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云财财公众号,欢迎关注收看更多财经故事
都是钱的问题
近期不要去泰国,我刚被噶的腰子都还没长出来。
3月19日,汪琳在自己发布的泰国旅行vlog上说了句反话。
结束了一个多月的东南亚旅行后,她在3月初回到了云南。刚歇几天,朋友给她转发了一条黑泰国的视频,不久后,几条和泰国相关的新闻冲上了热搜,核心关键词有这么几个:
噶腰子、诈骗、宰客、物价上涨。
她有些错愕,在社交平台连发两条反问,并列举了自己这一个多月以及此前数次旅泰的经历,来证明这种说法的离谱。不过,这种反驳很快被非理性的声音淹没。
勒庞说过,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
他们会拂袖而去。
乱象也会照进现实,在出境游陆续恢复之后,出去的和接待的,都是手忙脚乱。
1
黄照懂正在万象机场和移民局工作人员据理力争乱收小费的问题。
3月13日,昆明至老挝的航班开通疫情后的首航,作为云南凯撒世嘉国际旅行社的老总,黄照懂和同事一起飞到了万象。这是他近几个月第三次前往老挝,前两次都是坐动车。
在飞机上,他有两个发现:一是航班上座率大概在80%左右,去旅游的不多,大部分是商务、务工的;二是基本都是中青年,没有老年人:
他们是近期出境游的主力人群。
落地后的第一件事让他窝火。
他在国内提前办好了纸签,落地后本不再需要任何手续费,但机场工作人员把他们拦了下来:
索要200元的小费,人民币。
一番拉锯后,200优惠到100,最后他们每人付了50元。
他想起还有更过分的:老挝通关的时候只要看你是团队游,工作人员会以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扣人,将领队带走调查,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有的领队最高一次被罚了8000块。
只能自己担着。在这里,天上掉下一个钢镚儿,都得姓Lao。
黄照懂明白,老挝营商环境差人所共知,有些环节收小费也早已约定俗成,但现在完全是张口乱来,给旅行社增加了很多外溢成本。
他的旅行社原本是主做渠道、组团,疫情三年让他看到了东南亚地接的机会,他告诉财哥,老挝接待能力很差,目前当地的地接公司:
90%都是中国人开的。
最近三次踩点老挝,就是为了摸情况、打关系、采购资源,打算今年将业务重心往地接上转。这一次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对接中高端酒店,和解决买票混乱:
一张火车票手续费能到100块,比之前翻了几倍。
他用一个乱字概括今年的出境游市场。
不仅乱收费,而是从组团社到渠道公司,再到地接社,都很乱:
比李云龙打平安县城还要乱。
首先是出发端。
他解释,三年疫情期间,很多国内旅行社蓄了不少游客,疫情放开后,积压的游客一下涌出来。但航司、旅行社、国内导游、国外地接及配套服务业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导致很多环节供不应求,问题频出。从业十三年的刘晨旭说:
并不是需求暴增带来的缺口。
黄照懂举例,比如之前计划中的航班、酒店、餐厅现在因为涨价都安排不了,游客、旅行社都不愿承担这一部分外溢成本,就只能降低标准,游客体验必定受到影响:
每天投诉不断。
然后是接待端。以泰国为例,目前真正有能力做好地接的不多,部分能正常运营的都在涨价。不是没有资源,而是资源要重组,需要时间来恢复。黄照懂预估,泰国的接待水平到暑假前后才能恢复过来。老挝更糟,琅勃拉邦等核心景区:
每天只能接待3000人。
关于网上两边倒的言论,在苏梅岛做了十多年地接的阿宝,和常住泰国的小枫都认为,两种说法都夸大了,都不是事实。
小枫告诉财哥,目前泰国游客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70%左右,阿宝所在的苏梅岛则已整体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近几个月入泰的以俄罗斯、马来西亚和欧美游客最多。以苏梅岛为例,大部分都是来避寒的月租型游客:
遍地俄罗斯人。
这也让当地中高端酒店从去年12月开始就一直保持在旺季价格,月租金在3~5万元人民币,但入住率极高,普通酒店则没有明显涨幅:
原来消费降级的只有中国人?
日常出行和餐饮方面,如果以泰铢计价,涨幅大概在10~20%左右。阿宝说,疫情后全球旅游市场都在回暖,泰国现在是旅游旺季,物价有所上涨很正常。而当地餐饮本身起价就比较低,吃盘咖喱饭从50泰铢涨到60,其实也没太大感觉。
地接方面,小枫和阿宝都说目前泰国大部分酒店、餐饮基本恢复了,但地接还是相对少,尤其很多国内旅游从业者还未回归,价格确有上涨。
黄照懂总结了影响出境游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地接和航司定价。
受这些因素影响,目前云南出境游客量大致只有疫情前同期的7成左右。
2
刘晨旭目前主做云南组团游业务,2月6日第一批团队游试点国家公布至今一个多月时间,他的第一直观感受是客单价太高了:
基本上是之前的一两倍。
以泰国为例,疫情之前中高端半自由行6天的价格是在4000~5000元人民币,现在涨到了8000~10000元,低端产品的价格都到了5000元左右。
他认为核心原因就是机票价格的成倍增长。
阿宝分析,中国放开得太突然了,航司、地接和很多旅游从业者完全来不及准备,燃油价又高,近几个月的出境游都面临着运力不足带来的高票价问题。不仅国际航班,就连曼谷和苏梅岛的往返票价都一直维持在高位。
黄照懂作了个对比:疫情前,每天有13家航司的飞机往返泰国,现在只有泰航、亚航、昆航、祥鹏等6家;以前的13家中,有5~6家航司每天都飞,甚至有飞两班的,现在一家航司一周飞三班、一班:
或者干脆不飞了。
老挝同样如此,正常情况下昆明直飞老挝的航司有东航、祥鹏、老挝航空3家,现在每天只有1~2家飞,且班次大大减少。
刘晨旭还提到,疫情三年很多从业者离开,目前只回来了1/5~1/3。以前纯做出境的,包机商、旅行社包机的都不少,现在都没了;还有很多旅行社因为客单价、成本太高暂时没开出境游业务。
黄照懂也说,他之前服务的云南某国企都快撑不住了,世博旅游、康辉都在收缩战线。
今年1月,中航协发布消息称,预计年内旅客运输量有望恢复到疫情前70%左右。黄照懂觉得,这一说法比较中肯可信。但中航协还提到,国际航空市场恢复会慢于国内市场。
有朋友和他开玩笑说,会不会航司把机票价格拉得太高,到时候大家都不出去了,就在周边游。他虽然觉得不可能,但还是劝诫同行:
别在这上面扑得太狠了。
也不是完全没有机票优惠的机会。
以老挝为例,团队价往返机票是2100元左右,一般是60个团队位,目前散客位提前一个星期左右订票单程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与黄照懂同班次的两个小姑娘,仍然拿到了700块的单程票价,她们是在放票快截止时淘的票:
因为上座率太低。
刘晨旭和云南东昇国际旅行社的李显红相对乐观。
前两个月昆明出境到很多国家的直飞航班都没有开放,到曼谷、仰光、普吉等地需要转机,票价在3000~10000元不等,耗时长,成本高。
随着3月第二批试点国家放开,昆明出境游的航线、航班将逐步全面恢复,目前各平台的机票价格已有了下降趋势。
3
机票价高,还有平价的铁路可选。
疫情放开前,黄照懂和朋友预测,泰国绝对是最先火起来的。但他没想到:
老挝第一个火了。
他看了看数据发现,放开后最巅峰时期,云南团每天都有两三百人发往老挝,而泰国就几十人左右,还不一定每天有。黄照懂公司的旅行团一般是20~30人成团,少的十二三人也能发:
一车都是老年人。
从目前来看,中老铁路动车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成本都优于坐飞机。
虽然中老铁路开通已一年有余,但比起货运的提前涉水,今年才算是其旅游客运的正式首秀。
财哥还跟几家云南旅行社聊了聊,大家都推出了中老铁路动车游产品,还有部分老挝+泰国的两国游产品。黄照懂介绍,他们老挝游的纯玩团价最低3000多(包含签证费、小费),好一点的路线和产品在5000~6000元左右,能玩6~8天,比泰国更实惠,比坐飞机便宜1500元左右。
昆明康辉旅行社的朋友则提醒,近期出境需要至少提前一星期给到资料,最好是在国内办好签证,出境处都需要排队,磨丁口岸办落地签的人也很多:
排几个小时是常态。
针对省外客户,黄照懂还推出了西双版纳+老挝的境内外组合游产品,颇受欢迎。在他看来,中老铁路开通对于版纳旅游或许是一种增益。
李显红也认为中老铁路开通对于国内旅游的分流不会很大:
不是一个群体。
看好老挝动车游的几位业内人士,都在期待昆明至琅勃拉邦的直通动车开通,到时候游客可以直接站内下车办完通关后、回到原座位就行,不用像现在一样,到磨憨下车后:
还得拖着行李,逃难似的走一段土路。
黄照懂分析,目前出境游还是老年人居多,团队游、动车游是主流,但自由行、半自由行客户也有增加趋势,他预测五一之后中青年会更多。
财哥跟几位朋友聊下来,目前云南出境游的大体格局是都往东南亚跑,迪拜、欧美澳、新加坡、日韩等地热度也高,但目前受限于航班、政策、消费成本等因素,对应产品少,客量并不大。
昆明国旅的朋友说,欧美澳以及斯里兰卡、迪拜客单价都在1万+,连上当地消费,至少得准备2万+才行,能负担的还是少部分中高端群体。如今越南加入试点,后面去越南的人也会很多。
黄照懂分析,疫情后经济受创最严重的是中产阶层,这一部分也是出境游占比较高的主力人群。他们消费现在明显降级,出游人数同比疫情前下降了50%~60%左右:
得等韭菜再长一段时间。
之前有个段子叫《有钱人每天都在干什么》,传神地总结了资产从百亿到十万以下的人的生活状态。
比如资产超100亿的,整天想着长生不老;资产200~1000万的,学区房资深用户,鸡娃职业玩家,游走于高端饭局与一线奢侈品牌之间;资产小于10万的,俄乌战争、全球变暖、难民问题一览无余。
财哥看了看自己,每天和各种人类高质量男性互加好友后,回到家也只配得上:
一盘花生米,一瓶二锅头。
(注:汪琳为化名)
云财财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转载请微信联系“云财财(yuncaicai20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