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央一号文件:3月起推行农村丧葬改革,火葬土葬一刀切?

0
分享至

开头

人食五谷杂粮,最终谁都逃不过入土为安的结局。

对于逝去的亲人,在世的亲友一般都会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安葬,比如在城市一般是火葬,而在农村则是土葬。

而最近有传闻说,从3月开始,国家将推行农村丧葬改革,土葬、火葬一刀切,以后农村也统一进行火葬。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实施一刀切,会对农村丧葬产生什么影响?

农村殡葬

生老病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没有办法迈过去的坎儿。

尤其是对于死亡而言,我国对于死亡这件事情还是比较看重的,而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入土为安。

尤其在农村,很多思想保守的老人们,觉得土葬都流传几千年了,这种方式能让人有尊严的埋葬,而且逢年过节可以去坟头上香,也算是有个念想。

但是如果采用火葬呢?把逝者放到炉子里经过高温一烧,就变成灰了,不仅对亲人来说是难以接受,对逝者来说更是非常残忍。

不过,目前中央一号发布了文件,要开始推行农村的丧葬改革。

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个文件之后,表示是不是以后农村都不能实现土葬了?而是必须统一改成火葬?甚至形容这次的政策是完完全全的一刀切。

其实,这种想法其实是过度解读了,因为文件里面并没有明说禁止土葬,而是统一推行农村丧葬改革。

国家之所以要改革,其实也是针对部分地区在土葬方面出现的恶习。

比如说某些人在为亲人办丧事的时候,大搞攀比的心理,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搞得十分隆重,将葬礼办的要多风光就有多风光。

葬礼的好坏,说白了就是给活着的人看的,死去的人是看不到的。

可是这种奢侈的情景,让很多家境不好的人看了怎么想?是不是也要跟风,继而大量借钱进行布置,到最后岂不是让自己的生活水平雪上加霜?

再者就是土地问题,我国的土地资源很珍贵,耕种任务也很重要,毕竟18亿亩的红线不能碰,如果一味的采用“厚葬”的办法,无疑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比如某些人为了追求风水,特意花费巨资修建的富豪坟墓,不仅将当地的土地面积占去了不少,对周边的植被也造成极大的损坏。

因此基于上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国家就着手推行丧葬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农村地区采用的土葬形式,并不会被严格禁止,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是以劝导为主,逐渐接受火葬的形式。

火葬必然性

为什么国家要推广火葬?

有人会说是因为土葬会污染环境,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太准确,如果仅仅说尸体的话,分解后就变成了有机物质了,对环境来说反而是好事。

但如果说是棺材的话,那还是有可能的,之前的棺材都是木头、石头做的,这些不会对环境有害。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工厂会在棺材上面涂上很多的防腐材料,这些材料反而会释放一些有毒元素,会污染环境。

土葬习俗虽然历经了几千年,但是对当地的环境生态来说,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土葬之前要挖墓地,土质结构势必会被破坏。

甚至有些人为了风水,觉得自己混的差,是因为祖上的宅地风水不好,因此不惜动巨资要进行迁坟,这对土地无疑又是一次破坏,而且是双重破坏。

更重要的是,中国耕地面积就那么多,如果每个人死后都土葬的话,那怎么能够呢,毕竟吃饭问题还是要先解决的。

而火葬就不同了,首先它可以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资源,对于骨灰的处理,亲人可以自己带回家处理,也可以安葬在规定的公共墓地,或者直接寄存在殡仪馆内部的骨灰架里。

从占地面积上来看,比起之前的棺材墓地来说,节省了不少。

其次火葬有利于摈除传统葬俗恶习,变厚葬为薄葬,节约社会资源。之前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搞出的富丽堂皇的葬礼,现在可以从根本上进行杜绝。

最后就是火葬对环境并不会产生影响。

现在大部分火葬场的火化炉都是新型绿色环保火化炉,它采用二次燃烧技术,并配以其他辅助措施,可以达到消烟、除臭、除噪声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火化系统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焚化遗体所使用的助燃燃料一般是柴油或者天然气,而焚化一具遗体所使用的柴油用量不允许超过8升,严格控制能源资源的使用。

总之,正是由于火葬的这些优点,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国利国利民的举措。

结尾

对于逝者,应该以哪一种方式进行安葬最好?是土葬还是火葬,这个因人而异,从国家角度来看,还是建议采用火葬。

但无论是哪一种,厚养薄葬,反对铺张浪费办白事,是我们一直提倡的传统。

孝顺老人,不是在他死后买什么高价墓地,举行风光的葬礼。而是应该在老人健在的时候好好孝顺,生前敬奉一杯水,胜过身后万炷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赖昌星的两大保护伞:一个是公安部长,一个是少将,其父是副国级

赖昌星的两大保护伞:一个是公安部长,一个是少将,其父是副国级

古书记史
2023-05-24 19:57:44
勒夫今日首发得到6分10板2断,在场净胜18分

勒夫今日首发得到6分10板2断,在场净胜18分

OnFire
2023-06-05 12:13:03
突然官宣!女神终于结婚了!

突然官宣!女神终于结婚了!

丽晓美食集
2023-06-03 22:13:15
去了一次健身房,我明白了为什么富婆喜欢找黑人私教,每天都腿软

去了一次健身房,我明白了为什么富婆喜欢找黑人私教,每天都腿软

风月故事汇
2023-05-29 17:03:25
看来黄磊和何炅是真的准备把这一季《向往的生活》做成最后一季了

看来黄磊和何炅是真的准备把这一季《向往的生活》做成最后一季了

青瓜娱评
2023-06-05 15:23:08
若三战爆发,美国能调集90万兵力,俄罗斯80万,中国再次惊艳世界

若三战爆发,美国能调集90万兵力,俄罗斯80万,中国再次惊艳世界

街角实拍
2023-06-04 09:33:03
中方的最后警告,不会随便就讲,菲律宾变老实了,牛轭礁大局已定

中方的最后警告,不会随便就讲,菲律宾变老实了,牛轭礁大局已定

戎评说
2023-06-04 11:40:37
中方突然宣布“出兵”,80艘军舰火速出动,西方紧急下令撤退!

中方突然宣布“出兵”,80艘军舰火速出动,西方紧急下令撤退!

林中烧
2023-06-04 07:24:07
北向资金大调仓 大手笔加仓哪些股票?

北向资金大调仓 大手笔加仓哪些股票?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6-05 10:49:23
广东汕尾海滩突现大量生蚝,有人一车一车捡,官方:吃不得!

广东汕尾海滩突现大量生蚝,有人一车一车捡,官方:吃不得!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3-05-31 14:19:36
曝45岁欧阳夏丹被除名,不再担任央视主持人,疑似已转行网红博主

曝45岁欧阳夏丹被除名,不再担任央视主持人,疑似已转行网红博主

四斤
2023-06-05 13:05:34
事实证明,与马季之子马东相比,郭德纲的心胸和格局,高下立判!

事实证明,与马季之子马东相比,郭德纲的心胸和格局,高下立判!

奔跑的小小蜗牛
2023-06-04 18:48:19
阿拉丁中文网:李尚福直言:中美倘若开战,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阿拉丁中文网:李尚福直言:中美倘若开战,是整个世界的灾难!

雷哥商业阿拉丁
2023-06-05 14:54:05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36氪
2023-06-05 13:05:57
24小时内,南海两个方向传来坏消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公然挑衅中方

24小时内,南海两个方向传来坏消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公然挑衅中方

海峡快讯
2023-06-04 23:46:58
真没穿内裤?宾利女销售私处全暴露,高清无码被疯传,这下全看光?

真没穿内裤?宾利女销售私处全暴露,高清无码被疯传,这下全看光?

沐岭猪猪
2023-05-15 11:09:18
“钟南山忘恩负义?他罪有应得?”钟南山院士应该被尊重!

“钟南山忘恩负义?他罪有应得?”钟南山院士应该被尊重!

东方寻史
2023-05-30 10:34:38
新冠病毒6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冠病毒6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医者真言
2023-06-04 21:00:39
6月5日,这些股票受到主力资金大幅追捧!

6月5日,这些股票受到主力资金大幅追捧!

A股数据表
2023-06-05 15:09:00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医生提醒:年过60,坚持做3件事或比散步好

散步真的对身体好吗?医生提醒:年过60,坚持做3件事或比散步好

医者真言
2023-05-17 21:34:23
2023-06-05 18:30:44
52赫兹实验室
52赫兹实验室
每周不定期更新科普视频
502文章数 196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官方首次披露 "笑面虎"孙国相曾结交"政治骗子"并被骗

头条要闻

官方首次披露 "笑面虎"孙国相曾结交"政治骗子"并被骗

体育要闻

上帝挂靴!41岁伊布退役 结束24年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报!潘玮柏即将空降乐动赛道嘉年华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院士:ChatGPT虽然厉害 但不可能取代人类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房产要闻

5个月过去了,深圳挂牌在售的二手房越卖越多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

手机要闻

iPhone SE4才是经典, 真挖孔屏iPhone即将到来, A16芯片加持

公开课

我国癌症高发是洗洁精造成的?小心这5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