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0年代开始,苏联和美国就展开了一场军事竞赛,先是核武器,然后是探索外层空间。每次苏联都落后于美国。最终,苏联人将目光投向了地球内部的资源,于是“地球望远镜计划”应运而生。最后,苏联政府选择在科拉半岛进行这项试验。实验的最终目标是在美国政府之前到达地壳和地幔的交界处,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曲面。
到1983年,整个钻探工作进展迅速,钻孔深度已达12000米。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后十年进展缓慢,直到1994年才完全停止。据说当钻井工作达到9300米时,由于排出的污泥中出现了大量的黄金和钻石,含金量达到每吨80克,远远超过地面金矿的含金量。要知道,一个矿山的含金量达到4克/吨,是值得开发的,但为什么最后不了了之?
开始的时候,人们非常有信心能够在短时间内穿透地球,但是直到正式开始才知道这到底有多难。要知道,最近十年的钻探深度,才推进到262米。这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资金不足。如果资金不足,应该早就停止了,所以很有可能是技术原因。要知道在地下12000米处,温度已经达到了400℃。在此温度下,钻头很容易损坏,继续前进非常困难。
地层含金量确实达到了80克/吨。与地表含金量10克/吨的矿山相比,这里很难找到。没办法捡起来,因为钻孔的直径只有几十公分,就算是大人也钻不下去。所以最后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有限,这个项目就停止了。国家解体、经济衰退后,国家再也无法支持这种耗资巨大的非营利性纯科研钻井任务。
苏联为这次科拉超深钻精心挑选了数千名科研人员。每个科研人员的月薪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年薪,还提供套房(莫斯科的公寓)。钻井现场设立了16个最先进的实验室,用于分析从井中取出的岩芯。可见,苏联为此付出了很多。苏联付出了那么多,换来的似乎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发现。再加上1993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也不景气,经过深思熟虑,放弃了科拉超深钻,停止了开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