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公务员工资,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哈尔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清理编外人员,每年精简20%以上,5年清理完毕。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对象为市级机关、市属事业单位现有雇员、行业专职人员、工勤人员和单位自聘人员。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现有编制内人员能够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不准使用编外人员。要求市直机关编外用人原则上5年内精简完毕,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
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失业了,这部分人还是提前做好准备吧,找好自己的退路。此举目的也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能。
编外人员从结构上看,有辅警,教师、医务人员,以及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就数量而言,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这个群体中,最大的无疑是教师了。让教师岗和编制脱钩,可以大大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
网络上很多人认为800多万公务员太多了,其实按人口比例根本不高,多的是1000万以上编外人员,除了少数公益岗之外,其他是怎么来的?
某局,公务员50人,其中大部分还是女性,部分40岁以上男性,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被提拔,升职无门时,躺平了。部分新考入的年轻男性公务员,家庭条件好,躺平了。
还有些女性一胎生完生二胎的,有几年时间基本上干不了活。
所以,只能招编外人员干活,于是某局变成80人。乡镇就更复杂了,以前财政有钱,可以养着,现在财政困难,只能优先保公务员工资了,只是以后一张报纸混半天的好日子,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打破编制保护伞
帕金森定律说的是,无能的主主管会招聘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来帮助自己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于是整个官僚机构会变得越来越庞大,效率却越来越低。
中国的官僚机构里当然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编制是有限的,机构规模不能一直扩大下去,可工作还是完不成。于是只能去编制外想办法。
这反而带来了额外的好处。有编制的主管不需要担心没有编制的下属会超过自己,“编制”成了一道防火墙,保证了主管的地位,让主管可以放心聘用比自己强的人,这才跳出了帕金森定律的适用情景,工作才得以完成。
所以清理编外人员是不行的。他们之所以会被招用,就是因为编制内的人员无能,完不成工作。把编外人员清理掉以后,整个工作体系会无以为继,反而会掉进帕金森定律的陷阱。
真正应该做的是岗位竞聘,部门领导对自己的部门负责,体制内外同时参与,选中的立刻给编制,落选的直接淘汰出局。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效率,达成精兵简政的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