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新一轮机构的实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因为党和国务院机构方案已经在日前公布,各省市也会按照规定开始执行。近日,也传来“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的消息,但清理编外人员只是机构改革的前戏,不把编外人员清理会影响更深入的机构改革。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聘用了编外人员,签的也是合同工。像我老家的一个朋友,其爸爸是事业单位的,把他也安排在其部门下面,但是是编外人员,不是编制人员。听他描述,每天工作事情也比较多,而且做了也有好几年,不知道这次编外人员清理是否会涉及到他,他都有点惶恐了。而我劝他早点考编,早点上岸,这样才稳定,不然清理掉之后,就直接下岗,还要再另寻工作。
其实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也释放出一个信号,这一轮机构改革要求是精简5%的编制,减少冗余人员。而很多地区走的第一步棋就是清理编外人员,在清理完之后,就会对编制人员开始调整、梳理,能精简的则精简。
针对“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地区开始实施?是怎么安排的?
哈尔滨
衢州市
大祥区
截至目前,黑龙江哈尔滨、浙江衢州市、安徽桐城市、邵阳市大祥区等地均发布了清理、规范编外人员的方案。根据多地公布的方案来看,在清理编外人员的时候并不会进行一刀切,将按照“需要、合理、精干”的原则。综合分析来看,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编外人员不能太多。各单位招聘的编外人员,确实是因为工作需要的肯定是不会清理的。如果只是一些公益性的岗位,可有可无的,肯定会被清理。因为有的地区编外人员比编制人员还要多,而财政供养也已经不堪重负了。
2、未再续聘的人员。可能有的工作岗位只是阶段性的,属于临时性,或者合同已经到期的,这几类编外人员会被清理。现在事业单位有的工作可能招聘的编外人员,只需要用一年或者两年,等合同到期就会结束外包。
3、很闲的编外人员。我们身边肯定也存在一些编外人员每天都比较闲的状态,他们想上班就上班,不想出差就拿各种理由搪塞。其实这种编外人员大多数都是有亲戚朋友,而且工资还不低,关系户确实也需要清理清理了。
那多地开展清理编外人员,包含辅警、企业吗?
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可能会包含辅警的,但是企业包不包括就不知道。根据哈尔滨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来看,针对辅警人员要求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
但需要注意,每个地区针对事业单位外包人员清理规范也不一样,毕竟辅警做的事情又累又辛苦,而且工资不高,可能未来会通过外包方式来进行。
编外人员是什么意思?
编外人员是指不属于编制内的职工,他们不享受编制内人员的待遇和福利,通常是以合同工、临时工、兼职工等形式为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聘用、薪酬、福利等方面通常不受编制内规定的限制,而是根据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来确定。
相对于编制内人员,编外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和福利待遇较差,往往没有编制内人员的社会保障和稳定的职业前途。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能需要雇用一些临时工、兼职工等编外人员来完成某些短期或项目性工作,以满足工作需要。
针对,多地开始清理编外人员,您觉得编外人员最需要清理的是哪一类人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