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甲骨文公司在中国进行大规模裁员,首批裁员大多为研发中心人员。近日又有IT巨企Teradata宣布退出中国。成立于1979年的Teradata,可以称之为数据仓库市场的奠基者,有着40多年的辉煌史,服务过非常多有名的客户,包括Walmart,Ebay、国有商业银行等。这次它宣布中国公司进入关闭公司程序引起了业界一片哗然,但也值得我们警惕。
1997年,Teradata进入中国数据库市场,和其他科技巨头IBM、Oracle一样,在通信和金融领域最先实现方案落地,并在当年推出了面向银行用户的CRM 产品。随后Teradata 系统受到了国内航空、零售、电信等行业的青睐,并且成立了非常多的分支机构,为后来的阿里、华为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数据人才。
进军中国市场26年后,它黯然离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由于内部转型,另一方面在于外部竞争太厉害。有网友甚至直言,其实是由于它的产品被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库替换得差不多了,业务大幅度萎缩。
数字化浪潮的涌现,国内众多的企业和平台开始了数字化转型。而当时Teradata的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存储以及新业务的需求。同时,中国市场也受到了亚马逊、微软等巨头的关注,纷纷开始抢占。04年开始,云计算开始在国内普及,本土云厂商阿里、百度、腾讯等科技公司开始纷纷成立,并果断进行大额投入研究技术,在IaaS、PaaS 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也为企业提供了相当多完善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事实也证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全国上下科技技术自主可控的信念下,我国产生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国产数据库产品。比如阿里云推出的数据仓库升级解决方案,技术不逊色于Teradata,性价比还更高。市场会如何选择,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包括阿里云在内的中国云开始有了与西方国家抗衡的实力,推出的数据库方案运用于国内非常多的企业和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持续坚定地走自研的步伐,每年在这上面投入几十亿、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金。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也是如此。西方国家科技巨企在中国市场黯然离场,也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的企业必须坚定地进行自主研发,要坚定抛弃依赖别人的思想,齐心协力,拥有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