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和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而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集聚区。
为反抗剥削和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无数次英勇顽强的斗争,尤其是近代,这种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之中。
在红军的生死关头,彝族头目小叶丹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凯歌。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优秀的彝族儿女,舍生忘死,勇敢的奔赴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为打击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全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他们又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成为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中流砥柱和不竭动力。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老革命伍精华同志,就是从冕宁这块红色热土上走出来的一位优秀彝族领导人,一位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者。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位彝族老共产党员传奇而奋斗的一生。
1931年2月17日,伍精华出生于彝族聚居地四川大凉山区冕宁县一个贫穷的彝族家庭,祖上几代都是彝族人。他出生之时,中华大地上狼烟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他从小耳濡目染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悲痛,小小年纪便树立了远大的理想,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华崛起而奋斗拼搏。
1949年9月,已长成18岁英俊小伙,并且学有所成的伍精华迫不及待地投身革命,由于表现突出,工作能力强,他很快便被推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扬帆起航,同时也为其日后辉煌的仕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入党后,他的工作积极性更加的高涨,对待每一项工作都是满腔热情。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都是每天至少提前一个小时到单位,做完扫地打水等准备工作后,再利用这段时间安排好全天要做的工作,以保证每天工作有条不紊,顺利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他高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很快便得到了提拔,仅用了几年的工夫,他便从冕宁县委宣传部干事的职位,经过几次晋升后,升到了西昌军分区司令部参谋的位置上,成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少数民族优秀军事将领,可谓是前程无限。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急需一批年富力强的领导精英,去充当地方政府的领头羊。在这种背景下,具有丰富从政经验的伍精华,又被调到地方政府担任领导,扛起建设好地方的重任。
在此期间,他担任过普格县县长,昭觉县委书记,凉山彝族自治州州书记处书记、副州长等职。作为一名彝族子弟,伍精华对彝族地区和彝族人民有着割舍不掉的血肉感情,为了尽快让彝族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发奋努力。
他在凉山工作和担任领导职务长达25年之久,为彝族地区的发展和彝族人民的民生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使尽浑身解数,呕心沥血,帮助彝族同胞摆脱贫穷,走向富裕。对于彝族人民来说,伍精华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精神支柱。
经过这么多年在基层的摸爬滚打,他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各项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创下的辉煌业绩有目共睹,受到了四川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便将其调到四川省委工作。他凭借自己卓越的领导才华,在省委多个部门担任要职,担任过四川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在此期间,他为四川人民办了许多的实事和好事。他任劳任怨,深入基层调研,遍访民间疾苦,为民排忧解难,努力改善民生问题;推动和规范彝族文字;关心民族教育事业,推广寄宿制教育;主抓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为四川省的各项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四川创下的辉煌业绩,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认可,再一次让其扛起大任,出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一职,承担起建设祖国边疆的历史使命,他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
当时,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吹拂到祖国的神州大地,自然也吹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如何让西藏这朵含苞待放的花,借助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在改革的春天里绽放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这是伍精华每天苦苦思索的问题。
为此,他不辞辛劳,在最短的时间里,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与藏族同胞促膝谈心,虚心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很快便找到了一条适合西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他大胆创新,努力进取,解放思想,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招揽人才,亲自带队到沿海开放城市取经学习,与发达省份寻求资金与技术上合作,充分发挥西藏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开发旅游事业,并打造旅游产业链,很快取得了显著进步,把西藏带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极大地提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受西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对民族事务具有丰富经验的伍精华,在主政西藏期间办了几件让西藏人民永远铭记于心的大事:一是,恢复了布达拉宫的维修;二是,恢复停办了20多年的雪顿节;三是,在内地兴办藏族中学;四是,推动藏学和藏医药研究;五是,组建西藏航空公司。他任职西藏期间,是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速时期,为西藏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他又先后被调往国家民委和全国人大担任要职,期间,他组织领导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种子法》、《畜牧法》的起草工作。他组织编写出版了工程浩大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402册。他还组织编写了《中国彝族通史》和《中国彝族蝶谱》,这是彝族历史的经典之作。《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运会会歌,也是他负责组织编写的。他为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可谓是鞠躬尽瘁,作出了不朽功勋。
2007年10月19日,伍精华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仙鹤已去,欲留不能,但他的足迹永远留在了四川和西藏大地上。君子之风,山高水长。他用浓墨重彩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生命诗篇。我们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