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东高科技首席投资研究员秦亮接受《证券日报》采访:《国家卫健委放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 利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以下简称《目录(2023)》)。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目录(2023)》的发布利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医用设备配置要求放宽
早在2015年,我国就明确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由非行政许可转为行政许可事项。此后,在2017年5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80号)中明确了大型医用设备目录的制定要求。
因此,国家卫健委于2018年4月份,推出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以下简称《目录(2018)》)。
相较于《目录(2018)》,此次推出的《目录(2023)》中,管理品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整为2个,乙类由6个减少为4个。
相关企业将迎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目录(2023)》明确,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3000万元调增为5000万元,乙类由1000万元至3000万元调增为3000万元至5000万元。
“换句话说,3000万元以下的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磁共振等医疗设备都不再需要配置许可证。”前述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变迁,《目录(2018)》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此次推出《目录(2023)》符合从业者预期。”
东高科技首席投资研究员秦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录(2023)》降低了部分大型医疗器械进入医疗机构的门槛,并且在兜底标准上也做了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激发相关企业创新活力,不断促进医学装备产业升级。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家始终在强调要把先进医用设备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而大型医用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配置情况,也是评估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量化标准之一。
秦亮认为,此次政策调整将有力支持国内头部企业创新发展,利好效应长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