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韩国特色”地产大雷:全租房

0
分享至

韩国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正在破灭,而韩国特有的租房制度或将加剧房价崩跌。

韩国有两种租房制度,一种和中国类似,支付押金并按月付租金。而另外一种制度是韩国独有的,叫传贳房(jeonse),也叫全租房。

在这种制度下,租客要向房东缴纳一大笔押金,大概是房子价值的50%-80%,交了押金后可以“免费住”规定的年数,一般是两年,到期后,房客退房,房东如数归还押金。

去年,首尔一套公寓的押金达到近6.78亿韩元(约合53 万美元),那些没有足够储蓄缴纳押金的租客可以申请特殊的银行贷款。

但在加息周期下,随着利率走高,越来越多的租客选择从传贳房转向普通的月租房。去年的数据显示,韩国租赁合同中,月租房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全租房。

这也意味着房东很难从新租户那里获得足够的押金,以将之前的押金还给租赁合同到期的租户,这可能会迫使房东以大幅折扣抛售房产,并助推房价下跌。

媒体援引韩国国民银行房地产分析师Park Won Gap称,“在危机时刻,传世很容易放大风险......对于今年的经济来说,这可能会成为比高利率或潜在衰退更大的风险。”

韩国经济研究所本月在一份报告中称,韩国传贳贷的规模高达1058 万亿韩元,这使得韩国家庭债务总额达到 2925 万亿韩元,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高达157%,是国际金融协会追踪的60个国家中最高的。

SK证券公司经济学家An Young-jin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大部分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庭债务都是按浮动利率收取的,这使得该国的房地产市场对加息更为敏感。

传贳房——韩国独特的租赁制度

韩国独特的租赁制度,让韩国楼市成为炒房客的乐园,让有房的人可以轻易获得更多房子,但一旦资金断裂,威力堪比“火烧连营”。

这种租房制度,咋听之下有点不可思议。但它在韩国还很流行,在韩国房价还在上涨的前几年,首尔大约有一半的租约采用的是这种模式。

说它是租房模式,但本质上,这是一种贷款,那一大笔押金就是房东向房客借的钱,以房子做抵押,支付利息的方式就是给房客免租金。

这种模式在韩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上世纪60-90年代期间迅速普及,当时韩国经济迅速发展,但银行体系还不发达,无法给小企业提供融资,于是个体户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融资。

但既然租客付得起那么高昂的押金,为什么不拿这笔钱去付首付,直接买套房子?

有部分选择租房的韩国人确实有能力买房,但用这笔钱按揭买房,每个月还要交房贷,影响生活和消费水平。对于一些追求生活质量的韩国年轻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传贳房,免费租房,“省下来”的房贷可以用来改善生活。

更现实的情况是,随着房价上涨,越来越多韩国人实际上连传贳房的押金也付不起,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来自父母支援,加上银行贷款。

在之前的低息环境下,韩国租房贷款还可以申请优惠利率,银行还有专门的传贳金优惠贷款,贷款的利息比月租金低,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首选传贳房,等存够了钱,再自己买房。

这种制度在韩国经济城市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为进城务工的农民解决了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经济活动提供了融资。但是随着房价不断走高,这种模式就变味了,成为了炒房的捷径。

现实中,拿到高额押金的房主可以不断层层加杠杆,控制大量住房——2亿韩元付20%的首付,买了10亿韩元的房子,然后租出去可以收进来8亿韩元的押金,然后这8亿韩元再去付首付……经过几轮操作,用2亿韩元的资本就可以撬动巨量房产......

之前曾有媒体曝出,有炒房客靠着这种方式在首尔买了280套房子,最终由于杠杆加太多,资金链断裂,引爆了一颗巨雷,房东直接消失,导致数百名租客毕生的积蓄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实际上,很多房东在租约到期时是无力返还押金的,只能靠把房子租给下一个租客,拿到押金再还给上一任租客。这也意味着,传贳房的模式要维持下去,房价只能不断上涨,这样下一任租客的押金才够填补上一任租客的洞。

但随着利率走高,韩国房价也涨不动了。

数据显示,韩国2月份房价较上年的高位下跌 4.4%。据韩国人类住区研究所分析,如果价格下跌 10%,大约四分之一的房东将无力偿传贳房押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孟晚舟现身上海!华为“根技术”发力国产数据库

孟晚舟现身上海!华为“根技术”发力国产数据库

财联社
2023-06-07 21:45:29
都结束了! 乌克兰的大坝被炸毁,向下游倾泻了18亿立方米的水。

都结束了! 乌克兰的大坝被炸毁,向下游倾泻了18亿立方米的水。

史不位为
2023-06-07 20:01:07
从俄乌冲突来看中国的空军转型:歼20战机,决不能再打火箭弹了!

从俄乌冲突来看中国的空军转型:歼20战机,决不能再打火箭弹了!

爱吃泡面的搞笑达人
2023-06-07 16:28:41
油价突变!6月7日,加油站92号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油价突变!6月7日,加油站92号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汽车安利会
2023-06-07 14:24:03
张翰林允官宣,打破了太多人的预想!

张翰林允官宣,打破了太多人的预想!

她暖
2023-06-06 12:04:00
山西夫妻连生12胎才有儿子,11个姐姐为弟弟结婚凑32万,后来如何

山西夫妻连生12胎才有儿子,11个姐姐为弟弟结婚凑32万,后来如何

生活故事本
2023-06-07 20:45:55
该给中方的承诺,美方给迟了,美官员的接待规格,还不如马斯克

该给中方的承诺,美方给迟了,美官员的接待规格,还不如马斯克

剑哥的思政课
2023-06-07 09:37:10
美国哲学家乔姆斯基:让中国停滞和服从?美国想法多么愚蠢

美国哲学家乔姆斯基:让中国停滞和服从?美国想法多么愚蠢

环球网资讯
2023-06-07 06:03:14
复旦一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学校“处罚过重”,二审:开除不违反教育部规定,维持原判

复旦一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学校“处罚过重”,二审:开除不违反教育部规定,维持原判

纵相新闻
2023-06-07 20:02:10
中国5月出口负增长,人民币跌破7.14,宁王暴跌、长春高新闪崩

中国5月出口负增长,人民币跌破7.14,宁王暴跌、长春高新闪崩

看财经show
2023-06-07 17:07:15
“魔童”李蕾:10岁时殴打婴儿,将其从 25 楼抛下,后来怎么样了

“魔童”李蕾:10岁时殴打婴儿,将其从 25 楼抛下,后来怎么样了

故事细细谈
2023-06-01 21:28:59
“太难了!”出境游为何“签证难”?何时能好转?

“太难了!”出境游为何“签证难”?何时能好转?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6-07 13:43:17
谈“双城论坛”蒋万安激辩绿议员,霸气表态:过去怎么办就怎么办

谈“双城论坛”蒋万安激辩绿议员,霸气表态:过去怎么办就怎么办

海峡导报社
2023-06-07 12:30:06
不耐老的4位女星,年轻时貌美惊艳,一到年纪老相毕露

不耐老的4位女星,年轻时貌美惊艳,一到年纪老相毕露

圈儿内人
2023-06-06 20:48:21
国企领导与异性牵手逛街被拍:没有几个人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国企领导与异性牵手逛街被拍:没有几个人能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庞九林律师
2023-06-07 19:06:26
真是太尴尬了,女子在健身房跑步,裤子被夹住竟然走光

真是太尴尬了,女子在健身房跑步,裤子被夹住竟然走光

唐宁街上的猫
2023-06-07 17:32:13
印军强占中国两个山头,解放军用微波武器,烧得印军大小便失禁!

印军强占中国两个山头,解放军用微波武器,烧得印军大小便失禁!

历史侦查处
2023-06-07 20:00:39
韩国这下真完了

韩国这下真完了

历史观察
2023-06-07 19:09:55
李连杰面相被指凶狠,神秘老僧分析修行人面相异样的原因

李连杰面相被指凶狠,神秘老僧分析修行人面相异样的原因

老段世界观
2023-06-07 10:14:33
今日热火总决赛最低球票416美元,梅西迈阿密首秀球票481美元

今日热火总决赛最低球票416美元,梅西迈阿密首秀球票481美元

OnFire
2023-06-08 10:03:04
2023-06-08 10:58:44
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见闻
中国领先的金融商业信息提供商
102902文章数 26026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五线换乘+快速抵大兴机场!丽泽城市航站楼获批复

头条要闻

山西一宿管多次强奸学生聋哑母亲 上门侵害时被抓住

头条要闻

山西一宿管多次强奸学生聋哑母亲 上门侵害时被抓住

体育要闻

告别欧洲!梅西专访解释决定:巴萨难回

娱乐要闻

白鹿baby不和风波升级!恩怨越扒越多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身价160亿的长沙夫妻,42亿猛投芯片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旅游
数码
艺术

家居要闻

深色调搭接多元素设计,打造雍容时尚居所

手机要闻

华为新动作不断!麒麟芯片、盘古Chat、AI数据库都在路上了

旅游要闻

奔赴山野 用一场自然之旅治愈自己

数码要闻

苹果Vision Pro能成为下个iPhone?iPod之父表示:差得远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