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城市几千万人每天的排泄物,最后都去了哪里?看完可算明白了

0
分享至

大自然是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的,所以人类所创造的一些垃圾是可以被大自然正常分解掉的。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人类所创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包含了化学垃圾以及工业垃圾,这些垃圾大自然的处理方式就比较薄弱了。

为了保护环境,大家是需要单独对这些工业类的垃圾进行特殊的处理,再排放至大自然,此举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的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大城市拥有好的教育资源,拥有好的生活资源,每一年也有大量的人口前往大城市,大城市人口千千万,每天会造就成百上千吨的排泄垃圾,这些排泄物到底都去了哪里?

其实在大城市,我们所生活的区间内,角角落落都是有化粪池的,化粪池内都是我们上完卫生间用水冲走的一些排泄物,这些排泄物通过地下管道被冲到化粪池内。

这些排泄物通常情况下会先经过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进行分解之后,它们的样态被打碎,后来变成了一些残渣,这些残渣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又通过另一个管道来到了污水排泄口。

来到污水排泄口的人类排泄物类的垃圾又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变成了农业化肥。

农业化肥要比化学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小很多,当这些农业化肥被专业的车子拉走之后,就成为了供养农作物的重要的肥料。

有一些人在侍弄农作物的时候,选用的是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纯天然的排泄物肥料,只是这一类肥料威力比较大,很容易“烧坏”农作物。

厨房所产生的垃圾和人类产生的排泄物类的垃圾的命运是一样的,只是两者走的不是一样的排泄口,因为厨房内的垃圾大部分都是有化学残留物的。

这类垃圾万一被直接制作成农作物的化肥的话,撒在农田里是对农田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的,所以厨房类的垃圾通常是经过特殊的处理,过滤掉化学残留物的废渣之后,同时再经过高温杀菌和消毒的处理,才会被制作成农作物的肥料,最终被投放至农田。

大城市人们的排泄物以及厨房类的垃圾都是要经过特殊的处理的,但是很多的农村地区就没有如此高科技的处理方式了。

农村地区通常情况采用的是把排泄物统一放置到一个固定的地点,并且经过天然的微生物的分解和发酵之后,再将它们直接撒到农田内。

但是,经过微生物的分类和发酵之后,在化粪池的旁边会产一些沼气,这些沼泽气最终都是经过特殊的手段进行收集之后,变成了燃气管道中的气体,最终通向了千家万户。

在农村,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农民伯伯直接带着人类以及动物的排泄物来到农田,用这些天然的肥料来给农作物提供养分。

在农民伯伯的眼里,这些天然的肥料的作用和价值要比化学肥料要高一些,看似天然的排泄物非常的脏,但是它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少的,而且经天然排泄物喂出来的农作物的化学的残留量也是很少的,对人体的危害度也是极低的。

因为人类工业化生产的持续推进,导致了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了,所以大家必须要学会合理化的处理垃圾,这些垃圾既包括人类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包括工业垃圾,只有将垃圾合理化的处理,才能够还地球一片蓝天白云,才能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大城市几千几万人的流动人口,每天创造出来的排泄垃圾也有上万吨,这些排泄垃圾都是会经过特殊的处理的,如果没有特殊处理的话那么大城市的环境早就爆发危机了。

在大城市里我们看不到车水马龙,我们能够闻到的全都是人类排泄物的味道,如真的发展至此,也会影响到大城市的进步,也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学会了处理自己的排泄物。

只是当时人类数量比较小,可以完全交给大自然分解,但是当人类数量持续攀升之后,就必须要借用一些科学的手段,有效的处理排泄物。

环境危机的爆发也给人类以示警,人类必须要学会有效地保护环境,只有这样子才能够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只有这样子才能够让人类的生活区间变得更加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去年一年310万家个体户注销,46万家企业倒闭,2023该何去何从?

去年一年310万家个体户注销,46万家企业倒闭,2023该何去何从?

森林聊商业
2023-03-27 14:57:09
2023-06-07 13:40:49
馆主在途中
馆主在途中
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
22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江西省教育厅介入"高校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调查

头条要闻

江西省教育厅介入"高校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调查

体育要闻

拿9000万合同,他配吗?

娱乐要闻

李念产后5天出院回家 晒三胎素颜出镜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文心一言、ChatGPT写高考作文 你给打多少分?

汽车要闻

两月卖出四万台 五菱缤果能成新“神车”么?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风景只是表象 人文知识才是新疆的主角

《暗黑破坏神4》创造历史

亲子要闻

现在的学生,身体体能素质太差了,采用这个办法也许能改变现状

手机要闻

一图看懂WWDC23 售价2.5万 苹果Vision Pro头显终于来了

公开课

蓄水20年的三峡大坝里,最大的鱼有多大?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