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6年刘伯承逝世,邓小平看到治丧名单大怒:为啥没有肖永银?

0
分享至

上世纪80年代,已经从中央工作中退下来的刘伯承元帅,正在南京军区调养身体。由于常年征战,在战场上受了不少重伤,所以年老之后身体受到了很重的伤害,他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在刘伯承元帅住院治疗的过程当中,南京军区的第一副司令肖永银,只要能抽出空闲,就必定会前往医院,陪在刘伯承元帅的身边。

1986年,元帅的身体实在不堪重负,与世长辞。

根据他生前的嘱托,他的葬礼由邓小平同志全权负责。二人是共同领导过刘邓大军的老战友,所以对于这一场葬礼,邓小平同志无比重视,任何环节都必须亲自过目。

还别说,他真的发现了治丧委员会工作的错漏。当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把参加葬礼的人员邀请名单递给邓小平看时,邓小平勃然大怒,对着工作人员训斥道:

“你们怎么这么粗心?这上面为什么没有肖永银?”

肖永银和刘伯成元帅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

他最后能成功赶到葬礼之上吗?

今天,一起来看看这段革命年代产生的深厚情谊。

作战勇猛,得到赏识

1930年,小乞丐肖永银穿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军装,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之前沿路乞讨时,他不止一次看到过红军行军的队伍,内心充满了向往和羡慕。而现在,他终于也成为了这些人中的一份子。

在此之前,肖永银的生活其实非常坎坷。

1917年6月,他出生在河南新县,家庭条件特别贫困。不过想想也正常,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相对还过得去的人又有多少呢?

而更加命途多舛的是,他的父母亲人相继离开,他成了个在世间无依无靠的孤儿。各家自扫门前雪,这么一个跟大家非亲非故的孩子,并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他。

所以,小小年纪的肖永银只能以乞讨为生。当他忍饥挨饿时,当他受到地主阶级的打骂时,他常常会想:等我以后有本事了,一定要把所有欺负别人的人打趴下,让所有孩子都能够生活在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当中。

而1930年,就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加入红军之后,他便在一步一步靠近自己的理想。

刚开始,13岁的新兵蛋子只能当一个勤务兵,连上前线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也不气馁,在后方就尽全力为战友们服务。而且,他还可以跟着前辈们学习经验,反正以后总能用得上。

渐渐地,由于成长迅速,观察力敏锐,肖永银被提拔成了吹号员,后来又慢慢成为了部队当中的四号长。这个时候他也就才十几岁,所以足以见得他潜力无限。

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工农红军被迫开启了长征。肖永银此时在部队当中的定位还是一名司号长,可他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工作职责了。

在大部队挺进四川,遇到当地军阀阻挠,寸步难行的时候,肖永银主动站出来,对首长保证:

“请您给我派一点兵力,我向您保证,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能把这一波敌人给大家打退。”

眼前这个17岁的孩子并没能让首长生出什么信心,但是本着鼓励战士的目的,部队领导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而转过头来,肖永银的表现就惊艳了在场所有人。

他拿着自己手中的武器冲锋在最前面,就跟不要命似的,对着敌人喊打喊杀。

战场本来就是最考验军人杀气和战斗意志的地方,肖永银表现出来的强大力量,在第一时间将敌人给深深震慑。与此同时,他的战友们也受到了强烈的鼓舞,燃烧起了熊熊斗志。

这一场仗打得酣畅淋漓,肖永银也表现得十分出色。只不过下了战场之后,战友们才发现,他的胸膛已经被鲜血染红,他的肺部也被子弹击穿。

在关心他伤势的同时,部队的领导们也不由感叹:

“小小年纪就能够把敌人逼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后生可畏。”

后来翻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终于取得了胜利,肖永银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他已经不再是一名小小的司号长了,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徐向前将军的警卫长。他的第一职责,就是紧紧跟随将军,保证首长的安全。

说起来,他也是因为自己的英勇表现而得到赏识的。听说肖永银在战场之上的英姿之后,徐向前主动来要人,把这个年轻却勇敢的小伙子要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1936年11月,国内的政治局势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我方组建了西路军,准备加强跟共产国际之间的联系,打通国内和国际上的信息沟通渠道。徐向前,则成为了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他们一行人带着任务出发的时候,肖永银还是紧紧跟在徐向前的身边。不过,这一次他们遇到的阻挠力度超乎想象,所以徐向前不得不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

“小肖同志,这是我们必须要送到驻地的信件,我现在把它交给你。我的目标太明显,害怕这封信放在我的身上不安全。咱们两两一组,分开行动,你和陈明义同志一起走。而我呢,就去负责引开敌人的注意,给你们争取时间。”

“不行首长,我是您的警卫长,怎么能离开您的身边呢?”

“服从命令!现在,你们身上所传递的情报,比我的生命安全更重要。马上出发,不能耽搁。”

肖永银和陈明义两人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风霜。

刘帅赏识,亲自培养

这两位战士化身为叫花子,把身上的武器全部都藏了起来,做好记号,轻装上阵。

他们两人伪装得实在太像,一路上骗过了敌人的多次盘查,正在一步步走出敌占区。越往后面走,二人的精神状态越是紧绷。此次任务事关重大,他们一刻也不敢松懈。

不仅在担忧此刻的任务是否能够成功,肖永银心中还一直记挂着徐向前的安全。虽然他收到命令,第一目标是护送情报,但他还始终谨记着自己的本职工作,牵挂着他的首长。

他们二人就这样在路上风餐露宿了120多天,终于在一个疲惫的日子里找到了根据地,见到了刘伯承元帅。

这次相见,就是刘伯承元帅和徐向前之间的初见。

一开始,元帅并没有把这两个风尘仆仆的叫花子认出来,还以为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直到陈明义表明自己的身份,刘伯承才终于恍然大悟。

等到二人安顿下来之后,刘伯承找到了肖永银,对他说:“听说你一直在记挂着徐向前将军,他很好,也已经到了这里,你不用担心。来跟我说说,你们一路上是怎么闯过来的?”

听完肖永银的描述之后,刘伯承内心对他的欣赏更是提升了不少。一个还不满20岁的孩子,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未来肯定不可限量。

于是,刘伯承元帅把肖永银要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来培养他这个潜力股。

经历了抗日战争,又经历了解放战争,肖永银已经成为了解放军第18旅的旅长。现在的他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在战场上横冲直撞的毛头小子,他有勇有谋,能往前冲,也能停下来思考灵活的战略战术。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启了解放战争当中的关键一环。而肖永银所率领的18旅,就成为了这支队伍当中的先头部队。

先头部队必定意味着他们要承受更大的风险,要为后方大部队开路,或许也会付出更多的牺牲。不过肖永银是不畏惧,毕竟打仗嘛,流血牺牲不可避免,总要有人顶在最前面。

可他在意的是,为什么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领导一定要跟着他们一起冲锋?他劝说刘伯承:

“前线有多危险,咱们都明白,您作为这支军队的首领,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闪失。所以,你应该坐镇后方,为兄弟们提供精神支柱。”

刘伯承笑了笑,说:

“我军打仗,还没有什么不能往前冲的道理。不管我是个军长,还是个普通战士,我都是解放军,怎么不能在前面?”

“行吧,我说不动您。不过咱们可先说好了,一切行动听指挥,得听我的指挥啊。”

现在这二人之间的讲话已经随意许多,我们也能看出,他们的感情有多么深厚。

刘伯承对于肖永银表现出来的指挥能力,更是感到无比欣慰。这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兵,身上有被他影响的精神,现在对方变得这么优秀,他与有荣焉。

不出意外,这场仗打得非常顺利。肖永银在前方卯足了劲儿地干,尽可能地为两位领导降低更多的危险。他受伤不要紧,他最敬重的首长可不能有丝毫闪失。

解放战争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新中国也建立起来,肖永银终于能够从连年征战的生活中暂时缓出来。

主动请战,配合默契

对于这样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来说,突如其来的和平生活,反倒让他有些不适应。

在和老战友们聚会时,肖永银还开玩笑:

“你们说啊,这人有时候真是贱骨头。还在打仗的时候吧,我们拼命盼着什么时候这场仗能打完。现在这场仗打完了吧,咱们又觉得闲得难受。”

一群老战友哈哈大笑,纷纷骂他不知好歹。但不得不说,他这句话,还真是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

等到刘伯承元帅在南京开办了军事培训班之后,肖永银第一个响应,马上报名参加。

刘伯承元帅笑他:“你小子,说起军事上的东西,还真是比谁都积极。”肖永银挠挠头,有些害羞,又有些傻气地笑起来。

这一次的军事培训,着实让肖永银受益匪浅。在这里讲课的不仅有解放军的指战员,还有许多从功德林当中选来的国民党曾经的高级将领。

他们以前是对手,所以对方在分析解放军作战时的长处短处时,总是能够一针见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对手远比你自己更了解你吧。

肖永银本来并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但是他在这儿上课的时候,比谁都认真。虽然现在新中国暂时太平了,但是保不准以后会突然出现什么事情,还需要他们这些征战多年的“老家伙”主动站出来。

肖永银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是个乌鸦嘴,他才刚产生这个想法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就爆发了。

他安安心心在家里等着上级领导的召唤,但是等了好几天都没等到动静,他终于坐不住了,主动跑去刘伯承元帅的办公室找人。

“首长,您可不能用完就扔啊。您是知道我的,现在咱们国家有仗打,您可不能不让我上啊。你们是不是把我给忘了,我在家等了好久,都没等到你们的召唤。”

说着说着,肖永银就带上了抱怨的情绪。他现在在刘伯承元帅的面前是真的不见外,反正大家都知根知底,元帅也不会跟他一般见识。

不仅如此,他还从兜里掏出了自己提前写好的请战书,拍在了刘伯承元帅的办公桌上。

“请战书我都写好了,您看着办吧。”

“臭小子!还跑这儿跟我耍横来了?行行行,你想去战场是吧,让你去让你去。”说着,刘伯承元帅就在这张请战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而后,肖永银带着十二军奔赴朝鲜战场。十二军虽然不是朝鲜战场之上的主力部队,但是在上甘岭战役中,如果没有他们的增援,15军也不可能完成主攻任务。

当时这场战役打完之后,两个军长还互相碰头,彼此拍着对方的肩膀,称一声“默契”。两军在战场上有力配合,这才遏制住了美军猛烈的攻势,夺得了高地,也守住了阵地。

1953年班师回朝,刘伯承元帅还特意去见了肖永银,夸了夸这个在异国他乡放光彩的老部下。

始终关心,坚持看望

1955年,肖永银被授予了开国少将的荣誉。在场的大家都知道,他是徐向前元帅和刘伯承元帅最欣赏的老部下,是他们二人的得力干将。

在这之后不久,肖永银就被调往了南京军区,给许世友将军打配合,成为了他手下的第一副司令。

“是你?你还记得我吗?当年翻雪山的时候,你好像是刚打完仗,被大家抬在担架上,我来旁边看过你。咱们可真是有缘,现在又要在一个地方干活儿了。”

“哪儿能不记得?再者说,您这么些年的战绩,咱军中大伙儿都知道。能来跟您打配合,是我的荣幸。”

接下来的生活,就远没有打仗时那样惊心动魄了。

这里没有连天的战火,也没有动不动的流血牺牲,更不会有外人来侵犯。这些见惯了烽烟、吃惯了黄沙的老革命,心中多有感慨。

1970年,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肖永银,终于又见到了刘伯承元帅,他的伯乐。

元帅从中央工作中退了下来,现在受到了一点麻烦,来到南京这边避避风头。看到昔日的下属,刘伯承元帅不无感伤:“现在我要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您过去是我的老首长,现在咱们的关系还不是一样的。过去怎么对我,现在您就还怎么对我。咱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有所改变。”

在刘伯承元帅居住于南京的这段时期,肖永银对他非常关心。他不仅在吃穿住行上亲自关注元帅的生活,一旦工作有了空闲,他就会亲自来到元帅家中,陪着自己的老首长一起聊天,开导他的心情。

可是一天天地,刘伯承元帅的身体却逐渐衰弱下去。这些打了不知多少仗的军人,年轻时仗着身体素质好,什么问题都能够自己扛过去。可是老了,各种伤病就全部都爆发了出来。

元帅住进了医院,肖永银看望老首长的地点就从对方家中变成了医院。他来这儿时,总是会带上当天的报纸,把新闻讲给老首长听。他也会宽慰道

“您可得快点儿好起来,咱们还得一起去钓鱼呢,可不能爽约。”

那时的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二人相见的次数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1986年,刘伯承元帅与世长辞。根据他生前的叮嘱,他的葬礼交由邓小平同志全权打点,夫人从旁协助。

而邓小平看到治丧委员会交上来的葬礼邀请人员的名单时,不禁勃然大怒。

“谁不知道刘伯承元帅和肖永银将军的感情好?你们在做名单的时候,怎么忘记了肖永银的名字?这是你们工作的重大失误,赶紧把这个名字给加上。”

肖永银这才得到消息,赶到葬礼现场,涕泗横流,送了自己最敬爱的老首长最后一程。

结语

革命年代的战友们建立和积累起来的感情,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深刻。他们在最紧急的关头,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对方,把生死系在对方的手中。当有人从这场情谊中提前退场时,另一人感受到的必然是天崩地裂般的悲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暴龙历史记
暴龙历史记
用心解读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4275文章数 209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通报"学术妲己"事件

头条要闻

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通报"学术妲己"事件

体育要闻

从无缘奥运到准日本一姐 秘诀是干饭?

娱乐要闻

杨丞琳带李荣浩回台湾 贴脸合影庆生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比亚迪西安工厂起火,现场浓烟滚滚!最新回应来了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手机
旅游
教育
房产
数码

手机要闻

moto razr 40 ultra体验:精准取舍 一款很纯粹的竖向折叠屏

旅游要闻

张家界国家森林攻略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房产要闻

开盘在即!「望京云尚」获预售许可

数码要闻

国产4T固态昙花一现?999的神价没有了!网友:长存在耍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