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主席的一生之中,有着一位维持了友谊63年之久的知己好友,那就是周世钊。
有一次,周世钊直截了当地问道毛主席,“你怎么认识的江青?”
没想到,毛主席即使已经身居高位,但是却依旧和少年时期一样,如实和他说了当时的情况。
要知道,毛主席其实是很少和人谈起过自己的感情状况的,这就让人有些好奇了,周世钊何许人也?这段和毛主席维持了大半个世纪的友情,究竟是如何来的呢?
1913年,毛主席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青年。在报纸上,他看到了一所省立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不仅仅能够学到教育的知识,还能够免除学费,毛主席心动了。
在这所学校,毛主席在新的班级里面,遇到了周世钊。周世钊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便是奔着免除学费,谋个出路,来到了这所学校。
毛主席健谈风趣,善于交友。而周世钊善于思考,加上家庭一样困苦,都下地干过农活,毛主席很快注意到了角落里的周世钊。
当时的毛主席不仅仅当过半年兵,还广泛阅读了很多知识和书籍,周世钊常常向他请教问题。两人很快熟络起来,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只是学校的条件很差,让不少同学都有怨言。毛主席和周世钊都认为,学知识的决心才是最重要的。两人在学习中相互勉励,刻苦上进。
遇到难题的时候,两人常常相互扶持,遇见问题一起讨论,寻找解决办法。1918年,两人从学校顺利毕业,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但是两人又因为同样投身革命,依旧并肩同行。
周世钊一直都在为救亡图存奔走相告,为祖国培养有志青年;毛泽东参与革命,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但是,两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书信联系。
在遇到社会问题的时候,两人会一起沟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学生时期一样,畅谈着更多的解决办法。
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周世钊:“他是一个真正能够爱我,同时又能有对我有益的人。”
周世钊对毛泽东也是极为赞赏的。他曾说:“毛泽东是素抱宏愿的吾兄。”
在1920年,毛泽东写了一封2000字的书信给周世钊,表示自己很开心能够一直有这样一位知己好友,也真诚希望两个人之间的友谊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毛泽东在后来参与了共产党,一直在为党的建设和发展奔波;周世钊则继续读书,投身教育,为祖国培养栋梁之才。虽然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但是两人一直心意相通,真心相待,维持着一段令人羡慕的“君子之交”。
1950年9月,毛主席邀请周世钊,让他在国庆的时候,来到北京天安门参与观礼活动。
周世钊十分激动,10月1日早早就来到了约定地点。这也是他首次来到北京。看到祖国正在慢慢变好,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一次,他和毛主席见上了面。上一次见面还是在1927年,虽然阔别23年,两人的青丝都变成了白发,但是见面了却没有任何生疏。
一见面,毛主席就亲切地握住周世钊的手,和学生时代一样,聊起了年轻时候的过往。不少事情已经成为青春的宝贵回忆,但是好友仍在,记忆仍在。
后来,周世钊来到北京办事,当遇上毛主席有空,就会抽出时间见面。
闲聊中,周世钊突然好奇地问道:“我听说江青同志是整文艺的,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毛主席认真回忆后说道:“这个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当年啊,我在延安做着关于矛盾论的讲话,但是第二天,她就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说自己依旧有些疑问,希望我能够解答。”
毛主席顿了顿之后继续说,“从那以后啊,江青就时不时来找我,要不就是讨论一些问题,要不就是征求我一些戏剧上的看法,渐渐我们的关系就好了。”
其实毛主席对于自己的感情问题,一直是很少和别人提起的。但是周世钊却是毛主席相交多年的知己好友,在他的面前,毛主席可以敞开心扉,聊聊自己当年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友谊,跨过了半个多世纪,保持了一辈子,能够互通心意,给予对方帮助和支持,也能为对方分担忧愁,实在是难能可贵。
但是我想,维持两人长久友谊的,更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有理想的人,在不断追求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两人志同道合,才能不分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