务员。之后在教育局历任校办企业管理人员、财务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财务科科长等,一路在教育局摸爬滚打几十年。
从杨海生的履历来看,他的学历并不高,只有中专学历。而且他的中专是在13岁就开始上的,这在当时也是非常罕见的。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有没有学历造假?这些都是值得深挖的问题。
杨海生的工作岗位也很有意思,他基本都是在教育局的财务相关部门工作,这些部门都是掌握着教育经费和项目资金的部门,也是容易滋生“微腐败”的部门。他是怎么利用自己的职权和资源,在教育领域发财的?他有没有侵占或挪用公款?他有没有收受或索要贿赂?他有没有为自己或亲友谋取利益?这些都是值得查清楚的问题。
杨海生的案件还在调查中,具体的违纪违法事实还没有公布。但是从近年来曝光的一些类似案件来看,教育领域的“微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干部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力,在招生、考试、评优、评聘、项目申报等方面搞权钱交易、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有些干部利用自己掌握的经费和资源,在建设、采购、食堂、后勤等方面搞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徇私、收受回扣;有些干部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在师生、家长、社会等方面搞权色交易、拉帮结派、搞特权思想。这些“微腐败”行为,不仅损害了教育事业的公平和公正,也损害了教育系统的形象和信誉,更损害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利益和感情。
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警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教育领域的问题和隐患。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我们也希望这名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法律和纪律的惩处。我们更希望教育系统能够以此为鉴,加强自身建设,净化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