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改善,百姓实惠,是政务服务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如果公共服务不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民生优先得不到保障和改善,就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会失去意义。服务民生是为政之要,要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破民生痛点,打造公共服务的增长极。民生的难点、痛点之所在,也是增长点之所在。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意味着收人的稳步提升,医疗服务的便捷提供,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教育、住房、养老等大家最关心,也是难点、痛点最多的地方,需要创新手段,以有效解決群众期盼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以民生痛点为引导,发现民生需求,坚守节用裕民正道,把钱节省下来,腾出更多财力投入民生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
解民生烦忧,校准公共服务的指南针。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关键就是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细、从小、从实、从惠入手,一件也不能少。要解决就业、社会民生问题,务必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沉下身子认真了解民生新需求,提高改善的针对性;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心声。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及时把握群众需求;找到解决矛盾与问题的新方法,制定有效措施抓落实,不断提升民生的层次和水平,提高改善的前瞻性。
谋民生实惠,提升公共服务的含金量。百姓实惠,检验着民生服务的含金量。只有民生得以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无论是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还是打好扶贫攻坚战;无论是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还是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的提高;无论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是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轻松上阵;无论是免除学杂费让城乡孩子轻松上学,还是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增长,都彰显出兜牢民生底线、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和努力方向,一份份温暖畅流心里。
民生服务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在新的征程上,唯有以极大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落实好每一项改举措、惠民政策,积极回应群众热盼,才能让群众真实体会到服务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才能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