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胭脂百里。
充满烟火气的天府之都,
又来到了抬头见雪山的晴朗日子。
本期周末耍古镇,
让我们走近烟火成都里的江南水乡
——夹关古镇,
透露着若有若无“不食人间烟火”的气韵,
像极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
寻访夹关古镇
邛崃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说,即是说邛崃历史上有平乐、固驿、夹关三大场镇。作为邛崃三大古镇之一,夹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曾从此经过,秦汉驿道遗迹至今尚在。
夹关原名夹门,有说是因夹关镇西去数公里,两峰对峙如门,白沫江从中穿越,故名夹门。
民国《直隶邛州志》载:明代成化以后,移火井坝巡检于夹门关。清代乾隆以来,又徙夹门关于火井漕。故人称夹门关而不云夹门镇,或又省称夹关。
曾经的夹关古镇,一江中流,三桥并立,房列两岸,古时商贾云集,马帮往来不息。如今虽繁华不再,镇内却如江南水乡一般古朴静谧,晨起烟雨朦胧,人们浣衣垂钓,世外桃源不过如此。
岁 月 三 桥
穿镇而过的白沫江,将古镇分为南北两岸。志书载,市肆列两岸,中流白沫江,货船不少。水面宽二十余丈,两岸市口约二里长。
为南北互通,故夹关多桥。若江水为古镇注入鲜活生机,而古桥就为夹关筑起悠远气韵。
走进夹关,你会立刻被错落立于蜿蜒江面的几座石桥吸引。这几座古桥连接着新镇和老街,从下游至上游,分别是万福桥、永寿桥、庆元桥。
万福桥居于下游首位,取万福攸同之意,又名夹关大桥,优越的视野可以远眺全镇,将人、江、桥、楼……一并框进画里。桥下的浅滩和石墩错落,让人能轻松跨越到白沫江中心。
顺江而上,沿着青石板小路走过,就会依次经过永寿桥、庆元桥。
永寿桥建于清代咸丰元年(1851年),系13孔石平桥。桥墩厚实,由红砂石砌筑;条石平铺为桥面,桥面距河面较近,弯腰便可在水中洗衣洗菜,又被叫做“踏水桥”。至今还保留了清朝的模样,桥墩轮廓明显,看上去古朴十足。
庆元桥现已改名为“雄关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全长约70米,距水面高仅1米,12个桥墩。比永寿桥还要宽点,不仅可以行人通过,小车也能通行。
除了镇上新旧六座大桥,在古镇上下游还有几座大大小小的石板桥和石墩桥。一路过径踏桥就会发现,古桥就是夹关的灵魂,穿梭其间,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慢了下来,一时误入江南。
茶 马 古 道
茶马古道最初叫做“五尺道”,古道始建于秦,从蜀南(今宜宾)起到滇池,为连接川滇汉人和古僰人而建。
从成都出发东可通越南、西可达缅甸,以致可以不绝远至今日的印度、阿富汗,这便是著名的陆上南丝绸之路。今天,在邛崃、夹关又呼为“南丝路驿站”。
驿道宽3米不等,呈鱼脊背形,中央用石板铺成一条中心线,两旁鳞次栉比地用鹅卵石铺成路面,基本轮廓与秦汉时代的甬道相同,追溯其历史,最早的雏形是秦始皇时期,即公元前246年。而今路面、路基基本完整,历经沧桑岁月洗礼,依然坚固如初。
高 家 碉 楼
位于夹关镇熊营村,建于清代,系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家碉楼修缮维护,图为邛笼羌族碉楼)
明代天启年间,高姓家族一支后人为躲避战乱,入川来到夹关。时局动荡中,高家人修建了一座坚固碉楼。从1621年开始,历时6年修成。
高家碉楼依山而建,坐西向东,外观为三楼一底方形土墙建筑,长9.2米,宽5米,高12米,顶楼为木质结构,古碉前还修建了一座古朴的四合院。
据当地老人回忆,以前夹关镇一带的土碉楼多,几乎每个村都有,低的三层,高的五层。
万 亩 茶 田
邛崃是世界上最早的产茶地之一,也是世界黑茶的发源地之一,邛崃黑茶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夹关地处邛茶走廊,拥有优质茶园16000亩,是邛崃黑茶之源,现已是邛崃最大的产茶乡镇。在邛崃夹关镇广场上,矗立着一座书本堆砌造型的石碑,上书“中国黑茶之源”六个大字。
夹关黑茶,蕴含着大自然“香、醇、陈、红、厚”的品性,地貌复合、气候温润、土壤丰厚,是出产高品质黑茶的理想温床。
夹关古镇的万亩茶田,位于古镇南岸,步行可至。徜徉于十里茶山,呼吸着清甜的空气,趁着春光正好,到这里来采青制茶、品茗赏艺,还原最浓郁的春日味道。
夹 关 四 绝
来到夹关古镇,可以满足每个“好吃嘴儿”的要求。2000多年的历史,让这里拥有了正宗的马帮菜。
其中最出名的“夹关四绝”——肉汤圆、腌熏肉、过江鸡、嫩豆花。
现吃现包的肉汤圆口感一绝,馅料咸鲜适口,表皮绵软细腻;
烟熏肉是用的猪后腿半肥半瘦的肉,口感肥而不腻,瘦而不卡牙,老少皆宜。
夹关过江鸡都是用的乡坝头农家放养的生态鸡,肉质鲜美,搭配秘制蘸料,回味无穷。
鲜嫩可口的嫩豆花,吃得到豆香,入口即化,口感很好,而且价格也很实惠,6-8块就能吃一碗。
除了四绝,夹关古镇的拌卤肥肠、烧鳝鱼都是地道特色美食,也都值得一尝。
解 放 渡 槽
解放渡槽是玉溪河引水工程一部分。其建于上世纪70年代,水源可以灌溉芦山、邛崃、名山、蒲江四县(市)境内58万亩土地,供部分支渠周边人口饮用,历经近半个世纪依旧完好稳定,沿用至今。
解放渡槽的价值在于,它是建国20多年后修建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水利设施,为研究现代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实物例证。
近半个世纪以来,这座渡槽保存完好,功能尚成,是成都第十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这是比“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伟大得多的壮举,是真正造福后人的丰碑……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古街、古寺、古石桥、
渡槽、碉楼、茶马道、
春意盎然的茶山和味美价廉的马帮菜……
组成了载满光阴故事的夹关古镇。
满眼锦绣山水,后藏千年古韵,
两把躺椅,一缕阳光,
不必避世,也能享桃源之乐。
来源 | 邛崃旅游
编辑 | 阮馨可
建圈强链 引智创芯丨邛崃市半导体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授牌仪式暨成都希桦科技有限公司投运典礼隆重举行
亮点十足!邛崃在澳门举办投资推介会!
邛崃首届“身边最美职工”评选活动开始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