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前往关注阅读全文。
有读者之前让我解读某外卖居然招满人了这件事。
我看到了,没有写,先推送了今天大号那篇:美联储这次25个点的加息,是不是我去年讲的转折点?
有些东西,需要一个理论基础。就像如果你要讲一道力学题,你先得给大家把牛顿三大定律给介绍完了。
不然直接讲题,很多人会一头雾水。
我们来看下外卖这件事。
外卖这件事很简单,供大于需,就业市场不好,有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些中年人被裁了,暂时找不到下家,中间过渡的这段时间,都有可能去送外卖。
这就是供应端。需求端没有忽然增大的前提下,供应增加了这么多,就出现了你看到的,硕士,博士都跑去送外卖,甚至外卖平台罕见的出现招满人的情况。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很简单,就是送外卖的单客费用下降。
你以前一单挣5块,现在一单挣2块钱。
有人说,不能这样,我们要保护外卖员,必须每单5块钱,不许降。
那咱们来想一想,这么做能不能保护外卖员的实际利益。
当然不能,因为你说我要5块钱,旁边那个外卖员就会说,他只要2块钱,然后他抢走了单子,你就没有。
明白这意思么?你得到了一个理论上的保护价格,但是实际上,你是挣不到这5块钱的。有价无市。
有人说,那我们可以禁止外卖员喊价2块钱,可以么?
可以。但结果就是,僧多肉少,人多单少,最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抢到5块钱的单子。
你觉得这些能被系统派 5块钱单的人会是谁?
一般来说都是老员工,或者明星员工。所以你在很小范围内塑造的公平,在大范围内看,是不公平。
你的确可以让某些人维持在月薪1万以上,但是从大范围内来看,更多的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或者被裁员的中年人,他们想要过渡一下,挣俩钱的想法就会落空。
一部分外卖员的满意和更多外卖员的失望,要看你怎么选了。
有人会讲,这是平台的问题,都是平台的错。平台过去不是补贴很多么?那时候的烧钱大战怎么不见了呢?
这个话题我早上刚给读者讲过,新鲜热辣,这会儿还热乎乎着。
我举了一个陶朱公救子的例子。
国内的有钱人,就像陶朱公的大儿子,是富一代,穷过,在共识经济这个领域里烧钱,他们烧的不那么痛快。
他们买房子是很痛快的,几千万买公寓,眼都不眨。
美国的有钱人,就像陶朱公的小儿子,从小就富。他们小时候就在几千万美金的大庄园里长大的。
你真让他们去买那种几千万的公寓,他们反而会犹豫。因为和他自己家对比一下,他觉得这东西好像面积也不够,景观也没有,层高也不够,还这么贵。
但是反过来,你让他们投资那种共识经济,或者讲想象力经济,他们是很敢花钱的。
十年前,我创业那会儿,面对的就是一个全球热钱涌动的大环境。就像咱们上午聊的。
美国的共识经济很发达,到处是热钱,欢迎全世界有想法的人来圈钱,人傻钱多,速来。
国内的有钱人他之所以愿意投你,并不是因为你是他素未谋面的亲生儿子,而是因为他觉得,你忽悠他,他可以转身去忽悠硅谷,忽悠华尔街。
这就是富一代的特点,不见兔子不撒鹰,他必须要找个接盘侠才肯出资。
你看到的那些外卖平台,烧钱,砸补贴,消费者拿着大红包,外卖员拿着平台补贴的那些年,本质上大家薅谁的羊毛?
薅的都是资本市场的羊毛。
消费者,外卖员薅平台创业者的羊毛,平台创业者薅国内富老头的羊毛,国内富老头薅美国富五代的羊毛。
大家实际上都在赚资本市场上的热钱的时候,你觉得很容易,很简单。
而且你想想,那时候,热钱这么多,念过书的都去写PPT融资,或者被那些写PPT融到资的创业者雇去充门面了。
这个梗我聊过。
以前有读者问过我,我当年创业的时候,雇了很多大学生,给着很高的工资,他们到底在干嘛。
事实上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啥也没干。就是跟着出差见世面,参加些饭局,帮着优化PPT,把这根线调粗一点,那根线调细一点,然后很快就拿高薪了。
到底大家最后做了什么产品,也许就是PPT和一套能够到处展示用的演示系统。
为什么可以拿高薪?因为资本市场需要想象力。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这个学生,我给他开1万块钱,资本市场就会觉得他是个1万块钱的人才。
如果我给他开5万块钱,资本市场就会觉得他是个5万块钱的人才。
通常来说,你为企业创造的财富是远大于企业给你的薪水的。也就是说给你1万块,你起码要创造10万块。
那么反过来,我给他5万块,我的投资方就会认为这小伙儿将来能够创造50万。
你注意,这是预期,这并没有兑现。但是正因为有预期在,反而会增加我们创业团队的估值。
这是很有意思的,热钱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敢花钱,越有人拿着更多的钱给你花。这就叫钱追着人跑。
你要是抠抠索索的,资方反而觉得你没戏,他看出你怯场了,你自己都没信心,他怎么敢对你有信心。
那么我今天上午讲得很清楚,如果美联储把利率较长时间维持在高位。国际市场上的热钱就没有兴趣投入共识经济,他们宁愿躺在账上吃利息。
所以你看到硅谷的很多大厂都在减员。
那么反过来,如果你希望国内的外卖员,还能够像当初一样,吃资本市场的红利,那就只能吃国内的这帮富老头了。
可是国内这帮富老头都是富一代,陶朱公的大儿子,他们太扣了,比点菜的赵本山还扣。
所以就是你看到的,回归市场本质。
市场本质下,做一单,赚一单的钱,就是这么难。因为点外卖的少,送外卖的多。
我们有些小读者,问我说,可不可以像从小看过的电影,电视剧里那样,所有外卖员像美国人那样成立一个行会。然后就可以提高议价权,就可以人人都赚5块钱的单费。
这个问题很好,我们来回到你看电影,电视剧的那个剧情下去思考。
那个时代背景下,是工业文明早期。当时的特点是人当牛马,所谓离不开人力。
你注意,供需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本质,这一点永远不要忘记。
你是离不开的,那你就有议价权,集合议价确实比分散议价的效果好,这一点如果你去做采购员,第一天就会教你分散议价,就是如何打破对方的联合。
可是现在是什么?是工业文明早期么?并不是,我们现在处在共识文明时期,至于美国这种,已经是共识文明末期,AI文明早期了。
共识文明和AI文明下,人力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并不是说无人机不可以送外卖,而是因为各种限制,因为社会还没有适应,所以从各方面不允许那么做。
我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如果人类愿意,很快就可以不用人去做很多事。之所以今天仍然控制步骤,是因为要考虑社会层面,考虑每一代人老去的节奏。
这就像日本不引入uber,不引入滴滴并非他不清楚这东西划算,而是日本现在还有大量的60多岁开出租的老头。
他要照顾这些人的就业。
你想象一下,如果日本的这些普遍60多岁的出租司机集体说不做了,那么市场马上会就坡下驴,然后你就真的不用做了。
日本今天的出租行业,和工业文明早期的矿工行业是不同的。那时候是你不做了,真的停产了,所以你有集合议价权。
而今天反过来,其实市场是盼着就坡下驴,解除禁令,让他们正好有机会切换到新模式下。
很多事情,你只看一个点,脑子里就会有似是而非的观点。
但是你把每个时期的供需关系,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国际国内,每一个背景实质都研究清楚了,你就会发现办法和时期有关。
共识文明时期,甚至未来的AI文明时期,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福利。
当然,如果不愿意直接发钱养闲人,那就以工代赈,说白了就是用投资来拉动就业。
基建的范围不一定只能是国内的,可以是全世界。你站在这个视角下看,想象力是不是大了很多?就业机会是不是多了很多?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前往关注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