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还在说硅谷银行的破产,虽然体量不大,不足以像雷曼一样形成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线,但美国现在的债务规模已经非常的巨大,并不能排除还会有体量更大的企业倒下。
结果刚过了两天,美国多家银行就开始相继破产,3月12号,美国签名银行宣布破产,3月13日,美国银门银行宣布破产。美国的金融行业突然之间就全瘫痪了,甚至股市还没开盘,银行的股价就崩了。
其实,回顾之前的经历,一般美国10年左右才会有一次重大金融危机,现在离上次国际金融危机,刚好也10多年了,这是新的危机周期要来了吗?其实,这一切都是美国自己造成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耶伦之前说了,硅谷银行的破产原因主要就是美国加息引发,美国加息本来不会直接让硅谷银行破产,但是坏就坏在从2020年开始,硅谷银行把大部分的账户存款,都拿去买了美国国债。
因为大家都知道,从2020年开始的全球事件,从那年开始电子产品消费大幅下滑,投资科技企业肯定赚不到钱,所以硅谷银行就把钱大部分用来买美债,结果后面美联储疯狂加息,美债持续大幅下跌,导致了银行大幅亏损。
为啥加息会导致国债暴跌?
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你在2020年也和硅谷银行一样,买了一张5年期美债,花费100美元,利率是1%,你就可以在2025年,把债券带上再找美国机构兑换105美元。
但是从你买债券到兑换的这5年时间中,如果你中途想变现,你不能提前找机构兑换,只能通过卖给其它人,然后其它人再到期去兑换。
本来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但从2022年开始,因为通胀无法控制了,美联储开始了加息,加息一年后,2023年票面利率成了5%,这时你再花100美元,从原来的机构买一张5年期美债,这时候你就可以在2028年去兑换125美元。
看出来没有,加息让票面利率涨了,你的国债利息也跟着水涨船高,但问题也来了,如果你在2023年之后,想把2020年买的那张5年期美债提前变现,应该卖给谁呢?
因为2023年后,人人都可以直接找机构买票面利率5%的美债,为啥要买你利率只有1%美债?同样花100美元,从你这买债券到期只能兑换105美元,从机构买却可以兑换125美元。
这就好比买车,客户只有12万预算,现在的燃油车降价,新的东风雪铁龙C6原价21万的,现在只需要12万还送各种保养,我用12万就可以买个新车并拿免费赠品,肯定不会花12左右去买个二手车。
那二手车老板怎么才能把车卖出去?必须比新车再降价,降到比新车低得多的性价比,并且还要送更多的赠品才会有人买。
美债也是一样的,你买的旧的国债,如果想卖出去,一方面必须降价,另一方面还必须补偿别人的机会成本,因为2023年买了你的美债,都还要等两年才能兑换,万一中途利率已经降成3%了,那不是错过了买5%利率债券的机会?
所以,最后你这花100美元买的老美债,大概最后只能在低于90美元的价格出售,硅谷银行有巨量的这种旧美债,在现金流紧张之后,硅谷银行折价出售了210亿美元的国债等组合资产,账面亏损达18亿美元。
硅谷银行主要的客户都是初创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对资金非常敏感,一看银行亏这么高,于是纷纷开始取钱,一天之内就从硅谷银行取现了420亿美元。刚折价卖的资产瞬间就被提现完了,最后只能宣布破产。
这10多年来,美国银行业最大规模的资金挤兑,可能没哪个银行能扛得住这样搞法。
本来硅谷银行破产后,美国还很决绝地说不救助硅谷银行,耶伦也放下狠话说因为硅谷银行是私人银行,不应该求助等等...
话音刚落不久,耶伦就被打脸了,因为美国签名银行和美国银门银行也相继完蛋,最后美国财政只好宣布,将出钱给硅谷银行的储户托底,拿钱无限制的让储户取钱,这才把系统风险暂时稳住。
硅谷银行其实只是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一个小米粒而已,但如果真的放任它破产不管,也不管那些储户的资金安全,那就会让2008年金融危机重演。
有数据表明,这些年美国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其实都和硅谷银行一样,有大量的债务,而这些债务不但不挣钱,反而大部分还亏钱,因为一方面是通胀持续增加,美债持续下跌,另一方面美国实体经济根本不增长,都大面积亏钱,后面就很容易爆发系统性的债务危机。
因为当所有人觉得把钱取出来,比存银行安全时,那很快就会出现巨大的挤兑。众多的中小银行也很快会撑不住而被弄破产,这又会动摇更多人对存款的信心,造成取款的越来越多,最后越来越多的银行被挤兑破产。
结局就是整个金融体系的集体崩盘,所有银行都不能幸免,到时候不用像2008年一样去主动刺破这个雷,也会让2008年金融危机重演。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银行破产这类事件主要还是加息引发,但加息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通胀根本无法控制,现在美联储也是进退两难。
如果再次大规模放水救市,通胀根本控制不住,美国加了这么多次息,通胀还是在6.5%,这比通胀警戒线的3%还高出不少。
但如果再继续加息,那会有更多银行的现金流被无限挤压,到时候就算再无限托底也堵不住这个堵不住这个无底洞了。
美国通胀为啥这么厉害?
归根结底,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这几年中国的发展影响到了美国的主导地位。不仅断供华为,把华为等中国一批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还把中国从世界半导体市场移除,在很多方面想强行和中国脱钩,把很多中国的很多产业订单强行转移到其它国家。
强迫而转移走的订单,无论去任何一个国家,成本肯定没在中国便宜,包括时间、金钱等多方面的成本。
就拿苹果手机来说,印度很多代工厂的技术和工艺很难达到苹果的要求,即使让他们生产一个手机外壳,良品率也只有50%,做1万个外壳就要报废5000个,你想想这成本有多高。
再比如东南亚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差、供应链不足,那些国家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不到20%,很多像机器维修这类工作,依然需要再外包给华人来完成。
各种原因会把成本推得非常高。在中国商店卖10块钱的东西,东南亚国家可能要50甚至100块钱以上才能造出来,那多出来的成本就只能追加在东西的卖价上。
最终商品的售价如果涨8%,通胀也会跟着涨8%,美国现在已经扛不住高通胀了,但这完全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总的说来,美国的这场银行破产危机,有金融机构的冒险因素,也有美联储暴力加息产生的必然结果,但最根本的还是老美自己作孽推高通胀。
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想转移产业订单,只会无限把通胀推上去,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耗国,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替代中国的位置。
因此,美国现在应该立刻、马上解除对华为的断供,在美国断供华为和一系列中国科技企业芯片的这几年,美国半导体企业自身的经济损失都已经超过了上亿美元。
同时这些美企还积压了大量的库存,这些电子元件的存活周期很短,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美企的经济损失还会变得更大,甚至影响到经营,到时暴雷的美企还会更多。
美国之前一直用美元割全世界韭菜,现在割到了自己头上,这是因果循环,只有与中国加强合作才能双赢,否则只能两败俱伤。
但是我们应对通缩能扛得住,反而现在美国已经扛不住通胀了,真要打起架来最终输的一定是美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