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周星驰不顾众目睽睽,在片场给导演跪下,恳求他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周围的工作人员都面露讥笑,没有一丝同情。
而作为周星驰的好友梁朝伟,得知这件事后,也选择袖手旁观,没有出手相助。
周星驰在主持《430穿梭机》的时候,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去跑龙套,只想争取一个表演的机会,然而对表演的热爱却被媒体写成“永远只能跑龙套”。
他很气愤,但并没有像“泼妇”一样出来大喊大叫,而是默默地把报道剪了下来,然后贴在床柜上,每天警醒自己。
那段时间,周星驰看了大量电影,就是为了研究别人的演技,甚至还经常跑去街上,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最痴迷的时候,还会跑去偷听别人情侣之间的对话,以免到时候自己演上这样的戏的时候,不知所措。
经过这样大量的刻意练习,周星驰对演戏的体会越来越深刻,有一次在跑龙套回家后,他发现刚才自己在片场说的那句台词并不是那么完美。
于是就立刻跑回剧组,请求导演再给他一次机会,然后导演却十分冷淡,也不愿意在一个跑龙套身上花费时间,所以很不耐烦地说:“不就是一句台词吗?有必要重新拍吗?再说了,你只是一个跑龙套的。”
哪怕遭到导演的嫌弃,周星驰依旧是不依不挠,甚至最后还下跪恳求,终于导演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
而这件事后来被好友梁朝伟知道,当时他已经是当红小生,但是他却不想给周星驰提供任何帮助。
因为他很了解这个发下,周星驰对拍电影有着自己的追求,他可以接受帮助,但并不是同情的那种,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骄傲。
所以梁朝伟知道,作为好友,此时的他只能在远处默默地关注着他,并且支持好友所追求的东西,对周星驰来说,已经足够了。
1988年,梁朝伟约上周星驰一起去歌舞厅玩,在那里刚好碰见了李修贤,三人在经过一番聊天后,李修贤发现了周星驰的天赋。
于是就邀请他参演自己的《霹雳先锋》,这个机会对于周星驰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毕竟他在这条路上已经奋斗了10年,这是他第一次接到正经的角色。
最后,周星驰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金马奖的最佳配角奖和金像奖的最佳配角、最佳新人奖的提名。
成名之时终于来了,这一刻,周星驰等了好久,熬过了不少苦难,深刻地体会到成功是多么的不易。
1990年,周星驰在王晶的《赌圣》中饰演男主角,这部电影让他一飞冲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992年,周星驰拍了8部电影,当时的年度15大卖座影片中,他就占据了7个,因此这一年被称作“周星驰年”,从此,周星驰这三个字被写进了香港电影史。
看到周星驰的成功,梁朝伟无比高兴,但他并没有过多的表达,只是打了一个电话祝贺,这是他们之间多么默契,也就是属于他们之间君子之交。
同一年,周星驰和梁朝伟难得同时登台,他们互相拥抱,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但彼时,一个已经是喜剧之王,一个是影帝。
虽然已经各自站在了影坛的巅峰,但是他们的友情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反而是有了更多的互相帮衬和祝福。
有一次周星驰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就打电话给梁朝伟:“我想在喜剧电影中,加入一些自己低估时期的经历,你觉得怎么样?”
梁朝伟很是赞同:“这样的话,整部喜剧电影就会多了不少感染力,你这个想法很好!”
于是后来《苏乞儿》中苏灿的落寞、《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的忧郁、《少林足球》中阿星的努力,这些都是周星驰跑龙套的经历。
而1999年上映的《喜剧之王》更是把周星驰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
2000年,梁朝伟在戛纳封帝,周星驰第一时间就带上自己喜欢的红酒前去祝贺,这就是他们的友谊。
周星驰曾经这样说:“梁朝伟在我心目中是很重要的人。”
而梁朝伟因为性格原因,他从来没有把这些话说出来,而是深藏在心中,不过当他喝醉时,就另当别论了。
周星驰曾经在节目上调侃:“我有一位老友,每次他喝醉的时候就会给我打电话,并且经常说,星仔,好好照顾自己。”
这位老友大家都心知肚明,正是梁朝伟。
在周星驰40岁生日的那天,梁朝伟不远万里,特意从国外的片场赶了过来,在见面的那一刻,他们只是互相拥抱了一下,说上一声生日快乐,就足以证明他们的之间的友情。
他们相识于少年,相守于太空,40多年的风风雨雨,成就了他们这一段金玉之交,虽然他们没有承诺,没有誓言,更没有结拜,但却又从内心发出来的相望相守,这是一种缘分之间的心灵相约。
这,应该就是真正的知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