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最近,中国港口出现了大量集装箱空箱堆积的现象,不少国家对此感到担忧,过去“一箱难求”的局面似乎彻底成为了历史。美媒指出,这是需求在传导过程中出现变异进而被放大所形成的“牛鞭效应”,不断刺激新集装箱的制造,造成了超量供给的结果。有英国研究报告指出,在2021年,全球集装箱增长了13%,新箱产量同比增长达到了118%,当时为了确保需求,很多国家正在流通当中的旧集装箱的淘汰计划也不得不无限推迟。
美媒发觉不对劲
早在去年,不少国际港口就已经出现了空集装箱堆积的情况,从短缺到国胜,是全球都出现了情况并非中国特有。有专家指出,如果一个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性指数能够保持在0.5,那就意味着至少供需是平衡的,而中国现有的主要港口都能够保持在0.6到0.7之间。值得一提的是,美的例如纽约港等基本上都高于0.8。可以明确的是。空箱增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货量在减少,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时间缩短,周转时间也快,那么空箱率也会因此提高。
有美媒指出,从中国传出的信号是令人非常鼓舞的,而机智的航运公司早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大量船只停靠在中国附近,等待着经济复苏。目前主要策略就是把空集装箱都集中在靠近主要贸易航线附近或者是有可能出现需求反弹的地方。有报道提到,中国制造正在分阶段“开业”当中,接下来将会涌现一大批品牌、设计、高端产品以及跨国供应链。不少国家对中国未来的生产活动加速恢复持有绝对的信心。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
在疫情期间,由于中国最快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再加上中国本就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集装箱的吞吐量自然是难以估量的。而随着世界各国都慢慢从疫情中缓过来,经济不断回暖,中国“一箱难求”的现象自然也就随着时间慢慢离去。情况正在一步步恢复到疫情到达之前,而中国经济的发展却仍旧备受期待。空箱的增多有多个因素,对中国而言,周转时间的加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美国目前仍旧存在加息可持续性的问题,但通货膨胀加息导致的抑制消费需求明显有所反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