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后几天,李子柒终于有消息了。
她消失的这段时间里,有 “男版李子柒”之称的彭传明一直在延续诗意生活。
他与山为邻,居于山谷。
还原古代胭脂水粉、笔墨纸砚的制作,像是穿越至今的“古代匠师”,勾起无数人的好奇心。
如今,有900万粉丝每日期待彭传明的作品更新。
让人不解的是,拥有庞大粉丝群的彭传明,并没有像其他大V一样直播带货。
有无数网友怕他没收入会断更,纷纷呼吁彭传明要接广告。
却也有人质疑彭传明人设背后有不可告人的隐情。
让彭传明一炮而红的是他8分钟的古法制墨视频。
这条视频,彭传明拍摄了2年,还原了古法制墨的整个过程。
视频一发出,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作品点击量达到2.1亿,彭传明的账号几天内涨粉170多万。
农民出身的他成了网红,这是他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
让无数人赞叹的视频背后,却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复杂和艰难。
为了呈现制作最古朴的样子,彭传明每天阅读大量的古法制作书籍。
书中的文字晦涩难懂,他不厌其烦的查字典、查资料。
有时候一段话的理解和翻译就要用去多半天的时间。
制作更是费功夫。
昏暗房间里,几十个盛满桐油的古碗整齐排列,用棉线制成的灯芯,在碗中摇曳不停。
每个碗上都有一个用竹子撑起的架子,架子上倒置放着另一个碗。
碗上每隔几小时就会布满厚厚的一层烟灰。
彭传明用刷子小心翼翼的将烟灰一一收集,再将它们放进水中搅拌后澄清。
澄清后的烟灰经过晾晒,就成了制作古法墨的墨粉。
收集、清洗、晾晒……看似简单的过程,要花去一年的时间。
墨的形成,还需要加入麝香、珍珠等珍贵的材料熬制成的胶。
彭传明将熬好的胶和墨粉搅拌成墨团,用木锤对墨团进行反复捶打。
放入模具中的墨团要用石头紧紧的压制,才会有墨条的模样。
彭传明将压制好的墨条进行晾晒,每天要不停的翻动墨条,让它均匀受热。
这又花去一年的时间。
制作过程很复杂,拍摄过程更是艰难,彭传明却能用整整两年,静心制墨。
他用精致的手艺,把中国传统文化呈现给所有人,让人们了解东方之国的魅力。
有人说彭传明是穿越至今的“古代匠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
手艺人、医生,完全不搭边的两个职业,彭传明是怎样转换的?
彭传明的家在福建南平的一个偏远山村。
村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贫瘠是山村人永远想挣脱的桎梏。
彭传明从小就知道,只有拼命读书,才是他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
他聪明好学,肯吃苦,从小学到高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高考后,彭传明考上福建医科大学,前来祝贺的村里人挤满他的家,父母亲高兴的直掉眼泪。
彭传明延续了高中时的刻苦,他的大学生活简单、充实,一心扑在学业上。
凭借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留在城市里,成了一名医生。
几年后,彭传明在城里买了房子,把辛苦一辈子的父母亲接到城里享福。
事业有成、父母安康,彭传明觉得幸福的人生就是现在的样子。
谁知,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父母亲,却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一心想回到山村。
彭传明父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他又是家中独子。
再加上彭传明一直不喜欢医院里消毒水的气味,更不忍面对被病痛折磨的病人。
他常常怀念:家乡静谧的竹林,山谷中鸟儿的啼叫,乡亲们家里升起的袅袅炊烟……
一番思想挣扎后,彭传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辞职。
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离开医院,带着父母亲回到家乡的小山村,重新开始山村生活。
回到家乡,彭传明感受到久违的自由自在。
柴米油盐、下地干活成了彭传明的生活日常。
偶然的机会,彭传明看到李子柒拍摄的视频:
她用鲜花做酒,用春水煮茶,自己种菜、自己做粽。
山间万物在她的手中,像被施了魔法,仙气飘然、美轮美奂。
一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彭传明,被李子柒精湛的手艺和诗意的生活震撼。
在山水之间,静观美好岁月,这不正是他向往的生活吗?
彭传明的父亲就是个手艺人,山上的竹子在父亲的手中,会变成竹筐、斗笠和纸张。
做好后,父亲会挑着担子拿去集市上卖,换回家中需要的粮食。
受父亲的影响,彭传明从小就对手工制作有很浓的兴趣。
2020年,经过2年的准备,彭传明发布的第一个视频 “古法制墨”,爆红网络。
视频中没有一句话,背景音乐是大自然的流水声、鸟叫声,还有制作的打磨声。
彭传明以一己之力,还原了中国古代制墨的场景。
作品画面干净,古法工艺和自然山水浑然天成,网友们纷纷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之后的视频,他用地瓜酿酒、用猪胰制皂、用菠萝做醋……
他的作品发布没有固定期,少则几月、多则几年。
让人震撼的是,彭传明用一年的时间记录了水稻的成长过程。
用泉水浸种、在雨中做秧地、烈日炎炎下下种、定根……
日子慢慢滑过,彭传明不慌不忙,用镜头拍下水稻的发苗期、抽穗期、孕穗期、花期、灌浆期、黄水期……
收获的季节里,他汗流浃背踩着脱粒机,稻絮满天,像是大自然对他的称赞。
他摘下木姜子,蒸成精油,送给乡亲们驱蚊。
他亲手种下竹荪,给妈妈做她最爱的竹荪火锅。
他用传统工艺给孩子们做成梨膏,香甜清肺……
在还原中国传统文化上,彭传明不仅愿意花功夫,还不惜重金,买昂贵的制作材料。
制作古代胭脂时,彭传明用了一盆黑乎乎的东西,有懂行的网友连连惊呼:
胭脂虫!一盆胭脂虫!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材料,每斤的价格是1700元。
这么贵的胭脂虫,彭传明一用就是一大盆。
难怪有网友担心他,会因为没有钱而断更。
网友的担心不是没道理。
彭传明走红至今一直没有开通直播带货,唯一的一次广告植入,也是有不得不接的原因。
不卖货、不挣钱,彭传明到底为了什么?
彭传明从2020年发出第一个作品,将近3年的时间,他只拍摄了169个作品。
所有的视频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只有原始的制作声和大自然的声音。
他的粉丝高达960多万,每个人都耐心等候他每个作品的诞生。
有人说:李子柒是人间理想,彭传明是人间真实。
彭传明的真实不仅是他运用的古法工艺,更多的是他对人生的真实追求。
有人说,彭传明像是一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匠人”,没有他不会的手艺。
他一直在追赶偶像李子柒,希望像她一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世界。
同样是农村出身的李子柒,尝尽人间苦楚,却依然安静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家常的柴米油盐,在她的手中,都变成岁月静好的辅料。
她用漫山的鲜花做酒,在美景中拉出细细的牛肉面,在院中插花,陪奶奶看屋檐落雨……
作品中李子柒美如仙女,生活甜蜜诗意,镜头中的烟火气让人欣慰。
她用双手还原中国古代人的吃食,制作笔墨纸砚,成为中国文化行走的代言人,
将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
她和彭传明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成为无数生活在喧闹都市现代人的追求和理想。
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吸粉无数,却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当成赚钱的工具。
有些团队抓住人们的心理,花费大量的金钱制造出乡村生活,追求利益、劳民伤财。
有人也曾质疑彭传明、李子柒是团队操作下的摆拍。
李子柒将自己拍摄的原始视频曝光,堵住了悠悠众口。
不善言谈的彭传明,将真相写在自己的简介中:
籍贯福建南平的一个小山村,80后,农民,没有团队。
彭传明的作品,如他的人一般,让人心灵安静,流连忘返。
他在视频中,永远穿一件灰色的中式短褂,一双破旧的解放鞋,不厌其烦的探索、钻研、复原他热爱的古法工艺,希望这些传统文化不再只是古书中的一行文字。
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都体现在一帧帧的画面中。
多年的磨炼和积累,让彭传明和李子柒一样,成为行走的文化传承者,无数人在他的作品中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就像他自己所说:正是有我们一代代人的热爱,中国文化才会生生不息、流传千年。
在彭传明的经历中,我们发现,人生不只一种定义。
有人喜欢繁华热闹,也有人喜欢静谧安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好这一生,还有什么遗憾呢?
彭传明的走红,或许是久居都市人们心中的一种向往,或许是李子柒出走后的一个补位。
无论什么原因,在广阔的农村,我们看到彭传明一直专注追求的:
人生的自由、热爱和幸福。
在传播华夏文明的道路上,彭传明一直在坚守,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