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可能随时升级,俄罗斯已经做好了与北约开战的准备。在西方集团的影响下,印度开始制裁俄罗斯了,但这在意料之中,因为俄罗斯没有看清楚印俄关系本质。
近日俄乌冲突已经有了升级趋势,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声称,俄海军所有潜艇都会装备“口径”巡航导弹,而这些潜艇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全部投入作战任务中。俄罗斯此举相当于对北约做好了开战准备,因为这些装备“口径”巡航导弹的潜艇肯定不只是用来打乌克兰的。
首先乌克兰海上力量早在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就已经被俄军基本摧毁了,其次俄海军的潜艇部队一直都是俄罗斯远程战略核威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大多数俄海军装备的潜艇都是战略或战术核潜艇。让这些潜艇全部都装备可以进行远程打击的“口径”巡航导弹,肯定是在对某些遥远目标发出威慑,这包括西欧各国以及远在大西洋另一岸的美国。这也预示着俄罗斯对来自西方集团越发咄咄逼人的封锁和制裁,已经忍无可忍了。
毕竟在西方集团的影响之下,印度都要制裁俄罗斯了。要知道自冲突爆发以后,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停止了对俄能源进口。在关键时刻是印度站出来补上了位置进口了大量石油,这是俄罗斯没有在欧美封锁中出现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
所以印度的态度改变必然会影响到俄罗斯的石油贸易收入,这也会对该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印度的选择也肯定和西方集团的外交行动有关联,欧美国家已经将俄罗斯逼到了墙角。那俄罗斯如果不拿出点“大杀器”的话,北约只会越来越得寸进尺。
其实,在这个时候俄罗斯也需要反省,毕竟他们当前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把中印区分开来。俄罗斯总认为印度会和中国做一样的选择,长期维持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可这是错误的,因为中俄关系与印俄关系存在着本质不同。
中俄两国会保持长期合作主要是因为两国在战略层面上有共同点,双方都是被美国打入另册的国家。在美国的外交描述中俄罗斯是战略敌人,而中国是会带来系统化威胁的竞争对手,所以西方集团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对中俄两国的打压行动。
现在中俄已经形成了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我们坐视欧美国家继续利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甚至肢解俄罗斯,那么我们在未来就要以一个国家的力量去和整个西方集团对抗。
所以中国一直都在外交斡旋俄乌冲突,并且与俄罗斯加深合作。与此同时,中国国家领导人开始对俄罗斯进行访问,这就是在为中俄合作释放出利好信号,也是在进一步贯彻中俄合作没有上限这一双边共识。
但印度与中国可完全不一样,在俄乌冲突爆发以后,印度顶住了西方压力进口了大量俄罗斯石油,但这是因为印度在和俄罗斯的石油贸易中有利可图。
此前,欧洲各国出于政治因素考虑断绝了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但是这也让自己陷入了能源危机。这就给了印度机会,印度本身和俄罗斯也有密切石油贸易,所以印度完全可以在关键时刻加大对俄石油进口量,然后把这些石油提纯以后再以“印度石油”的名义高价出口到欧洲赚差价。不过这种单纯的以经济利益维系的合作关系非常不牢靠,只要欧美国家能够给印度提供更多利益,他们马上就会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
况且在西方集团眼中,印度与中国和俄罗斯是有着本质不同的,中俄两国会给他们带来威胁,但印度不会。因为印度对西方各国的依赖性太强,印度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实现完全工业化,他们的经济发展靠外国资本投资,军事实力发展几乎全靠进口。
所以西方集团一直在拉拢印度,这就给了印度左右逢源的机会。印度现在的态度改变无非就是知道已经到了必须要站队的时候了。
总之,俄罗斯就是在赌北约不敢和俄罗斯打一场全面战争,而且,俄罗斯能够赌赢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北约不可能为了乌克兰引火烧身,更不愿意与俄罗斯同归于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